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鸟类在白垩纪开始有嗉囊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现代鸟类都有嗉囊,也就是食管后段的膨大部分。嗉囊不仅可以暂存食物,而且可以润湿和软化食物,有助消化。鸟类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嗉囊的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等研究人员5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研究报告说,鸟类至少在白垩纪就开始有嗉囊了。

中国研究人员从近100个朝阳[注: 朝阳区-朝阳区位于北京市的东部,西与东城、崇文、丰台、海淀区相毗邻,北连昌平、顺义,东与通县接壤,南与大兴县相邻,全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4米,是北京市城近效区中面积最大的的一个区。]会鸟化石标本中发现两个古嗉囊,从20多个高冠红山鸟化石中发现一个古嗉囊。寻找的具体方法是,在化石的鸟类胸廓内,寻找残存的球形种子团,借此辨认嗉囊。从已经发现的古嗉囊看,鸟类祖先的嗉囊与现代鸟类的嗉囊解剖位置大致相同。

周忠和说,寻找远古鸟类嗉囊的困难之处在于,这种组织难以保存下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