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洞化石点发掘现场
玉米洞发掘出的动物骨骼化石。裴健 摄
距离龙骨坡“巫山人[注: 山人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补票 (1988) .... 编剧 不怕冷的大衣 (1986) .... 编剧 回声——小兔淘淘的故事 (1982) .... 编剧-shanren]”遗址[注: 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属于考古学概念。遗址的特点表现为不完整的残存物,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很多史前遗址、远古遗址多深埋地表以下。]大约10公里,一处被当地人称[注: 简介某些语言中动词和名词或代词相应的语法范畴. 详细信息代词所指的是说话的人叫第一人称,如“我、我们”;所指的听话的人叫做第二人称,]为“玉米洞”的地方,竟然埋藏着大量生物化石。昨日,记者从巫山县了解到,由著名学者黄万波教授领衔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科考[注: 来源 1、清朝每届乡试前,各省学政巡回所属举行的考试。科考合格的生员才能应本省乡试。亦称科试。2、科学考察的简称。 相关条目 清朝 乡试 考试考察-kekao]队,正式开始龙骨坡“巫山人”遗址第四次发掘。而在前期的试掘过程中,科考队意外地在“玉米洞”,窥见了“巫山人”存在的链条痕迹。
采集“龙石”挖开玉米洞
本月初,当黄万波教授率领的科考队进驻巫山龙骨坡时,听到了当地的一则传闻——距离龙骨坡不远的“玉米洞”,散落着不少“龙石”和动物骨骼。
听到消息后,科考队敏感地意识到,玉米洞中的动物骨骼,可能就是大量的古生物化石。
据巫山县文管所副所长裴健介绍,玉米洞位于龙骨坡遗址西南方,洞口朝向小营村7社东侧半山腰,距龙骨坡遗址大约10公里。“玉米洞属于一个天然溶洞,洞门原本被淤泥掩埋,上世纪90年代,当地人为采集‘龙石’,将洞门挖开。”
神秘的玉米洞里,究竟埋藏着什么“宝贝”?
小营村村主任丁进春告诉记者,2003年盛夏,他当时做瓦工,曾与镇上几位同行点着蜡烛钻进玉米洞歇凉,“洞往东北方,正朝龙骨坡遗址方向延伸。洞里有很多钟乳石、石笋。洞底有一小股清水往外流。听老人讲,从前大旱时,当地老百姓常常钻进洞里挑水吃,在洞里看到不少亮晶晶的糯米石(龙石)。”
丁主任说,进洞时感觉很深,他们进洞出洞一个来回,一支蜡烛刚好燃完,“我们并没有走到尽头,再往前洞变得小了许多,而且上了个陡坎,要搭梯子才能再往前钻”。
牙齿化石证实远古森林存在
“所谓的动物骨骼,就是残存的古生物化石。”黄万波教授说,在当地人的指引下,科考队一行在玉米洞挖掘出大量远古动物化石。
尽管是试验性发掘,但科考队发掘出了总量至少几百件的动物化石,牙齿化石基本完整,骨骼化石则较为零碎,少有大件。所以,“牙齿”化石也就成了科考队这次区分动物物种的主要依据。
经过科学测试发现,这批化石距今大约有13万年历史,其中不仅有羚羊、猎狗、大额牛、水牛、豪猪等常见物种化石,同时还有大熊猫、黑熊、水鹿、野猪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化石。
“连早已灭绝[注: 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现在不再存在。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过5亿种生物,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的一种自然现象,]的中国犀、华南巨貘、剑齿象等物种化石也有发现。”黄万波介绍,虽然与204万年的“巫山人”年代相隔较远,但从形成这批化石的动物种类多样性中,可以窥见“巫山人”存在的链条痕迹。特别是长臂猿、猕猴等灵长类动物化石的发现,更是为三峡地区远古时曾是森林的判断,提供了最为直接的证据,“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巫山人’存在的生态基础。”
第四次发掘期望揭开“巫山人”之谜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末,有关“巫山人”遗址的重大发现,曾一度轰动世界。发掘出土的204万年前“巫山人”左侧下颌骨化石,至今保存在三峡博物馆。
经过三次大规模发掘以及国内外学者多年来的研究,推测在巫峡中发掘出的古人类化石,代表着“巫山人”是我国迄今发现得最早的直立人。
但是,由于化石材料的缺失“巫山人”是人是猿尚有巨大的争议,国际古生物学界对“巫山人”也有不小分歧。“巫山人”遗址的第四次大规模发掘,就是期望找到更多证据,证实这种古人类存在的事实。
近段时间来,科考队在龙骨坡遗址搭棚,以避免日晒雨淋可能对发掘剖面文化层造成的破坏。如今,龙骨坡遗址的第四次大规模发掘已经开始,对此,我们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