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缘起与思路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我们基本摸清了二里头遗址的现存范围和面积,在宫殿区外围发现“井”字形道路系统及宫城、围垣作坊区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在宫殿区内发现多座二里头文化[注: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探索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早晚期的具有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建筑基址群、多座出土精美文物的贵族墓葬。通过以上工作,结合早年的勘探和发掘资料,我们对遗址部分区域的文化内涵、布局及其历时性变化等问题有所了解, 大致搞清了遗址的总体布局。但很多地方尚需要细化,遗址的宫殿区尤其需要下大力气继续探索。2010年春季到2011年春季,以完成“中华文明[注: 文明是人类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探源工程”第三阶段有关课题任务为契机,我队对二里头遗址宫殿区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工作。
勘探工作以进一步了解宫殿区的遗存构成及布局,宫城墙上门址、宫城内的道路系统等情况为目标,采用系统钻探、全面记录、综合分析的工作方法。勘探过程中,对每个探孔除了以详细的文字记录之外,还选取若干典型探孔,对不同堆积层次的土样分别拍照,并收集、保存其土样以便以后取样、对照;绘制钻探区域探孔位置、主要堆积图及重要遗迹的平面图、剖面图,总平面、剖面图;使用全站仪准确测量、记录所有探孔的三维坐标,并将数据导入计算机,尝试建立宫殿区钻探资料GIS系统,以进一步了解宫殿区及其周边的遗存分布情况,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发掘工作以掌握2002年曾局部揭露的二里头文化早期、与3号基址并列的5号基址的形制、结构、年代等问题,进而探索大型夯土基址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宫室营建制度等课题,和在钻探中发现的巨型坑的范围、内涵、年代与演变等详细情况为目标。发掘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文物局2009年颁布实施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深入思考、切实贯彻多学科合作、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保护理[注: 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念,以社会考古学的思路,用最小限度的发掘,注重遗存堆积过程的观察[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观察时运用外部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形态的一种计划性和目的性很强的自觉感受活动。]和复原,争取获取最多的古代社会信息,最大限度地保护文化遗产。
二、主要收获
勘探区域位于宫殿区北部,勘探面积约3万平方米。通过勘探,基本摸清了宫殿区北部的遗存分布情况,发现有巨型坑1处、灰土集中分布区3处,大面积夯土、路土多处。巨型坑位于宫城东北部,东距宫城东墙西缘约3~5米 ,北距宫城北墙约13米。平面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约66米,南北宽约33米,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深度一般为4~4.6米,最深达6.7米。灰土集中分布区3处,位于宫城北部、东北部,面积各约数百平方米。
发掘地点位于宫殿区东中部的5号基址及其北部、宫殿区东北部巨型坑的东、西两端。
2002年曾揭露出5号基址的东南部,知3号基址与它东西并列,中间有道路和排水沟渠相隔。本次对5号基址的发掘表明,它整体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夯土台基。夯土台基至少经过三次修建或增建,最上层夯土东西宽约48米,南缘超出发掘范围继续向南延伸,发掘区内南北长约45米,总面积超过2100平方米。台基现存表面距地表约0.30~1.10米,它坐北朝[注: 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继承北周疆域的隋由于灭亡南朝陈,]南,方向约为南偏东4.5度,由至少三进院落及东围墙、东庑组成,台基以东、以北、以西有路土活动面。每进院落包括主殿和院内路土,主殿以窄墙间隔成不同的房间。台基北院和中院以东有围墙,中院以东还有东庑,南院以东、以北有回廊。
(5号基址发掘场景)
