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清代内务府世家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清代的内务府包衣,主要由皇帝亲领的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组成。包衣的全称是“包衣阿哈”,意为“家的奴仆”,内务府包衣出身卑贱,本是不争的事实。不过正如前辈学者指出的,因为他们入旗时间早,世代为皇室“家奴”,关系特殊,加之“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其仕进不仅远较汉人为优,就连一般外八旗人也难望其项背。所以也就不足为奇,内务府包衣何以会内任九卿、大学士、内务府大臣,外任织造、监督、总督、将军,不仅代不乏人,且有一家两三代连任高官者,这样就形成了内务府世家 [1]。王锺翰师《内务府世家考》一文,广征博引,列举二十余家五六十人,对世家的概况、源流、特点作了精辟的说明。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利用谱牒、碑文等史料,试就内务府世家的类型及其婚姻关系做一初步探讨。

一、世家的类型

归纳对象的特点并予以分类,是比较研究的必要前提。问题在于,研究内务府世家应如何设定分类标准,是按族籍(如满洲、蒙古、朝鲜、汉人)还是籍贯?是按*作为还是品秩高低?根据研究的取向,本可以有不同选择,而笔者关注的,是世家的形成过程,即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从众多包衣中脱颖而出,并且走向辉煌的。这中间,至少有四种类型颇具特色——军功、保母、婚姻、科举。

(一)军功型

清朝入关初,满洲壮丁不过五万,全部八旗壮丁,合计三十余万,其中大半又是包衣壮丁[2]。他们面对的,则是人口逾亿的庞大明朝。从入关作战,定鼎北京,再到南下中原,翦除南明,荡平三藩,在半个多世纪里,始终是干戈扰攘、战事相踵。内府包衣亦如外八旗人,时时奉调出征。许多内府包衣骁勇作战,捐躯疆场,成为王朝“忠烈”,载入史册[3];也有一些包衣,因军功卓著,跻身王朝新贵。时世造英雄,其时八旗世家多由军功起家,非独内府包衣使然,所不同者,后者因身份卑微,积军功而至高位的难度更大,付出的代价往往也更高。在此,只举前人尚未提及的两家——尚氏和董氏。

尚氏,内务府正白旗汉姓人,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四,被“附载于满洲旗分内之尼堪姓氏”。

尼堪,满语汉人意。清初,隶属满洲旗分的尼堪以其来源,大致划为三类:抚顺(抚西)尼堪、台尼堪、尼堪。俱详《清朝通志·氏族志》。其中,除台尼堪隶属八旗满洲外,抚顺尼堪和尼堪两类多隶属内务府。其共同特征:先世均为辽东汉人;入旗时间久远,一般在八旗汉军成立前;因与满洲人关系密切,被收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作为“附载于满洲旗分内之尼堪姓氏”,他们可以被视为八旗内部满洲化程度最高的汉姓人。

尚氏一族,以尚大德立为一世祖。道光朝《尚氏宗谱》追述:大德祖父名九霄,为明金州卫官。九霄生子四,第四子尚清,娶项氏,生子三,长曰大贤、三曰大忠,第二子即大德。世居关东沈阳北门外山达然地方。[4]说明尚氏先世本为明辽东军官,籍贯沈阳。至于《宗谱》说大德在“国初”(清初)担任过“侍从官”,恐非事实。文饰或虚构先祖的辉煌业绩,本是修谱的通病,《尚氏宗谱》也未能免俗。《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只说大德是正白旗包衣人,并未提及官衔,说明他也就是普通的包衣。天命六年(1621),清太祖努尔哈赤进踞辽沈,大批明朝军民沦为满人包衣,大德入旗,或在此时。以后,大德从龙入关,葬在京都东直门外东坝河尚家楼(今地名尚在),成为尚氏的始迁祖。

在清代旗籍汉姓人中,尚姓有二大家,一为三藩之一的尚可喜之裔,一为内务府尚大德之裔。可喜子名之隆、之信,大德孙名志杰、志舜,因清初档案通行满文,志杰、志舜往往又译之杰、之舜(或之顺)。外姓人不明就里,或误为一姓。为防止子孙辈“误联”乱宗,《尚氏宗谱·凡例》曾特别说明:“平南王尚可喜系奉天海城人,其子之隆、之孝俱系国朝名臣,原不必以逆藩为讳。但吾族先世有谱,名氏昭然……居址世派迥别。且传载可喜纳款,旗以皂镶,号天助兵,入关后全支入镶蓝旗汉军,百余年从未有议系同宗者。恐后人误联,故及之。”修家谱的基本宗旨之一,就是谨防“异姓乱宗”,二尚氏虽为同姓,但没有丝毫血缘上的关联,所以必须加以说明。尚可喜一族,隶镶蓝旗汉军;大德一族,隶内务府正白旗。两氏畛域分明,隶属八旗的不同系统。再者,尚可喜是“逆藩”,先降又叛,有玷臣节,乾隆年间被载入《贰臣传》;大德子孙,则为荡平三藩战争中的功臣。薰莸不同器,这大概也是划清界线的一个理由。

清入关初,正白旗原为摄政王多尔衮所属。顺治七年(1650),多尔衮病死,世祖福临亲政,追论多尔衮悖逆罪,把正白旗据为已有。大德作为正白旗包衣,最初应为多尔衮所属,福临亲政后始转为皇帝亲统的内务府旗人。

大德五子,惟第四子尚兴有功名,从最低的拨什库达做起,升内务府正白旗第五参领第四旗鼓佐领、惜薪司掌印郎中。康熙十三年(1674)三藩之乱,尚兴以副将征湖广,四年后在洞庭湖阵亡。[5]

内三旗的构成与外八旗不同,内参领下设内府佐领、旗鼓佐领、内管领。内府佐领,即满洲佐领;旗鼓佐领,即汉人佐领。内管领(满语为“珲托和”,意即“半个佐领”),又称“辛者库牛录”,意思是“内管领下食口粮人”。主要成分为满、汉、蒙古奴仆,在内三旗中地位最低[6]。

内府三旗初设满洲佐领九,旗鼓佐领十二,高丽(朝鲜)佐领一,内管领二十。康熙中增至满洲佐领十五,旗鼓佐领十八,朝鲜佐领二,内管领三十。[7]尚兴是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第四旗鼓佐领首任佐领,身故,改由异姓汪义图管理;汪义图缘事革退,改以尚兴子志杰管理;志杰升任内务府总管,改以海璋、萨齐库等异姓管理。志杰与弟志舜、侄尚琳还曾受命管理同参领的第一旗鼓佐领。该佐领“亦系国初编立”,始以高国元管理;高国元故,以曹玺正管理;曹玺正缘事革退,由张士鉴、郑连相继管理;郑连缘事革退,以曹寅管理;曹寅升任江宁织造,以齐桑格管理;齐桑格故,以内务府总管尚志杰管理;志杰年老辞退,以内务府总管尚志舜管理;尚志舜故,以员外郎尚琳管理(下略)。[8] 高国元父亲高闻举、曹玺祖父曹锡远、张时鉴(《氏族通谱》写作张时荐)父亲张良弼、郑连曾祖郑朝辅,均为各姓入关后的始迁祖,作为“附载满洲旗分内之尼堪姓氏”,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四、七六、七七均各有专传。曹氏,即文学巨擘曹雪芹家族。曹寅,是曹雪芹祖父。这些正白旗旗鼓佐领下人,都是以军功起家,而成为内府汉姓人中的佼佼者。

旗鼓佐领长官(亦称佐领)向无世袭,升除完全取决于皇帝,这是与外八旗世袭佐领的一个重要区别。尚兴、志杰、志舜、尚琳祖孙三代先后担任旗鼓佐领,则是尚氏在康、雍年间颇受皇帝重用的明证。

尚志杰,尚兴长子,由护军授銮仪卫治仪正,康熙十三年(1674)随扬威大将军和硕简亲王出征吴三桂,转战江西、福建、湖广等地,战功卓著。升员外郎、佐领,进广储司郎中兼御书处总管,授杭州织造,辞未赴任,旋署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崇文门税务。志杰生于顺治七年(1650)正月,卒雍正三年(1725),[9] 主要宦迹在康熙一朝。弟志舜,雍正四年至九年任内务府总管,直到病死,称得上是胤禛近臣。尚兴继子志立,由副将征吴三桂阵亡,赐总兵官。

