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国力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反300年来被人看不起的历史,中国变成新闻热点。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世界各大报上天天有关于中国的消息,专栏、社论、评论、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街头小吃、坊间琐事都成了大新闻。去年来中国观光的外国游客高达2026万人,其中亚洲1250万、美洲210万、欧洲480万。此情此景实为人们始料不及,亦足令汉、唐盛世相映失辉。友好人士赞扬中国的进步,说中国正在演奏人类历史上最特殊的交响乐,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讲话是序曲。到2050年国内生产总值会超过日本而可能与美国相当。不喜欢的人也有,中国的进步使他们恐惧,散布“中国威胁论”,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别人构成威胁,明里暗间进行遏制和封锁。还有人故意夸大中国的经济成就和国防力量,说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无所不在”等。国内外很多学者提醒中国人自己要客观对待和冷静思考各种评论,以免被误导。我们有理由为过去的成就感到兴奋,但远没有资格骄傲。今后的道路还会有坎坷险阻,不可能一帆风顺,对此我们应该有所准备。
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比欧美晚了200年,抵抗列强侵略就占去了100年。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用30年奠定了工业基础,20世纪末才进入大发展时代。工业设施和社会财富积累时间还很短,社会生产力还较低,到200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1700美元,是日本的1/20,美国的1/22,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农村的贫困人口仍有2000万人。按联合国统计,人均每天不到1美元的人口有2.1亿。中国的制造业进步虽快,但还不强,医疗器械和科学仪器等高档产品主要靠进口。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要全面工业化和现代化还需要艰苦奋斗至少50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1995年中央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决定了中国发展的基本方向。2005年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提倡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建立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这是一项适应世界形势、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发展方略,是应对时代风云,排除阻难,冲破围堵,开创新路,实现和平发展的坦途,是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壮举。
今日的世界与18、19世纪欧美进入工业化时迥然不同。彼时世界人口稀少,资源丰富,移民自由,消费无拘。如今世界人满为患,无处疏散,资源已被分占,技术被垄断。在过去的100多年中,资本主义世界已建立了很多不对称的、对发达国家有利的国际规则和秩序,覆盖着各领域,约束着后来者。中国今天人口等于1850年全世界人口的总和,耕地面积已利用了95%%以上,资源已显不足。必须寻求新路,建立新的社会结构,创造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就是稳定人口数量,提高人的素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既要提高生产效率又要节约资源,形成富裕又节俭,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既有自由又有纪律那样一种社会生活模式。而这只有在一个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导的创新型社会中才可能做到。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的成就都是依靠自主创新而取得的。回顾过去五十年的发展进程,有的问题我们解决得好,有的不好。凡合乎科学规律的都取得了成功,否则就会失败。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提示我们,创新要符合科学规律,这是创新的前提。过去25年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最伟大的科学创新。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成功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科学创新范例。早在200年前清朝中期中国的人口激烈增长已引起全世界思想家们的关注。在英国马尔萨斯(ThomasMalthus,1766—1834)的人口论传入中国以前,清代的思想家洪亮吉(1764—1809)和汪士铎(1802—1889)等就对人口的急剧增长表示了忧虑,提出中国要节制生育。20世纪很多社会学家,如陈长蘅(1888—1987)、顾孟余(1889—1972)、陈达(1892—1975)、马寅初(1882—1982)、吴景超(1901—1968)等都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对中国的人口问题进行过研究,他们的结论是中国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先决条件。共和国成立时人口是6亿。15年后当人们尚在激烈辩论这一问题时,人口激增到7.25亿(1965),再过15年又长了1亿,1980年达到8.25亿。这才引起了科学界和政治家们对人口问题的高度重视。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中央确定了计划生育政策,认真地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经过30年的努力,把人口自然增长率从30‰(1965)降到目前的6‰。人口总和生育率(一对夫妇平均生养孩子数)从5.8(1970)降到1.8以下(1995),已低于临界生育率,并保持了10年。“人口爆炸”引信终于解除。只要低生育政策能再坚持30年,中国的人口将于2035年左右达到15亿后停止增长。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件伟大科学成就,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也为中国人民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树立了信心。否则中国今天的人口会是17亿,30年后将超过20亿,那就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了。
回想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新人口政策时,曾受到西方部分政治家和宗教界人士的反对,指责中国,“侵犯人权”,限制人们的生育自由。有人抓住缺点不放,甚至进行“制裁”。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科学界和政府对此并未介意,坚持执行了根据自己的历史和实际情况作出的科学决策,这是人口政策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负责执行这项政策的50万计划生育工作者艰苦奋斗,克服了巨大困难,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使我想起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的夫人,艾伦诺?罗斯福(EleanoreRoosevelt)讲过的话:“只要你认为对的就应该坚持去做。不管怎样,你总要受批评。你做要挨骂,不做也要挨骂”。20世纪中国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工作走过了一条曲折而悲壮的道路,终于取得了成功。
