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辽阳讯(记者黄乃彬)方圆百米之内,十六七座墓葬群星罗棋布。
近日,辽阳再现大规模魏晋时期墓葬群。如此大规模的墓葬群在全省范围内很少见。
墓葬群隐藏在玉米地中
据负责勘探发掘工作的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维宇介绍,这个魏晋时期大规模的墓葬群位于辽阳市小屯镇耿家村,是9月初修建本辽高速公路勘探时发现的。这么大规模的墓葬群被完整发现实属幸运。
昨日,记者来到墓葬群发现地点———一片玉米地中。据考古人员初步估计,墓葬群有400多平方米,大大小小的方形土坑都已发掘完毕。
据现场看护人员介绍,现场挖出的土坑是为方便发掘墓葬准备的,个别土坑里已清晰可见发掘出来的青石板、碎石块和鹅卵石。在发掘完整的一个墓葬坑里,记者看到墓穴长约4米,宽约3米,一侧的石板有断裂的痕迹,按照每一个土坑就是一个墓葬分析,这里的墓葬群规模很大。
李维宇告诉记者,发现这么大规模的墓葬群比较少见,在方圆百米之内已发掘出十六七座,而且在耿家村到南雪梅村之间可能还会有隐藏在地下的墓葬。墓室为魏晋时期研究价值很大
考古专家根据已经发掘出来的青石板和以前发掘出来的墓葬对比,判断出墓葬群所处的时期,上限为东汉晚期,根据密室石板和结构初步确定是魏晋时期的。
“一起发现这么多墓葬,我们考古人员既兴奋又期待。”李维宇说,“同时我们的心里又七上八下的,就怕有墓葬遭到破坏,或者墓葬遭到盗掘,从现在发掘的情况看,有的墓葬早期已遭到破坏。”
但令考古人员感到高兴的是,这次发现的墓葬群和以前发现的汉魏时期的墓穴有所不同,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墓葬里除了有很厚的青石板外,还有几厘米厚的薄石板,这在以前发掘的墓地中并没出现,考古专家认为薄石板是存放在墓室内的,另外在墓室的顶部,还发现了鹅卵石。李维宇告诉记者,这些鹅卵石可能是起保护作用的,防止盗墓。
墓葬群内不排除有壁画的可能
李维宇认为,这次发现的墓葬群里面,不排除有精美壁画的可能,如果墓室里真的发现壁画,那将更有研究价值。从目前初步的发掘情况看,整个墓群的结构很紧凑,有的可能是家族墓地。近些年,一座座古墓的发现,为考古专家们界定古襄平城的遗址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而这次大规模墓葬群的发现,使古襄平城的遗址范围再次缩小。
据了解,考古人员正和相关部门协调,准备进一步的发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