尚氏延至第四世,时天下大定,内务府旗员子弟不必再通过戎马倥偬的凶险生涯博取功名。他们沐浴在先辈的福泽下,或承袭世职,或在内府做官。志立子尚锐,世袭云骑尉;志杰继子尚铭(本志舜次子),诰赠中宪大夫,晋武显大夫;志舜第四子尚瑛,初袭云骑尉,诰赠勇武将军;第五子尚琇,任南园苑丞,诰赠奉直大夫,晋武功大夫;第六子尚琳,任内务府堂郎中,河东盐政;第七子尚琮,任武英殿副监造。

尚氏第五世,以福海(尚铭继子,本尚琇次子)地位最高。历任热河总管、杭州织造、江宁织造、监督淮宿海三关税务等职,赏戴花翎及内府珍绮,御制诗画。福海生康熙六十一年(1722)九月,卒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十一月,历仕雍、乾两朝。乾隆五十年(1785),受邀参加千叟宴,赐寿杖。诰授中宪大夫,晋武显大夫。

如上所述,尚氏凭借军功在康熙朝发达,康、雍之际,志杰、志舜兄弟两任内务府总管,在管理内廷事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至福海,仍担任内务府要职。遗憾的是,《尚氏宗谱》在“文革”中严重受损,对其五世以后情况,已难得其详。

董氏,内务府正黄旗汉姓人,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四中亦为“附载满洲旗分内之尼堪姓氏”。

始迁祖董文选,世居抚顺地方,入旗年分无考。前三世无功名,为普通包衣,至曾孙董得贵,始由军功获官爵、世职。《董得贵诰封碑》载:“董得贵,尔原系白身、包衣牛录章京,定鼎燕京入由山海关之日,击流贼马步兵二十万,尔同固山额真谭泰步战对阵,败之。嘉尔故授尔为拜他喇布勒哈番(骑都尉)” [10]。董得贵初为“白身”,也就是旗下无官职平民,后以军功擢正黄旗包衣第四参领第一旗鼓佐领的长官(佐领),又任第五参领第六旗鼓佐领首任佐领。《八旗通志》初集卷四说该佐领系“国初编立”,确切时间不可考,从其原籍地域看,应在太祖时期。入关时,董得贵在山海关对李自成农民军一役,作战勇敢,立有战功,获骑都尉世职。入关后,三遇恩诏,累加至二等阿达哈哈番(二等轻车都尉)。顺治九年,年老身病,由亲男殿邦袭职。

殿邦以“从龙华胄”袭替二等阿达哈哈番,历会计、营造两司员外郎、郎中,康熙五十五年以慎刑司郎中代内务府总管。自康熙十五年袭爵迄乾隆四年致仕,殿邦历仕康、雍、乾三朝,前后六十余年,黽勉供职,八十四岁时考终正寝,被誉为“三朝之硕辅,一代之伟人” [11]。他的学识渊博,经济优长,姓名频频见于内府档案,凡所服官,皆有建树,扈跸南巡时,奉旨图写全河形势,日与河臣商榷,备防当泻之要,动中机宜。多年以后,当地故老对他的治河业绩仍念念不已。

殿邦有九子、十二孙、七曾孙,多在朝内外任官。地位较高的董浩善(郝善),由銮仪卫整仪尉改会计司郎中,管佐领事。康熙十三年吴三桂犯湖北,清廷发大兵征讨,特授郝善岳州水师副将,首开战功。此后,转战湖南、湖北、广西等地,屡建战功,晋总兵官。二十一年凯旋,随即病殁,归葬北京良乡县南方村(今南坊镇)。郝善以内务府汉姓人出任绿营将官,与他的出身背景显然有着很大关系。说明在控制汉人军队方面,内务府汉姓人作为皇帝的亲信爪牙,能起到满洲将帅起不到的作用。郝善频年征战屡建战功,被后人称颂为“勇战敬官而以死勤事者”[12]。

由于缺乏连贯性记载,对浩善以后董氏的发展情况,尚无从得知。清季内务府正黄旗人文丰,董氏,或为董得贵之后。他从笔帖式起家,道光间外任杭州、苏州织造,兼粤海关监督。咸丰初,两任内务府大臣。八国联军破北京,投水死。[13] 其弟文廉,亦官至内务府大臣。

上举尚氏、董氏,都是内务府汉姓人。熟谙掌故的内务府旗人福格说过:“内三旗佐领,有满洲,有旗鼓,无蒙古、汉军”;旗鼓佐领由汉姓人编成;统于上三旗满洲都统;其在内务府仕途,与满洲同;升至九卿、大学士,亦多占满缺。[14] 这些,都与汉军旗人构成明显区别,且反映了他们与满洲人的密切关系。可见,那种将旗鼓佐领混同于汉军佐领,或将旗鼓佐领下汉姓人混同于外八旗汉军旗人的说法,是不够准确的。

(二)保母型保母又称乳母、奶母、乳媼,满语嫫嫫、嫫嫫额涅 [15],即今人所云奶妈。在清代,举凡八旗世家,都有乳母。在内务府旗人曹雪芹著《红楼梦》中,女仆中地位最高者就是奶母。贾政的乳母赖嫫嫫,家有花园,孙子做县官;宝玉的乳母李嫫嫫,任意打骂奴婢;贾琏的乳母赵嫫嫫,连凤姐对她都以礼相待。非一般仆人可比。因“爱屋及乌”的关系,连奶母的丈夫奶公(又叫嫫嫫爹),在主人家中同样受到尊敬。出身八旗世家的文康在《儿女英雄传》提到,公子安骥的嫫嫫爹华忠,一生耿直,赤胆忠心,不但在公子身上十分尽心,就连安老爷的一应大小家事,但是交给他的,无不尽心竭力,一草一木都不肯糟蹋,“真算得上‘奶公子里的一个圣人’。因此老爷、太太待他格外加恩”。奶母、奶公身受主子恩典,自然忠心报效,彼此结成一种特殊的主仆关系。这种情况在旗人世家中比较常见。不过,身份最尊显的,当属皇帝家的奶母。由保母而发迹,也就成为清前期内府包衣跻身世家的一条捷径。

清太祖努尔哈赤起于草莽,历尽艰辛,其子侄虽还不能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在襁褓中受到奶母的呵护。今沈阳清昭陵东上岗子村附近,曾有“奶妈坟”一座,葬的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奶妈和奶公。坟前原有石碑一通,当地人称之为“关家碑”。瓜尔佳氏汉姓关,乃清代满洲著名八大姓之一,因为官者多,以致有“关半朝”之说。据此看来,皇太极的奶母很可能是瓜尔佳氏。

及清朝入关,顺治帝福临、康熙帝玄烨均以幼年即位,保母在宫廷中的作用由此大增。福临即位时,年仅六岁,由亲叔多尔衮和堂叔济尔哈朗共同辅政。福临母亲孝庄皇太后是蒙古科尔沁亲王寨桑的女儿,福临出生不久,就与母亲分宫居住,数月方得一见。所以他在内廷接触最多的就是保母。

福临保母有朴氏、叶赫勒氏、李嘉氏,清一色的内务府包衣。

朴氏的夫家为辉发萨克达氏[16]。始祖伊拉达,二世祖他母布,三世祖吾达那,四世祖巴萨哩。朴氏是巴萨哩之妻,本性布母布哩氏,简称朴氏。布母布哩氏不见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足征她娘家身世卑微,名不见经传。《萨氏家谱·祖母受封例》称:“由太祖龙飞之日携族内府,世受皇恩,屡承天眷”。显然是自炫之词。不过这至少表明,早在太祖时代,朴氏或者还包括后来成为她夫家的辉发萨克达氏,已沦为努尔哈赤的包衣。朴氏经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朝,卒于康熙十六年(1677)。照此以推,她去世时至少有六七十岁,在当时的满洲人中已是享寿很高了。

