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侧的两座马坑各埋有两匹马和一条狗,马呈靠背侧卧状,狗在两匹马的尾部。

车马坑内的第二辆(中)和第三辆车(左)前各有三匹马。

工作人员在喷施水雾以保持湿度。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注: 洛阳市-洛阳,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河洛文化发源地,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千余年中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中国重工业城市。]唐城考古队在天子[注: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网络游戏《天子》是由蜗牛电子开发运营的一款3D奇幻MMORPG游戏,故事主要围绕着秦、汉、唐、宋、明五大王朝展开,玩家可成为中的一员,或是登基成为一朝天子。]驾六博物馆附近又发现了4座大小不一的东周[注: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今河南洛阳的东都,至公元前256年周郝王卒,史称东周。东周是中国历史上重大变革的时代。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相继进行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文化的极大繁荣。]时期车马坑。此次发现不仅为探索东周陵墓分布提供了新的线索,同时对探讨东周时期的埋葬制度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今日上午,我们随洛阳唐城考古队队长石自社等人来到位于西工区玻璃厂北路的原洛玻俱乐部[注: 清官署名。乾隆七年(1742)置。所属神乐署兼隶太常寺,掌效庙、祠祭乐章佾舞;和声署掌殿廷朝会、燕飨乐舞。 解释 1.官署名。]施工工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长方形的车马坑,该车马坑长约14米、宽约3米,坑内共有5辆车、12匹马。其中车排列整齐,全部为木质结构,尽管因年代久远,原有的木料已经腐朽,但车的轮廓还是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12匹马分别分布在5辆车的前面,其中第一辆、第四辆、第五辆车前都是两匹,第二辆和第三辆车前各有三匹,这些马多数结构清晰、完整,有的呈背靠背侧卧状,有的则被压在了车轮之下,据推测是被杀死后埋葬的。
仔细观察[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力是人们从事观察活动的能力。观察时运用外部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形态的一种计划性和目的性很强的自觉感受活动。]我们发现,5辆车大小形制[注: 1.谓以有利的地理形势来制驭天下。 2.形状;款式。 3.指文学作品的形式、体裁。指构图。-xingzhi]均不相同。其中第一辆车形制比较特别,车身上还有许多红色的痕迹,据推测应当是车身彩绘留下的痕迹;第二辆车则是五辆车中规模最大的一辆,车轮直径约1.5米,两车轮轴距约1.8米;第三辆车与第二辆车形制较为相似,但规模略小;第四辆、第五辆车的形制较前三辆则显得比较简单,但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其整体形状很像一个繁体的车字——“車”。
在这座长方形车马坑的北侧和东北侧还有3座比较小的马坑,其中北侧的马坑由于马骨已碎,整体形状已不明显;东北侧的两座马坑结构一致,各有两匹马和一条狗,这些马和狗的骨骼非常清晰,马呈背靠背侧卧状,狗在两匹马的尾部。
这4座车马坑的发现意义何在?石自社解释说,通常情况下,车马坑都是用于陪葬的。但由于目前考古发掘面积有限,车马坑附近是否有大型墓葬还不好判断,但从第一座车马坑内马和车的分布情况,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出该车马坑陪葬的墓主人身份级别的高低。
周代有着严格的礼制,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出行必须使用不同数量的出行马,通常情况下天子驾六、诸侯[注: 诸侯中国西周、春秋时分封的各国国君。周代初期实行将土地和臣民封给子弟、功臣以建立诸侯国的制度。西周的诸侯有同姓、异姓之别。]驾四、卿大夫[注: 人物 卿大夫 介绍 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规定要服从君命,担任重要官职,辅助国君进行统治,并对国君有纳贡赋与服役的义务。]驾三。在这座车马坑中,第二辆车和第三辆车前分别有三匹马,由此可以推断该车马坑陪葬的墓主人应为当[注: 为当 拼音: wéi dān?? 解释: 1.犹抑或;还是。-weidang]时的卿大夫级。但至于这位卿大夫墓葬的具体位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此外,此地处于东周王城[注: 千人计划 复旦大学教授-wangcheng]东墙外100米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发现卿大夫级别的陪葬车马坑,对探索东周陵墓分布提供了新的线索。
车马坑被发掘后该如何保护,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据介绍,目前国内对车马坑的保护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回填保护,另一种是原址保护展示。石自社告诉记者,2002年洛阳市东周王城广场共发现18座车马坑和马坑,其中仅原址保护展示了“天子驾六”车马坑及其附近的1座马坑,其他车马坑和马坑均采用了回填保护的方法。因此,在目前还没有更合适方案的情况下,这次发现的4座车马坑也将采取回填保护方法,在车马坑内填上沙子待将来保护方法成熟时,再对这些车马坑重新进行发掘保护展示。(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燕锋 见习记者 崔晓彧/文 张晓理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