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学者齐聚长沙探讨国际古尸保护和研究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埃及木乃伊、欧洲泥炭沼干尸、楼兰女尸、阿尔卑斯山冰尸、马王堆女尸这些成百上千年仍然保存完好的尸体,是如何保存到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将这些古尸保护下去?

17日至18日,首届古尸保护和研究国际研讨会在西汉马王堆辛追夫人故乡湖南长沙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古尸保护和研究的最新成果。

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围绕“古尸保护和研究”的主题,一一介绍埃及木乃伊、欧洲泥炭沼干尸、大英博物馆藏人体残骸等的最新保护和研究成果。

古尸,尤其是人类的古遗骸,属于特殊的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承载着有别于其他人类文明物证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全球范围内,保存较好且年代久远的古尸,类型不一,形态各异,特点鲜明。有干尸、尸腊、鞣尸、冰人等。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形成了一类迥异于以上类型的“湿尸”,典型代表为长沙马王堆汉墓[注: 简介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共有三座墓,分别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妻、儿的墓。 1972年1月16日考古工作者首先发掘了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的一具保存约2200年之久而不腐的女尸,即辛追夫人遗体,在人类考古发掘甚至文明史上具有填补空白的重大意义。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协会埃及学委会主办,湖南省博物馆、中南大学和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承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