朴氏丈夫巴萨哩早殁,葬在吉林辉发原籍,没有赶上从龙入关的风光,萨氏一族,是在女家长朴氏带领下进到北京的,朴氏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萨氏的始迁祖。当时,福临尚在幼冲,加之体弱多病,作为其保母,朴氏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顺治七年(1650),多尔衮外出行猎时猝死,十四岁的福临提前亲政,朴氏依旧服侍左右。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围攻南京的消息传至北京后,福临大发雷霆,扬言要御驾亲征。面对百官劝阻,他竟用剑把御座劈成碎块,再无人敢站出来谏止。其母孝庄太后只好转身退去,另遣福临保母出面劝阻。目睹此景的耶稣会士后来追述道:“因为奶母是被满人敬之如自己生身母亲一般的。”[17] 他提到的这位保母大概就是朴氏,因为人慈祥宽厚,把小皇帝亲手带大,在内廷受到广泛的尊敬。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福临染上天花,数日后撒手尘寰,年仅二十四岁。年方八岁的康熙帝玄烨继承皇位。又过八年(康熙十六年),朴氏病故 [18]。这时的玄烨已成长为英俊少年,并且于两年前在太和殿举行了隆重的亲政大典。闻知朴氏溘然长逝,玄烨沉痛万分,谕礼部说:“世祖章皇帝乳母朴氏,保育先皇,克昭敬慎。朕躬幼时,殚心调护……每怀畴昔,时廑于衷;封典宜加,用彰隆眷。今封为奉圣夫人。顶带服色,照公夫人品级。”[19] 清制,公、侯、伯及一品官,封光禄大夫,其妻封一品夫人。朴氏照公夫人品级,在清初皇室各保母中,所受尊荣应是规格最高的。这与她精心呵护两代幼帝有关。玄烨满怀深情地追忆了朴氏的音容笑貌和对自己无微不至地关爱,为报答保母抚养之恩,玄烨不仅追封她为奉圣夫人,还赏赐孝陵近地,按公夫人仪礼安葬,并建祠墓道,春秋致祭。

福临遗体火化后葬在北京东北昌瑞山,即通常所称东陵,他的陵墓孝陵又是在东陵起建的第一座陵墓。玄烨谕旨朴氏葬在孝陵,显然是为了让她永远伴随在钟爱的小主子福临身旁。但《萨氏家谱》却这样写着:“德胜门外大豁口东满井祖茔坟座记载:首座葬布母布哩氏……其葬制,始祖为上,已婚男姓并正妻按辈分左昭右穆顺延”。据此,朴氏是被萨氏奉为入关后的始迁祖,并在祖茔占据了主穴位置。问题是:朴氏一身,怎能兼有两墓?既然玄烨已御赐“孝陵近地”,朴氏族人又怎敢违背?何况,朴氏生前已再婚,后夫叫喀喇(说详后文)。这样一来,朴氏即便不葬在孝陵近地,也不可能入葬萨氏祖坟。实际情况是,朴氏及其后夫一并葬在了孝陵近地 [20],至于萨氏在自家祖茔设置的,只能是她的衣冠冢。

在笔者所见满人祖谱中,女性被奉为始迁祖的,仅此一例。在汉人葬制中,女性长辈不可能被奉为始迁祖,因为她是通过婚姻关系进入家族的异姓,与家族的男性祖先并无丝毫血统上的联系。萨氏奉已经改嫁的朴氏为始迁祖,说明清初满人的葬制,还没有形成像汉人那样一套繁缛刻板的程式,仍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当然,这种做法与朴氏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也不无关系,毕竟她不是一位普通的女性长辈,而是皇帝的保母。

对保母锡以封号,并不是清朝皇帝的创造。北魏时有保太后,元朝文宗亦封乳母夫为营都王,都是历史上皇帝尊崇保母的先例。明永乐三年(1403),成祖朱棣追封乳母冯氏为保圣贞顺夫人,是明朝尊封保母之始。仁宗朱高炽初登基(1425),封保母为翊圣恭惠夫人,并置守坟人丁十二户,又封保母杨氏为卫圣夫人;不久封杨氏故夫蒋廷珪为保昌侯,赐谥庄靖。都是前所没有的旷典。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封乳母李氏奉圣夫人,李氏的丈夫吕斌和乳母张氏的丈夫傅胜,俱赠都督佥事。从此沿以为例。[21] 万历时,保定人侯二妻入宫为熹宗朱由校乳母,以姿色受其宠幸。由校立,封客氏奉圣夫人。客氏后与大宦官魏忠贤朋比,把持朝政。可知清朝册封保母,完全是因袭明朝制度。

萨克达氏因保育先帝有功,还受到以下特殊优待:

其一,不选秀女。《萨氏年谱》载:“康熙十四年十一月初四日顾太监奉上谕:传内务府大臣噶鲁海拉孙,今选女子萨克达嫫嫫额娘一姓,族中女子等止选。”选秀女,是八旗一项特殊制度,具体又分两种情况。其一,八旗满、蒙、汉军正身女子,年满十三岁至十七岁,每三年一次参见验选,选中者,入宫为皇帝嫔妃或备王公贵族指婚之选,验选前,不准私相聘嫁。其二,内务府三旗佐领、内管领下女子,年满十三岁亦选秀女,选中者留宫中承直伺应,其余令父母择配[22]。可见,同样是选秀女,八旗女子和内务府女子选中后的待遇、地位相差霄壤。内务府女子被选入宫,往往充当杂役,满二十五岁才能遣派出宫。为皇室无偿服役十余年不说,按当时标准,出宫时已是十足的“大龄青年”,谈婚论嫁谈何容易?内府女子不乐入选,乃人之常情。萨氏世代隶属内务府,本来就是皇帝家奴,只因朴氏保育圣躬有功,被赐予全族女子免选秀女的恩典,这在当时,是莫大的恩荣,故记入家谱,令后世子孙铭记。

其二,抬旗。《萨氏年谱》又载:本氏“原由盛京来时,系正黄旗内府满洲第三佐领下人,修谱时内府佐领系茂林承管,因祖母前在朝有功抬入正黄旗满洲四甲第十六佐领下。”抬旗的“抬”字,本意是由下往上升。旗人隶属关系不同,抬旗形式多样,如由内府三旗抬入相对应的满洲上三旗,由下五旗抬入上三旗,由同一旗分汉军旗抬入满洲旗。抬旗者或为勋臣,或为皇后、皇贵妃母家[23] 。像萨氏这样因祖母保育之功而由内务府抬入正黄旗满洲,确属旷世之典。朴氏两世保母,所哺又是幼年登基的皇帝,所得恩荣最高,非其她保母所能攀比。

其三,对奶公(即保母丈夫)赐以世职。福临保母,除朴氏外,还有叶赫勒氏和李嘉氏。叶赫勒氏死后封佐圣夫人,李嘉氏封佑圣夫人。[24] 顺治八年(1651),福临赐奶公迈堪、满都礼、喀喇三等阿达哈哈番,准其子孙承袭。[25] 迈堪系佐圣夫人叶赫勒氏之夫,喀喇即奉圣夫人朴氏后夫(前夫死于关外)。喀喇殁于顺治十一年七月,福临闻讯,曾命赠谥立碑。[26] 三等阿达哈哈番为正三品世职,岁支银一百六十两,米八十石。收入水平,大体接近八旗二品官员,[27] 待遇是相当高的。

保母出身无不卑贱,一旦有宠于皇帝,子孙随之发迹,或袭世职,或受官爵,成为内府中的新贵。《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三五载“各地方萨克达氏”:“(正黄旗)包衣伊拉达,辉发地方人,其五世孙永德,现任七品官。满泰,原任骁骑校。六世孙八十七,现任守备。”文中提到的伊拉达,即辉发萨克达氏始祖。前四世,一直没有功名,正是从朴氏的下一代即第五世起,始步入仕途。