北院主殿东西总长约34.6米,南北宽约7~7.35米,总面积约250平方米。因中间部分未曾发掘,无法确定北院主殿共有多少房间,发掘区内可见其东部和西南角。中院主殿被严重破坏,东西总长度约11.2米、南北宽度约4.5米,面积约50平方米,东墙中段有一处南北长约0.95米的门道。南院主殿至少由东、中、西三室组成,东室、中室保存较好,西室被严重破坏,中室南墙上有东西宽约1.4米的门道一处。东室室内面积约11.4平方米,中室室内面积约36平方米,西室仅存东西最宽约2米余。东室与中室的隔墙中段被一长条形晚期坑打破,或恰为东室与中室之间的门道所在。中室与西室之间仅南端有隔墙,表明中[注: 明中 简介 [清]僧。初名演中,字大恒,号啸崖,浙江桐乡人,俗姓施。幼薤发于嘉兴楞严寺,晚主杭州圣因寺、净慈寺。乾隆南巡赐紫衣三次。]室与西室为二连间式结构。南院主殿以东、以北共发现5个廊柱,其中东面的4个南北成排,柱洞中心间距约4米,北面的2个柱洞中心间距约5.5米。
东围墙位于台基东缘中院和北院以东,发掘范围内南北残长约13.25米。东庑位于中院以东,西距中院约2.75米,其东墙即为东围墙的南半部。东庑至少由二室组成,南室室内面积约21平方米。西墙北端有一处南北宽约0.5米的缺口,恰与中院东墙上的门道相对。北室北部被汉墓打破,南北残长约5.4米。
现有的多处地层关系表明,5号基址的建造、增建和[注: 建和在历史上被用作几个政权的年号。]使用的时代均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
与3号基址一样,5号基址的北院和中院的院内分别发现有二里头文化第二期的贵族墓葬。墓葬规模较大,出土有绿松石器、漆器、白陶器等较高规格的器物,以及较多陶器。这些墓葬均开口于汉代层下,打破5号基址的夯土和路土,是认识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墓葬制度、研究5号基址的时代和性质等问题的重要资料。
对巨型坑的试掘位于其东缘和西缘。试掘可见,巨型坑以东的宫城城墙之外、之内的道路上分别铺垫红烧土和料礓石,它们的时代均晚于巨型坑的形成时代。对宫城及其两侧道路曾有过多次解剖,仅在此处见到道路上铺垫红烧土和料礓石的情况,表明巨型坑的非同一般之处。巨型坑边缘部分距现地表深度约0.56~1.46米,向内斜坡下行1~2米之后,陡然加深。
(东缘探沟所见宫城与巨型坑东部之关系)
试掘表明,巨型坑内存在从二里头文化第一期晚段到四期晚段的连续堆积。最下层为二里头文化一期晚段的堆积,主要是黄灰色土,有水锈痕迹,包含物很少。二里头文化第二期遗存是坑内的主要堆积,总厚度约为1~3米,发现有大片用陶片铺垫的活动面、祭品为猪的祭祀遗迹、地面经过夯打并用火烧烤的房址及灶、长期踩踏形成的坚硬路土面等遗迹。以猪为祭品的祭祀遗迹有3处,其中一处主要由3具完整的幼猪,和几块幼猪的下颌骨组成。3具幼猪摆放较为集中,均为面朝左、背向右侧身放置,其中2具猪骨相距较近,南北相对,一具头向接近正南、一具头向接近正北,年龄均为半岁左右。第三期为灰褐色堆积,包含物较少,主要是陶片。第三期末之时,解剖部分的坑表面已经接近水平。第四期主要是黄灰土,其中局部有密集铺垫陶片的路面。巨型坑的多层堆积中间可见到植物茎、叶的腐烂痕迹,淤积痕迹、水锈痕迹也较多,表明有较长时间被水浸泡。
(巨型坑中铺垫陶片的路面)
(巨型坑中的夯土房址)
(巨型坑中用猪祭祀的遗迹)
根据对多处生土、夯土的质地、颜色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巨型坑是为了解决大型夯土基址的建筑用土问题而挖掘形成,形成时间不晚于二里头文化第二期。挖土形成巨型坑之后,曾进行过祭祀、居住[注: 北史·杨椿传》:“吾今日不为贫贱,然居住舍宅,不作壮丽华饰者,正虑汝等后世不贤,不能保守之,将为势家所夺。”《说唐》第一回:“觅了所房子,与 莫氏 一同居住。]等活动,因此留下了祭祀的猪骨、房址、路面等遗迹。以后逐渐淤积、填充,直到汉代才最终填满。
(钻探到的夯土与巨型坑生土壁的土质、土色对比)
在5号基址附近和巨型坑中的几处路面中,还见到多块近似椭圆球形物,外形极像粪便。从一些破损处观察发现,这些椭圆球形物是由细碎的白色骨头渣组成,疑为肉食动物的粪便。具体的成分及性质还有待进一步检测、分析。
三、发现的意义
此次钻探和发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第一,对宫城北部的遗存分布情况,布局、分区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第二,5号基址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大型夯土基址,对其详细发掘、深入研究,有望搞清二里头文化早期宫室建筑、宫殿区布局的更多细节。第三,巨型坑的发现,丰富了宫城文化遗存的内涵,为探索宫城内夯土基址的建筑用土来源问题提供了线索。在宫殿建筑群以北发现的与祭祀有关的大型遗迹,则是研究偃师商城相关祭祀制度的源头问题的重要资料。第四,巨型坑内发现了二里头文化第一~四期连续堆积,其中丰富的陶器、木炭和动物骨骼等系列标本,将为进一步细化二里头文化的分期和年代提供重要的支撑。第五,发掘过程中随机和固定地点采集的数百份土样,为进行土壤成分、孢粉分析,动植物种属鉴定,复原当时的环境、经济生活等情况提供了重要的系列样本。
(执笔者:赵海涛许宏陈国[注: 陈,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本妫姓,妫姓出自姬姓,黄帝后代。帝舜是帝颛顼的后代,传至子孙帝舜娶到帝尧二女娥皇,女英,女英生子商均。]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