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严格的说来应该叫“一夫一妻多妾制”,从皇帝到庶人都是如此,民间出现“两头大”即同时娶两个不分上下的妻子的情况极其少见并主要存在于文学作品中。而皇后作为天地乾坤的对应无论何时只有一个(匈奴人等少数民族的朝代除外,有左皇后、右皇后什么的),皇后为六宫之长,六宫为皇帝的众妾妃嫔们所居之地。六宫嫔御制度从周朝就列入了国家制度大纲,一直延续到清末。但是今天的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历代皇帝的妃嫔名号都是有法定的规则的,并不是随便乱编的,就像成龙那部《神话》里居然出现了一个“丽妃”,其实稍加考证,就知道直到三国时期,后宫的名号中才出现了“妃”这一名词。以下简单地说说除皇后以外这些花团锦簇的美人们的名号吧。
周朝:《周礼》记载:天子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就是除了一个正妻外,至少还有120个妾侍,实际上执行起来可能没有那么严格。
秦:奇怪的是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记录,就连秦始皇的皇后是谁也是个谜,一般认为他把六国后宫合而为一,规模实在庞大,就很难制定实施详细的管理计划,所以没有留下记录。
西汉:经几朝皇帝修订,后宫名号有十四等级:昭仪、婕妤、娙娥、容华、美人、八子、充衣、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宫、顺常、无消。
东汉:简化了好多,只有四级: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三国魏:想来曹丕以文化人自居很喜欢为后宫找些美丽的词字命名,比如他的宠妃“薛夜来”这样别致优雅的名字,别人是起不出来的。妃嫔名号十二级: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美人、良人。
晋:开始复古,沿用《周礼》体制,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允华;其下是美人、才人、中才人。
南朝宋:贵嫔、贵妃、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其下还有美人、才人、良人。
南齐:贵妃、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仪、淑媛、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其下还有美人、中才人、才人。
南梁与陈相同: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为五职;其下还有美人、才人、良人。
北魏:左昭仪、右昭仪、三夫人、三嫔、六嫔、世妇、御女若干,没有记载具体名号。
隋朝:独孤皇后死后才制定后宫名号体制,贵妃、淑妃、德妃为三夫人;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为九嫔;婕妤十二人及美人、才人十五人为世妇;宝林二十四人、御女二十四人、采女三十七人共称女御。
唐朝:贵妃、淑妃、贤妃(有时有德妃、惠妃)为夫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以上各一人);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为二十七世妇;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为八十一御妻。(可见武则天原来的“才人”等级和后来为了从“昭仪”的位置上再进一步,非要创造一个“宸妃”列在众“夫人”之上的别有用心和为何大臣们要极力反对了)
宋朝:没有一定的体系,多个皇帝自由调整,特别是宋徽宗,创造了许多古怪的称号。一般的情况下初入宫称侍御,有品位即封“郡君”,南宋叫“郡夫人”,递升上去是美人、婕妤、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充仪、充容、婉媛、婉仪、婉容、顺容、贵仪等等不一;皇后以下等级是妃:贵妃、贤妃、德妃、淑妃、宸妃,一个名号一个人,没有多出来的“妃”( 宋高宗的母亲是贤妃,就是后宫第三位,仅次于皇后和贵妃)。
辽:元妃、德妃、文妃、惠妃等,没有级别,以下无名号。
金:贵妃、贤妃、德妃为三夫人,以下与唐朝相同。
元朝:蒙古人不学汉人的文字功夫,除皇后外一律称“妃”,没有名号等级,就是氏族+妃。
明朝:跟随元朝风气,朱元璋也不搞文字功夫,名号也只有“妃”一种,只要被“召幸”就可以封“妃”。贵妃、淑妃、贤妃、德妃、恭妃、宸妃、庄妃、裕妃等等,贵妃等级最高,淑妃、贤妃居次,其他的不外乎美好的字眼加个“妃”,没有明确的等级高低。
清朝:皇后以下,皇贵妃、贵妃各一人;以下妃、嫔、贵人若干,没有固定人数;以下还有常在、答应,但不列入正式名号。
隋朝以后宫中还设有女官制度,管理宫中行政事务,向皇后负责。女官制度与妃嫔制度平行交叉,妃嫔也要受制于有权势的女官,女官得宠也能成为妃嫔。
顺便说一句,唐玄宗曾经用掷骰子的方法来选择“进御”的妃嫔,不是韦小宝的原创;晋武帝以羊车由羊信步寻幸后宫,而后宫女子插竹枝洒盐水以吸引羊的做法传到日本,现在还有风月场所在门口插竹枝放一碗盐祈求生意兴隆的习俗。
就皇后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