《和硕怡亲王允祥等奏查奶母子孙承袭封赏折》雍正二年十一月初九日奉旨:奶母之子海保,著补授包衣员外郎,赏戴翎子,赐银二千两。再,奶母之诸子,准袭何等官爵,著查成例,俾海保、讷尔特依等承袭。寻奏准,按照奶母诸子袭爵成例,赐海保拜他喇布勒哈番(骑都尉)世职。[28] 既然是“成例”,当然不是个别现象。海保父亲叫李登云(满文译汉),母亲即保母谢氏[29]。雍正初年,海保不过一介笔帖式,不数年骤升至苏州织造。日本学者铃木真在《雍正帝和藩邸旧人》一文中指出:康熙年间,胤禛受封镶白旗和硕雍亲王即镶白旗旗主,他的亲信既包括傅鼐、常赉、博尔多、阿林、傅敏、遂和德这样的满洲人,年羹尧、沈竹、冯国相这样的汉军,也包括李登云、海保这样的包衣。后者出身微贱,属保母一族,而与胤禛形成极密切的关系。[30] 这正是胤禛即位后要对其赏庸酬功、大力拔擢的原因。但福兮祸所依,因为与皇室关系太亲近,有时也难免招祸。胤禛即位后,几代世家的江宁织造曹頫、苏州织造李熙,均因牵涉内廷复杂的人事纠葛被罢职籍家。雍正四年(1725),胤禛清除年羹尧一党,苏州织造胡凤翬获罪籍家,全家自经死。凤翬前为宜兴令,胤禛特擢为内务府郎中,其妻与敦肃皇贵妃(年羹尧妹)为姊妹。及年羹尧落败,被殃及。其后由保母子海保继职,虽有宠当朝,乾隆初,亦以侵贪罪被罢官抄家 [31]。

清前期,因保母关系而成为内府世家的不乏其例。萧奭《永宪录》载:“頫之祖囗囗与伯寅相继为织造将四十年。寅……奉天旗人,有诗才,颇擅风雅。母为圣祖保母,二女皆为王妃。”[32] 寅即前面提到的曹寅,父玺,外任江宁织造,内升工部尚书。母孙氏系玄烨保母,二女皆为王妃。寅出任江宁织造,兼两淮盐政。嗜学,工诗,精鉴赏。子曹颙,仍任江宁织造。颙卒,頫补其缺。世宗胤禛即位,頫因党附胤禛弟胤禟被革职抄家。自玺至頫,曹家数世为江宁织造,近四十年。到寅孙雪芹时,家境破败。雪芹落拓不羁,终以《红楼梦》八十卷名垂青史。

陈康祺《郎潜纪闻》说: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玄烨南巡回程,驻跸江宁织造曹寅衙署,重见保母孙氏,“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赉有加。时值庭院中萱花盛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字以赐。这件事,被说成是前所未有的旷典。据考,孙氏生于明崇祯五年(后金天聪六年,1632),[33] 卒年不详。终康熙一世,孙氏的娘家、夫家同样荣宠不衰。清帝诸子(阿哥)女(格格)出生后都有保母,但惟有即位阿哥的保母才有幸受封,孙氏所以未得追封,则与政局变动有关。胤禛即位,一味诛除异己,祸及曹、李两家,保母封号遂不得与。

胤禛即位时已四十五岁,在清朝入关后的十帝中,他即位时年龄最大,为此他曾历尽甘苦,耍尽手段。而一旦统御万方,君临天下,尽管政务丛脞,他首先想到的,却是褒扬自己的保母。雍正元年(1723),他册封保母王氏为顺善夫人、谢氏为恭勤夫人,并命谕祭四次,立碑其墓。胤禛即位是否得自篡夺,史家一直存有争论,但他通过与诸皇子的激烈斗争取得皇位,并在登基后对结怨诸皇子大加杀戮的事实却是没有疑问的,也因此落得工于心计、猜忌多疑、刻薄寡恩、心毒手狠之类的贬词。但不管胤禛此举是基于何种考虑,这种甫一登基就册封保母的做法,在清朝诸帝中是空前绝后的。另外,还有保母刘氏,封安勤夫人。[34]

清初追封保母,主要行于顺、康、雍三朝,至乾隆朝已近尾声。就目前所知,弘历追封的保母只有董氏,封温淑夫人。[35]但是,一直到清代后期,出身保母的内府世家在*舞台上仍很活跃。如辉发萨克达氏的第九世中祥,历任佐领、参领、热河总管、粤海关监督诸要职,殁于道光十五年(1835)。中福,历任员外郎兼佐领、郎中、张家口监督、江宁织造、骁骑参领、圆明园郎中,殁于咸丰十年(1860)。中祐,历任会计司员外郎、福建泉州府知府。第十世诚明,历任员外郎、会计司郎中、银库郎中、骁骑参领、山海关监督、总管内务府大臣。诚基,任公中佐领。诚英,历任护军参领、庆丰司员外郎、公中佐领,光绪十五年(1889)升总管内务府大臣。萨氏第九、十两世,正值道、咸年间,尽管国运衰颓,该氏却如旭日东升,尤其第十世,内务府总管就出了二个。传至第十一、二两世,仍以宦途者为多。

(三)婚姻型

有清一代,内务府三旗女子通过选“秀女”晋身嫔妃者代不乏人,其母家一跃而为皇室戚畹,父兄子弟多跻身枢要。兹以高氏、金氏为例说明。

高氏,内务府镶黄旗第四参领第一旗鼓佐领下汉姓人。乾隆朝,因高斌官拜文渊阁大学士,高氏成为内府包衣中的望族。高斌曾祖高名选,祖籍奉天辽阳,太祖皇帝时归 [36]。子高登永(家谱中写为高登庸),任直隶兵备道;孙高衍中,由内务府主事历升都虞司郎中兼佐领、参领。高氏真正显赫是自第四世高斌始。高斌,雍正初授内务府主事,升郎中兼佐领、护军参领,外任苏州织造,浙江等处布政使,两淮盐政兼署江宁织造,升江南河道总督。其间,致力治河,修建水坝,改建水闸,积累了丰富经验,显露出超众的才干。乾隆初,调直隶总督,兼河道总督。在视察永定河后,疏请在该河上游修建水闸,以便疏浚下游。十年,授吏部尚书,仍管直隶水利、河道事。寻授文渊阁大学士。二十年卒于江南河道总督任上。高斌死后,弘历念其治河功,追谥“文定”,命与靳辅、齐苏勒、嵇曾筠三河臣同祭于河神祠,又入祀京师贤良祠。[37]

高斌一生勤奋谨慎,忠于职守。他能够位极人臣,一是才干出众,对河务,每有巨工,辄受命督理。任南河总督时,排抑众议,开茅城锡山,以浅洪泽之水入黄河。河道安者十年[38]。二是得益于外戚的特殊身份。高斌女嫁弘历于潜邸,为侧福晋。弘历即位,册立贵妃,晋皇贵妃,死谥慧贤皇贵妃。高斌一族,蒙恩由内务府镶黄旗抬入满洲镶黄旗。[39] 嘉庆二十三年,命玉牒内改书为高佳氏。[40]

有清一代,皇帝外戚,照例予以“抬旗”。圣祖玄烨生母孝康皇后一家,佟佳氏,原隶镶黄旗汉军,后抬入镶黄旗满洲,后族抬旗自此始。如系包衣旗人,则拔出内务府抬入满洲旗。

内务府镶黄旗包衣陈善道,有女嫁圣祖玄烨,初为勤嫔,晋勤妃。雍正十二年(1734)九月奉旨:勤妃母之外戚,著出包衣,入于本旗。其族人七十余,即编为一个佐领,令其族人管辖。乾隆初,尊封纯裕勤太妃。[41]

弘历在潜邸时娶魏氏,内管领清泰女,入宫为贵人,累进贵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生仁宗颙琰,进皇贵妃。六十年,颙琰立为皇子,册封孝仪皇后。《清史稿》卷二一四说:“后家魏氏,本汉军,抬入满洲旗,改魏佳氏”。魏氏隶内务府镶黄旗内管领,实际上并非汉军,因系外戚由内务府镶黄旗抬入满洲镶黄旗。改魏佳氏的时间也在嘉庆二十三年。[42]话说回来,高斌子孙虽同样显赫,结局却大相径庭。高斌子高恒,乾隆初,由荫生授户部主事、郎中,出监山海关、淮安、张家口榷税、署长芦盐政、天津总兵、两淮盐政。乾隆中内任总管内务府大臣。时弘历屡南巡,两淮盐商迎跸,治行宫扬州,弘历留数日乃去,花费不赀。高恒为盐政,令诸商每盐引输银三两为公使钱,乘机中饱私囊。事发,诸盐商称例年上贡及备南巡差共用银四百六十七万余两。高恒论罪当斩 [43]。大学士傅恒乞弘历念慧贤皇贵妃的情面,姑贷其死,弘历却说:“若皇后弟兄犯法,当如之何?”傅恒为孝贤皇后兄,闻谕战栗失色。高恒终被诛[44]。

