3式三联装155毫米舰炮
这种舰炮只是为当时日本建造最上级轻巡洋舰而开发。根据伦敦条约的规定,日本开始建造4艘最上级巡洋舰,为了达到伦敦条约的轻型巡洋舰规定,为此日本把最上级巡洋舰安装5座三联装共15门的155毫米舰炮,随后将该炮定名为3式舰炮。只得注意的是,使用的火炮竟然是1914年设计的战列舰的舷炮。因此该炮的实力可想而知。1935年该炮正式安装在建造中4艘最上级巡洋舰,1939年最上级开始改装,改装的目的是更换威力更大的双联装203毫米主炮。更换下来的20座的155毫米炮并无立刻销毁,而是用作4艘正在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副炮。
舰炮名称 3式三联装60倍155毫米炮(15.5 cm/60 (6.1") Type 3)
研制日期 1930年
装备日期 1935年
炮重 12.5吨
炮长 9.615米
射速 5-6发/分
炮管寿命 450发
操作人员 41人
炮身仰角 -7°~+75°(原设计和防空作战);-5°~+55°(实际作战)
左右射界 300°(左右各150°)
穿甲能力 距离15000米穿108毫米(60°)
使用舰只种类 最上级轻巡洋舰、大和级战列舰、“大淀”号轻巡洋舰
角度 射程
2.3° 5,000米(5,470码)
5.4° 10,000米(10,940码)
11.2° 15,000米(16,400码)
20° 20,000米(21,870码)
35° 25,000米(27,340码)
45° 27,400米(29,965码)
55° 25,000米(27,340码)
防空作战(AA)45° 9,500米(31,330英尺)
防空作战(AA)55° 12,000米(39,370英尺)
防空作战(AA)75° 18,000米(59,050英尺)
备注:1、该炮作战中实际射程为21,600米;2、该炮作战中很少用作防空作战,因为75°只是设计时的仰角,而且该炮防空作战并不理想。
1941年9月20日,在吴县军港的“大和”号战列舰,可以看到还没安装对空机关炮。注意“大和”号上的155毫米副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