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发现明嘉靖《御制正孔子祀典说》碑刻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河南省济源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近日在一施工现场发现明嘉靖《御制正孔子祀典说》碑刻一通。

该碑为青石质地,由碑首、碑身、碑趺三部分组成,形制华美而庄穆。碑首和碑身用一整块巨石雕成,碑首为拱形顶,高30厘米,碑首正面有二龙盘踞左右,前额篆书“御制正孔子祀典说”8个大字。

碑身高106厘米、宽79厘米、厚16厘米,碑身左右两旁阴刻花草纹饰,中间碑文皆为楷书,共八百五十五字。碑文主要记述唐玄宗[注: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大唐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时,封孔子为文宣王,称孔庙为文宣王庙,简称“文庙”。落款为明嘉靖十年秋济源县刊。

据介绍,发现碑刻的广场原是古代济源县文庙旧址,济源文庙原有建筑规模宏大,可惜在明末(1632年)被李自成起义军一把大火焚毁。《御制正孔子祀典说》一碑是文庙中唯一遗存下来的实物。新华社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