高恒之一子高朴,初授武备院员外郎,迁兵部右侍郎。因疏劾太监高云从泄密外廷事,获弘历赞扬。乾隆四十一年(1776)奉命往叶尔羌办事,二年后被劾“役使回民三千采玉,婪索金宝,并盗卖官玉”,论斩[45]。

尽管高恒、高朴的行径玷辱了高氏的名声,高斌的侄子高晋,却是位廉能的大吏。高晋是高斌长兄述明第四子。述明,由护军于康熙年间随中路出征,嗣赴陕甘,授陕西兴汉镇总兵。雍正元年提兵驻扎红罗山军营,旧受瘴气病发,卒于军,蒙恩赐御祭,荫一子入监。高晋由荫生入仕,初授山东泗水知县,累迁江宁织造、安徽巡抚。乾隆二十六年迁江南河道总督,任内解除数县水患,修筑堤坝、水闸,挖渠疏导。寻迁两江总督,仍统理南河事务[46]。三十六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不久,疏请将江苏清河段黄河故道改道,以防止河水频频倒灌洪泽湖,他建议从陶庄向北开凿运河,直抵黄河旧道南侧的周家庄。此项计划付诸实施。高晋毕生治河,功绩卓著,后卒于河南黄河工次,赐谥文端。[47]

高晋有三子位居高官。长子书麟,初授銮仪卫整仪尉。乾隆三十八年征大金川,为领队大臣,每力战则先登,克坚碉数十。金川平,加等议叙,图形紫光阁。官至安徽巡抚、两江总督。书麟素行清谨,和珅柄政,书麟独善其身,和珅尤忌之。嘉庆四年,和珅败,书麟授协办大学士,闽浙总督。以督师剿白莲教农民军,卒于军,谥文勤。[48]弟广厚,官至江苏布政使、浙江巡抚。[49] 高晋第十二子广兴,捐纳出身,敏于任事,背诵案牍如流水。嘉庆四年因率先弹劾和珅名声大振,颇得颙琰倚信,后来却威服自专,以致中外侧目。前后两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嘉庆十三年以任意作威、收纳餽遗被劾,处死籍家[50]。高斌、高晋、书麟,祖孙三人,先后入阁拜相(大学士),且皆补满洲额缺[51],这在内务府世家中,是罕有的荣耀。高斌孙高杞,外任湖北、湖南、浙江巡抚,内任总管内务府大臣,亦为乾、嘉名臣。[52]

与高氏情况类似的世家还有朝鲜金氏。

金氏,《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二,列为“附载满洲旗分内之高丽姓氏”。 先祖新达理,原籍鸭绿江畔义州。投归太宗皇太极,授通事,隶内务府正黄旗第四参领第二朝鲜佐领。以后,该佐领一职始终由新达理后裔承袭。新达理孙常明,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任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总管,乾隆七年病重,弘历特派大皇子看视,加恩赐太子太保。不过更令金氏宠荣的,还是新达理之孙三保的女儿被弘历纳为妃。乾隆初封嘉妃,进嘉贵妃,生永珹、永琁、永瑆三皇子[53]。

乾隆年间金氏家族出了一位名臣金简,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吏部尚书。他在兼掌武英殿修书处时,疏请采用活字版排印珍稀古籍,取名“武英殿聚珍版”。金简子缊布由内务府笔帖式出身,亦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也曾兼掌武英殿修书处。嘉庆初,其族由内务府包衣籍抬入满洲正黄旗籍 [54],嘉庆二十三年命玉牒改书为金佳氏。[55]

(四)科举型

清初内府旗人多以军功起家,无所谓考试,也无所谓科目。顺治年间八旗科举考试,时举时停,不甚重视,康熙年间渐成定制 [56]。随着天下晏安,修文偃武,旗人读书向学,渐成时尚,正途与偏途,畛域也日趋分明。科举出身的世家大族,诗礼簪缨,名声显赫,其中最具代表性者有完颜氏、索绰络氏、蒙乌吉氏。

完颜氏,内务府镶黄旗满洲人,系出金章宗完颜璟 [57],世系绵长,至清代又累世高官,被誉为“金源世胄,铁券家声”。始祖守祥,金哀宗天兴末年避乱东归。十三传至鲁克素,始徙居长白山下。天命初,瑚齐喀、达齐喀举族归 [58]。初隶镶蓝旗满洲,寻以妹为太祖所纳,改入镶黄旗包衣佐领。

完颜氏秉持渔猎民族遗风,以骑射武功见长。先祖有名隆万杭爱者,生而智勇过人。性喜捕虎,杀虎至九十有九。一日家人报有虎,即持枪往追,跃上虎背,以枪戮之,虎亦咬其足。虎死,隆万杭爱亦伤重,环顾家人说:“此吾命也,后世子孙当绘吾骑虎像祭之”。[59] 隆万杭爱之英武,凛凛生威,是早期女真(满洲)民族骁勇善战的缩影。

达齐喀入旗后,先后参加朝鲜、蒙古、叶赫、乌拉、锦州、松山诸役,率所统兵为先锋。就是这样一个以赫赫武功传世的家族,在入关后却迅速改弦易辙,走上一条温文博雅、诗书继世的仕途。

顺治二年(1645),达齐喀子阿什坦,以通满汉文,选授内院中书。时天下初定,阿什坦翻译《大学》《中庸》《孝经》等儒家经典,刊行之,为翻译者奉为准则。九年,参加第一次为满洲人特开的科举考试,中翻译进士,殿试二甲三名,在中式的五十个旗人中名列第六,授刑科给事中。时稗官野史盛行于世,满人亦纷纷翻译。阿什坦颇不以为然,建言皇帝敕下八旗人等,自经史外,杂书不许翻译;又请严旗人男女之别。实际上是主张将满人行为言语纳入封建的伦理纲常。阿什坦笃于学问,重视实践,仕途却并不平坦。以不附权臣鼇拜,受到压抑 [60]。康熙帝玄烨亲政后,誉其为“我朝大儒”[61],入国史儒林传。

阿什坦的儿子鄂素、和素继承父业,同为出色的翻译家。后者享誉尤盛,官内阁侍读学士、翻书房总管、武英殿总裁,玄烨三试八旗,满文俱第一,赐巴克什号,敕译《资治通鉴纲目》诸书,主编《清文鉴》,充皇子师傅有年。[62] 宗室昭梿说:“有户曹郎中和素者,翻译精绝,其翻《西厢记》《*》诸书,疏栉之句,咸中綮肯,人皆争诵焉”[63] 在各类书籍中,文学书籍的翻译难度尤大,词汇丰富,表现手法复杂,和素能以神来之笔,将其翻译得惟妙惟肖,没有对满汉文的精熟和深厚文学功底,显然难以胜任。不过,他的这类译作,多属“杂书”,说明在翻译的旨趣和选用标准上,与其父阿什坦已有明显区别。鄂素早亡,其子留保由和素抚养长大。旗人仕途较汉人为宽,本不必执拗于科举。何况科举虽被视为正途,但皓首穷经的苦读却意味着付出更多的艰辛。留保十四岁入国子监读书,康熙五十三年中举后,连续几次会试未中。六十年会试,雍亲王胤禛检落卷,由圣祖玄烨特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雍正年间迁礼、吏、工三部侍郎。终雍正一朝,留保始终受到胤禛眷顾。[64]和素子白衣保,科甲出身,康熙乙酉(四十四年)科副榜,官头等侍卫,兼郎中、佐领,翻书房总管。[65]从阿什坦到白衣保,祖孙三代无不兼通满汉,先后主持内廷译书三四十年之久,这在清朝是绝无仅有的。

白衣保下传四世至麟庆。麟庆,字伯余,号见亭。祖父完颜岱,也是科甲出身,官河南布政使,逢三省白莲教起事,奉旨督防汉江,以劳瘁卒于军营[66]。父廷鏴,官浙江温州府、山东泰安府知府,署山东督粮道。为人澹泊名利,于声色犬马舆服,一无所嗜,惟喜交游,客至留饮,日夜不倦。闲时吟诗赋词,皆清婉可诵。[67] 麟庆母恽珠,江南阳湖才女,名画家恽格(字寿平,号南田老人)后代。麟庆的文学才能和艺术造诣,很大程度得益于母教。