20世纪以前,研究科学技术的动力多来自科学家的好奇心,20世纪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科学技术对国家强盛、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根本作用,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都争相建立有组织的科学研究体系,由政府出面领导和筹划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实施“大科学”工程,实行全民科学教育,导致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大突破、大发展,使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了高科技时代。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成立,在工业和科学技术力量还十分薄弱的情况下,由聂荣臻元帅主持,钱三强、钱学森为首的科学家们建议开展“两弹一星”的大科学工程。中央作出决定8年后,1964年10月16日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10月27日载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24日发射了第一颗卫星东方红1号。1970年12月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下水。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试验成功。经过25年的奋斗,这一科学决策取得了完全成功,重塑了中国人的气质和面貌,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涤荡了中国人在列强面前萎靡懦弱的心态,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开启了大门。
在长江上建设水利工程是中国人的世纪梦想。孙中山先生1918年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设想。抗战时期的1944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邀请美国垦务局大坝专家萨凡奇(Savage,JohnLucian)对三峡地区进行了考察,写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1953年2月毛泽东考察长江,惦念孙中山的计划,认为应该建设具有防洪、发电、改善航道和供水四种功能的三峡枢纽工程。1956年他吟咏《水调歌头?游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1958年2月周总理、李富春副总理邀100多位中外专家对三峡实地考察,结论是:三峡必须建,我们能建。文革后,80年代水利部门、长江流域规划委员会、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有关省市分别组织科学论证,提出了多种方案,讨论了10年。最后由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七届五次全体大会,于1992年4月3日作出最后决定,批准建设。经过80年的讨论,70年的论证,10年的设计和辩论,国务院终于在1994年12月14日宣布三峡工程开始建设。四川一位人大代表说:三峡伟梦,科学决策、民主推动,锁洪水、电东送。屈原魂归,张飞搬家,刘备情衷。
三峡工程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2009年竣工后坝高185米,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10亿立方米,发电能力1820万千瓦,年发电900亿度,能防止上游百年一遇的洪灾,保护下游1500万人口的安全,提高航运能力5倍以上,每年节省燃煤5000万吨。现在大坝已完成,右岸14台70万千瓦水轮机已全部发电。全部工程投资累计1800亿,比计划省下200亿。最重要的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制造业和建设施工能力都有划时代的影响,把中国的水利、防洪、水力发电、电网和输变电工程、重型发电机等的制造和工程建设能力提高到世界前沿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了水电建设者的水平、勇气和能力,为进军尚待开发的4亿千瓦水电打了一个漂亮的前哨战。工程开始之初,西方不少人怀疑、嘲弄和反对,今年,185米大坝完成后,才改说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是中国对21世纪显示决心和实力的象征。
航天部门勇于创新精神是值得赞扬和学习的。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5号巡天飞行了一昼夜,绕地14圈,安全返回地面。尽管他是世界上第241人次进入太空,仍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人们的热烈赞扬。中华民族对太空的向往有文字记载的已2500年历史,从屈原(公元前339—公元前278)的《天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李白(701—762)的《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轼(1037—1101)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高处不胜寒;到辛稼轩(1140—1207)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牛顿(1693—1727)彻底解答了两千多年的迷茫,证明那是由万有引力所维系的。1992年国务院讨论航天计划时,认为中国已具备能力,发展载人航天,飞出地球,于1992年1月正式决定列入863计划,故后来称之为“921工程”。现在全国人民都盼望明年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能发射成功。
这使我想起1960年发生的一件趣事。当时苏美争相探测月球,苏联抢先于1959年9月发射了一个月球3号,绕到月球背面,拍下了很多照片传回地面,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到月球背面,真正的原始创新。苏联国家测绘总局和科学院抓住了发现者的命名权,抢先制作了月背1∶500万月貌图,以大批苏科学家和研究所的名字、地名、市名命名了所有的可见构造,如莫斯科海、加加林高地、科洛略夫盆地等,使月背成了俄罗斯的后院。1970年得到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批准成为国际标准。为了公正,也选了几位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名字。当时中苏关系已很紧张,撤退专家,停止援助,选用这些名字没有征求中国科学界的意见。在月面坐标西经139°,南纬11°处命名了一个直径60km的“万户坑”。“万户”或“王胡”是谁?至今不清楚。西方盛传,说中国明朝有这么一个人,坐在捆有46个火箭的椅子上,手执风筝导航,企图升天,结果要么摔死了,要么还留在轨道上,所以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既然苏联提议的命名已成国际标准,而且1976年月球正面赤道附近的1∶100万的图中又用“嫦娥”命名了一个陨坑(2Ο.1w,12Ο.7s),故没有人再想去打国际官司,只好默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