麟庆以嘉庆进士授内阁中书,升兵部主事。道光初出守安徽徽州知府,升河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湖北巡抚。可知他自科举步入仕途一帆风顺。完颜氏家族前后出过两个治河名臣,一个是阿什坦孙子(麟庆的叔高祖)完颜伟,乾隆初年任江南河道总督、东河河道总督[68]。再一个就是麟庆,初任河南开、归、陈、许道巡道,日读古今名臣治河书,博览综合,洽闻强识。秋汛时,曾亲守危堤十三昼夜,督修抢险,写有“眼前都是倾危地,身外全成浩秒渺天”的诗句 [69]。道光十三年擢江南河道总督。麟庆幼年,跟随祖父、父亲步履,往来于长江南北、黄河沿岸,增广见识。出仕后,宦迹遍及河南、贵州、湖北、江苏等省,对各地名山大川了然于胸。所至登临,采风问俗,援古证今,绘图撰文以记之,编为《鸿雪因缘图记》,自诩“此即我之年谱而别创一格耳”[70]。

麟庆两子崇厚、崇实,都是科甲出身。崇实字子华,号朴山、惕盦。生长富家,却能悬梁锥刺,勤奋向学。道光三十年(1850)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升迁很快,两年间就从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升至正三品户部左侍郎。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道、咸间,士人多以点翰林为仕官捷径,由编修、检讨十年可至侍郎,虽未必尽然,亦差不多。咸丰初元,升途尤速……崇文勤公实,见亭河督公子,由道光庚戌翰林,至咸丰四年,已升至工部侍郎,才五年耳”[71]。以后,崇实担任驻藏大臣、成都将军、蒙古镶白旗都统、热河都统、刑部尚书、盛京将军等要职。在盛京期间,剿平盗匪,改革政务。身后追谥“文勤” [72]。

麟庆次子崇厚,道光举人,捐甘肃阶州知州。咸丰二年(1852),因其兄崇实报效朝廷军费银一万两,擢河南某地知府。十一年(1861),擢三口通商大臣,驻天津办理天津、芝罘、牛庄三口通商事务,从此长期办理外交通商。光绪五年(1879)赴俄签订伊犁条约。约成,朝野哗然,斥为卖国,交章弹劾。崇厚被判斩监候(后改*)。十年(1884),崇厚捐助军饷三十万两,获释。[73]

崇实子嵩申,同治初以荫生入仕,通过捐纳,晋户部郎中。嵩申锐意博取正途,一面做官一面应考。七年(1868)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父子两代翰林,一时传为佳话。从此青云直上,光绪年间任内务府总管大臣、刑部尚书。

麟庆半亩园藏书多达八万五千余卷,自诩乃萃集六七世之收藏,其中还是天聪年间始祖达齐喀略地山东时所携归者[74]。清初,满洲人从整体讲文化还比较落后,但就完颜氏来说,汉文化修养已相当深厚。否则,如何能在戎马倥偬的年代还关注文教?[75]从阿什坦到嵩申,前后八代,几乎代代以科举入仕,崇实、嵩申父子更是两代翰林。完颜氏累世诗礼簪缨,无愧满洲之冠,难怪当时人说:“满洲旧族,簪笏相承,无如完颜氏之盛且远者”。[76]

崇实、崇厚年轻时官运亨通,除科甲出身、才能出众外,与连续捐助军饷也有一定关系。时国库空虚,官员俸饷不能按时发放,完颜氏则是京城有名的富家。崇厚十六岁时,因黄河开口设豫工捐例,麟庆一次为崇实、崇厚及亲族子弟报捐三万两;咸丰元年(1851),广西太平天国起事,户部因军饷匮乏,请敕内外臣工量力报效,崇实捐助饷银五千两,赏戴花翎。弟崇厚报捐万两,升河南知府。三年,太平军陷安徽、金陵,军情紧急。户部以库储告竭,春季不能放俸。咸丰帝命十八家富绅捐助,共凑二十余万,内崇实兄弟报捐一万二千两。七年,以上年直隶荒旱,入春粮米昂贵,崇实又捐助粟米千石。完颜氏历次捐出的银两数额巨大,只是家产中很少一部分,崇实自述:“吾等有富名者,不过房产地土”[77]。可知其财富主要是房屋、土地等不动产。

光绪十一年(1885),慈禧太后懿旨:文銛、崇礼、崇厚、文锡等筹捐三海工程银两。三海工程指修缮中、南、北海皇室园囿工程。内务府世家平日出任盐政、税务、海关、河道、织造等肥缺,无不家财万贯。身为皇室包衣,理当为“主子”分忧。这一次,仅崇厚一人,就报效十万余两 [78]。崇礼,蒋姓,内务府正白旗汉姓人,圆明园苑丞起家,同治中,出任粤海关监督。时天下初平,百货填积,故税收最旺。归京后,大治第宅,极有富名。光绪间官至理藩院尚书、刑部尚书、大学士[79]。文銛,在崇礼之后亦曾任粤海关监督。[80]文锡,索姓,父明善,内务府正黄旗汉姓。道光间,外任苏州织造、粤海关监督。咸丰间,内授内务府大臣。子文锡、孙增崇,相继任内务府大臣,累代富显[81]。

在内务府诸肥缺中,河工贪冒之巨,为诸工之最。对此,旗人文康《儿女英雄传》中已有反映。清季薛福成《庸盫笔记》卷三《河工奢侈之风》说:“余尝遇一文员老于河工者,为余谈道光年间南河风气之繁盛:维时南河河道总督驻扎清江浦,道员及厅汛各官环峙而居,物力丰厚。每岁经费银数百万两,实用之工程者十不及一,其余以供文武员弁之挥霍、大小衙门之酬应、过客游士之余润”。[82] 道光年间,麟庆任南河总督近十年,其俸银以外的收入应相当可观,所以有财力为子弟捐纳买官,以巨款置产。崇实、崇厚长期担任外官,聚敛的财富也不少。

索绰罗氏,内务府正白旗满洲人,也是以科举闻名的内务府世家。先祖布舒库,任内务府司库。子都图,内务府郎中,因身健如石,圣祖赐汉姓石。索绰罗氏发家,已在清中叶,最出名者有嘉庆年间大学士英和。英和的父亲德保和堂伯观保,都是进士出身,均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观保任翰林院编修,德保任翰林院检讨。[83]后来,观保官至礼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德保官至广东巡抚、礼部尚书。

英和少有隽才,权臣和珅欲妻以女,为德保婉辞。乾隆五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学士。仁宗亲政后,知拒婚事,又欣赏其才干,于是重用,先后任内务府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英和创行海运,为清代行海运之始;又奏请官米搭放折色(银两),一直施行到清末。道光八年(1828),因监修孝穆皇后陵寝地宫入水一案被革职籍家,解发黑龙江充当苦差。三年后赦归。英和通达政体,遇事有为,屡掌翰林院,爱才好士。子奎照,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奎耀,进士出身,官至通政使;奎照子锡祉,进士出身,历翰林院侍讲学士,后官长芦盐运使。[84] 英和本人及其父、两子(奎照、奎耀)、一孙(锡祉),皆以词林起家,他曾镌一印章,文为:“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四代翰林起家”。四代人不仅都是进士,且都是翰林,这样的成就,足以令士林仰视。

累世翰林,得益于严格的家教和强烈的功名意识。英和父亲幼读儒家经典,每背诵一字不讹后,必再读百遍,亲戚也都是饱学之士。其舅良卿,中进士后始辍官学,七旬背诵经典,仍能从头至尾不遗一字,教诲晚辈说:“皆家塾官学之力也”。[85]英和六岁得嗽疾,冬日晚不能秉烛夜读,如是者十年。十三岁结婚,妻萨克达氏,故漕运总督阿思哈女。婚后立志苦读,每天读书至深夜,妻在旁做针线陪伴。后来英和嘱画工绘《秋灯伴读图》,留示后人。

内府世家,由科举胜出的又有蒙乌吉氏,以乾、嘉名臣法式善最有名。法式善在《存素堂文集》卷二《重修族谱序》中自述:“吾家先世虽繁衍,然莫详其世系……伏念自始祖从龙入关,至法式善八世矣,世无显官,其进身又多由军职。迨余高祖官内务府郎中,始习翰墨”。法式善一姓为内府正黄旗蒙古,起家微贱,前几世无高官,都由军职进身,至高祖孟成,任内务府郎中。内务府俗,例取一字为姓,蒙乌吉氏简称孟姓。[86] 曾祖六格,官内管领;祖平安,贡生,内务府员外郎。

法式善,字开文,号时帆。本名运昌,高宗弘历特改名法式善,满洲语黽勉上进。又自号梧门,以幼时母课读之所,每日散学视梧荫逾门限。乾隆十八年(1753)生于西安门养蜂坊。不久,由圆明园银库库掌、叔父和顺收养[87]。和顺妻韩氏,内务府汉姓人,女诗人,号端静闲人,有《雁字诗》三十首,著《带绿草堂集》。法式善的早期教育,多受益于养母[88]。九岁,父病逝,家业中落,无力延师,韩氏亲自教读,以慈母兼严师。十一岁随韩氏寓外家,外家家日衰,转食于外家之戚。至是一二月辄易一师。韩氏每日灯下必严核读书未尝片刻松弛。十五岁,韩氏典衣买善本十三经及字典诸书。十六岁,选入咸安宫官学学习。

法式善很早就显露出作诗的天赋,十四岁游万寿山,至湖上有纪游五古诗,为韩氏所称赏。十九岁二十一岁间,居僧寺中读书,两饭俱在官学中,夜则栖息禅榻。韩氏卒,依叔父信顺,居丰盛胡同,仍读书僧寺。二十四岁补廪膳生。二十七岁中举,仍读书智化寺,翌年中进士,殿试三甲引见奉旨改庶吉士。[89] 四十二岁,官国子监祭酒。

法式善才华横溢,命运却颇坎坷,每官至四品即降贬。诗作被时人奉为圭臬,主持诗坛三十年 [90]。他以激赏海内才俊为己任,如舒位、王昙、孙原湘,均汉人,曾作《三君子詠》以推扬之。嘉庆初,因疏请八旗在外屯田,受到申斥。纂有八旗人诗一百三十四卷,进呈蒙赐御制序,锡名《熙朝雅颂集》。著有《清秘述闻》《槐厅载笔》《陶庐杂录》《存素堂诗集》等书。法式善卒,无子,以外孙承继,后家道中落,所藏书籍字画出卖殆尽。[91]

法式善一族,从高祖时“始习翰墨”到他成为主宰诗坛三十年的文学巨擘,中间经历了三四代,大约百余年。

以上,对内务府世家的四种类型做了初步归纳。军功型、保母型主要形成于清前期,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科举型在清中叶才开始崭露头角,是社会趋于安定、经济趋于繁荣、尤其八旗满洲、蒙古濡染汉文化日深的结果。婚姻型,作为专制帝权分泌出的一种裙带现象,并不具有明显的时间性。此外,有由偏途而成世家者,因篇幅所限。兹不录。

二、世家的婚姻关系

内务府世家的婚姻关系,可以分解为两层,第一层世家间的联姻;第二层满汉的通婚。

(一)世家间的联姻

清代社会婚姻关系的基本特点是旗民不通婚,但在旗人内部,内务府三旗与外八旗之间,或者满洲、蒙古与汉军之间,婚姻不受任何限制。前举内务府汉姓人董郝善,官居总兵官,原配夫人郭罗罗氏、继配夫人黑摄李(赫舍里)氏,均满洲。碑记说:“两夫人皆出名族,能执妇道,以佐公者也”[92]。

不过,基于生活环境、习俗的考虑,内务府旗人选择婚姻,首先还是注重内部。热河总管尚福海有女八人:长适正红旗满洲他他拉氏,原任山西布政使善泰;次适内府正黄旗关氏,笔帖式长庆;三适内府厢黄旗赵氏,原任苑副容山;四适镶黄旗满洲富察氏,进士、兵部侍郎恭泰;五适镶蓝旗宗室书约;六适内府镶黄旗徐氏,笔帖式扬桑阿;七适内府正白旗苏氏,安徽旌德县知县延庚;八适内府正白旗李氏,笔帖式长顺。福海八个女儿中,有五个嫁给了内府旗人。萨克达氏中祥的五女,也是全部嫁给内务府旗人。

在旗人内部的婚姻关系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世家间的联姻。

人类社会中有两种关系是与生俱来的,一为血缘关系,一为姻缘关系。通过缔结婚姻,扩大地域联系,加强部落或部落联盟间的联系,早在各民族史前时代已是习见现象,满洲人也不例外。[93] 入关后,联姻仍旧是满洲皇室与异姓贵族(或外藩)、世家望族间加强关系的重要手段。

先看尚氏。热河总管福海妻有尤氏、乌雅氏。乌雅氏,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二九中又写为吴雅氏。这虽是满洲中一小姓氏,因系雍正帝胤禛母家姓氏而显赫一时。胤禛生母德妃,乌雅氏,镶蓝旗包衣籍,出身卑贱[94]。一世祖额柏根、二世祖额森。额森长子魏武(威武、卫武),即德妃父,原任护军参领。康熙十七年,乌雅氏生胤禛而封德嫔,寻进德妃。胤禛即位,尊为孝恭皇后[95],并将魏武、额森、额柏根三代追封一等公,世袭罔替[96] ,一族人抬入正黄旗满洲。魏武之子傅启,承袭一等公,任散秩大臣兼佐领;魏武之弟岳色,特赐骑都尉,任司胙官。额柏根兄萨穆哈一系子孙,也多高官厚爵。其孙铎弼,任都察院副都御史、内务府总管兼佐领;曾孙海望(与魏武为叔侄关系),雍、乾名臣,历任内大臣、议政大臣、户部尚书,自雍正八年至乾隆二十年长期担任内务府总管[97]。尚氏所娶乌雅氏系何人女,虽不能确指,两家间的联姻应无疑义。

再看高氏。高斌父亲高衍中,妻李氏,福建督粮道李应昌之女。女二人,长适内务府郎中邓之琮,次适内务府大臣丁皂保。邓之琮,在《氏族通谱》又写作邓智宗,内务府镶黄旗人;[98]丁皂保,内务府正黄旗人[99]。高斌妻陈氏,佐领阿麟之女;继妻祁氏,司库祁士杰之女;又继妻马氏,骁骑校马维藩之女。祁氏为正黄旗包衣旗鼓佐领人,祁士杰祖父祁天福,在《氏族通谱》卷七七有传。高氏与邓氏、丁氏、祁氏既同为内务府汉姓人,又同为官宦世家。

雍、乾权臣鄂尔泰,西林觉罗氏,仕大学士、封世袭伯爵,身后追谥“文端”。高斌女嫁其次子鄂实 [100]。鄂实后建功西域,战死于叶儿羌,谥果壮,图形紫光阁。

高斌子高恒,妻那拉氏,光禄寺卿德尔弼之长女。高斌长兄述明,妻内务府员外郎朱国善之女。七子中,长子图克善,妻祁氏,头等侍卫七十之女;次子高诚,妻赵氏,护军参领哈尔敏之女;三子西宁,妻王氏,候选州同八海之女;四子高晋,妻王氏,刑部员外郎德林之女;五子高泰,妻董氏,内务府郎中董殿邦之女;六子高坤,妻陈氏,总领催默尔森额之女,继妻傅察氏,三等侍卫傅尔敦之女;七子高复,妻祁氏,内务府员外郎长龄之女。其中,长子、七子之妻都是祁氏,与高斌妻祁氏当为同一家族。高氏与祁氏,应为世代联姻的内府世家。五子高泰之妻系董殿邦女,董殿邦已见前述,历仕三朝,做过内务府总管,也是赫赫有名的世家。其他女之配偶,虽不能确指,也不排除世家望族之可能。

高斌弟高钰,妻锺氏,锺国鼎之次女。锺国鼎,内务府正黄旗汉姓人,父锺成管,兄锺国玺,俱任员外郎,《氏族通谱》卷七八有传。高钰长子高谦,妻完颜氏,留保之女。完颜氏是最著名的内务府世家。留保,雍正年间历任礼、吏、工等部侍郎、尚书。第三子高益,妻姚氏,泰陵内务府大臣永泰之女;继妻罗氏,大理寺卿定柱之女;又继妻苏氏,户部郎中苏诚之女。罗氏、姚氏、苏氏同为《氏族通谱》有传的内务府汉姓之官宦人家。[101]

高斌孙高朴,在叶儿羌办事大臣任上以“玉石”一案被诛抄家,他曾送给总管内务府大臣金简几件玉器,金简深怕被皇帝指为寄顿,急忙上奏说:“奴才与高朴不但同系内务府人,兼关亲谊。高朴家书单内有寄奴才物件,现存家内,而上年冬间尚有寄奴才玉扳指两个、小玉镜一个,不敢隐匿。”[102] 说明高氏与金氏,不仅同为与皇室结亲的内务府世家,且互为姻亲,惟具体婚姻关系不详。

高斌另一孙高杞,乾隆年间官至内务府大臣、陕甘总督,其女嫁大学士英和次子奎耀。[103]可见高氏与索绰罗氏,也有联姻关系。

再看完颜氏。麟庆的祖母索绰罗氏,为英和从姐,即完颜岱之妻。英和《恽太夫人传》记:“吾从姊归完颜氏,为河南布政使讳岱之夫人,生吾甥泰安知府廷鏴”。[104]但从陆继辂《山东泰安知府完颜君廷鏴墓志铭》所述,廷鏴“妣索绰罗氏,生母陆氏”看[105],索绰罗氏并非其生母。

麟庆有二女,一妙莲保,嫁内务府蒙古旗人国子监祭酒法式善之孙、内阁中书桂馨子来秀,来秀也是大学士英和外孙。[106] 麟庆与法式善为世交,且二人皆好吟咏,长相往来,故他很满意两家结姻,曾说:“余何幸以姻娅之谊,重邀翰墨之缘耶?”[107] 英和则是麟庆的座师。

咸丰三年,皇帝招对,问崇实:“内廷主位有无亲戚?”回奏曰:“锡祉是奴才长亲,缘内廷婉嫔乃锡子绶胞妹,实不敢明言有亲也。”[108]皇帝诸嫔妃,泛称主位。婉嫔,索绰络氏,后尊封婉贵妃,英和孙女;锡祉,是英和次孙。完颜氏与索绰罗氏为姻亲,与婉妃只是辗转的亲戚关系,故崇实“不敢明言有亲”。

麟庆另一女佛芸保,嫁礼部尚书宗室延熙。佛芸保与延熙皆有文学艺术修养,善画,夫妇合作有《避暑山庄图》。佛芸保有题自画山水小幅绝句云:“一川杨柳迎风舞,千树桃花冒雨开;偶向小窗闲点染,满天春色笔端来”[109]。意境清悠,富有想像。延熙是咸丰翰林;父庆祺,道光翰林,官直隶总督;子会章,光绪翰林,三世翰林之家。延熙藏书极精,博雅好事,且伉爽敢言,曾因左宗棠朝班失次,具疏弹劾;慈禧皇太后谒东陵,诣孝贞显皇后陵寝,不欲行跪拜礼,延熙持不可,数次面诤,太后甚怒,终不得不如仪跪拜;后又有请醇亲王归邸不得干政之奏。因失欢于当道,死后竟未得追谥。这在有清一代,前所未有。延熙先娶麟庆女,继娶他他拉氏,为光绪帝瑜贵妃之姑[110]。这说明,完颜氏与皇室,除上面提到的婉妃,至少还存在另一层亲戚关系。麟庆孙(崇实子)嵩申,娶杨佳氏,内务府世家锺祥子之孙女。没,纳侧室王氏[111]。杨佳氏俗称“锺杨”家。锺祥字云亭,内务府镶黄旗汉姓人,嘉庆成进士,始发科第,仕至河道总督,继麟庆后任 [112]。子侄孙辈多跻身仕途。累世巨富,屋舍连云;四乡田连阡陌,有终年取不尽之租。锺祥一家子侄辈,还与咸丰初大学士、蒙古旗人柏葰一家有多重联姻 [113]。

至于索绰罗氏,与完颜氏、蒙乌吉氏均有姻缘关系,说见前文。英和子奎耀先娶高杞女,病故,续聘武勋王杨古利第五世孙女。杨古利,舒穆禄氏,满洲八大家之一,著名望族。

再看蒙乌吉氏。法式善养母韩氏,内务府正黄旗汉姓人。父韩锦,少有才,为高斌所赏,妻以女,所生女即法式善养母 [114]。如此说来,高斌是法式善的外曾祖。法式善长女适大学士三公宝之子、侍卫兼佐领世泰;次女适四川都统、宗室东林子云奎。幼女择婿启元,内务府主事、六库郎中福宁子。子桂馨,原聘章佳氏那彦成长女。那彦成是满洲科甲世家,祖父阿克敦,翰林出身,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追谥文勤;祖父阿桂,举人,官至领班军机大臣、大学士,追谥文成。那彦成本人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嘉、道年间历任尚书、直隶总督、陕甘总督。追谥文毅。那彦成善书法、能诗。但桂馨所聘章佳氏未过门以疾亡,遂续聘英和长女妙莲保[115]。

综合上述,内务府著名世家高氏、完颜氏、索绰罗氏、蒙乌吉氏、杨佳氏(锺祥家)间,存在着盘根错节的婚姻关系。联姻的网络,还延伸到内务府和外八旗官宦人家,并与皇室形成多重姻亲关系。同样出身内务府世家的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关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间互为婚媾“连络有亲”的艺术描写,正是对这一社会现象的高度概括。

(二)满汉间的通婚内务府旗人是旗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内务府世家与汉人的婚姻,有助于了解旗人与民人、满人与汉人间的通婚情况。

满汉通婚,在清初原无禁例,相反,作为笼络汉人的一种策略,还曾一度受到统治者的鼓励。太祖努尔哈赤时,抚顺城明军守将李永芳降附,娶贝勒(王)阿巴泰女;佟养性自明境投归,娶宗室女,两人遂以“额驸”(女婿之义)自炫,为清朝肇建竭尽披肝沥胆之能事。太宗皇太极攻取大凌河城后,采纳贝勒岳托建策,下令以诸贝勒女妻明朝一品降官,以诸大臣女妻二品降官,以国中汉人女和庄头女给配众降兵。[116] 同时,汉人女嫁给满洲人的亦复不少。

清朝定鼎北京,仍准满汉官民相互婚娶,并制定出呈报的具体办法:满洲官员之女欲与汉人为婚,以及汉官之女欲与满洲人为婚者,呈报礼部;无职者听其自便,无需报部。但当时满汉矛盾尖锐,通婚并不普遍。在内廷,世祖福临选汉官女备六宫,如恪妃,吏部左侍郎石申女。康熙六年卒,玄烨追封皇考恪妃。[117]

内务府满洲娶汉女的情况也见诸记载。英和《恩福堂笔记·述事赋》记其先祖布舒库随某宗室王征西,客于陕西卢氏县一张姓人家,张姓唤子女谒王,择一女许配给他。大军凯旋,布舒库送女返京。未过半载,该女已满语纯熟。

康、雍年间,满汉隔阂尚深,通婚阻力重重。乾、嘉以降,满人深深濡染汉族文化,成见日愈消融。许多满洲旗人常年出外作官,不能不密切与汉人的交往。完颜氏与江南名士恽氏的联姻,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麟庆母恽氏,江苏阳湖县望族。八世祖绍芳,明福建布政使参议。绍芳之孙日初,清初在东南沿海一带参与抗清斗争,后落发为僧,守节讲道,世称逊庵先生。日初是明朝忠臣,其子恽格(字寿平,号白云外史、南田老人)也不肯为清廷做官。一生以诗画为业,山水画、书法、诗文俱佳,被誉为“南田三绝”。恽珠作为一个江南名门之后,却嫁给了内务府满洲士族完颜氏。

恽珠生时,祖母梦老妪授巨珠,光满一室,因命名“珠”。颖惠过人,承父教,通孝经、尔雅、毛诗,兼熟四子书。十岁能诗,尤精绘事。父毓秀任安徽肥乡县典史时,完颜廷鏴的父亲完颜岱任肥乡县令,毓秀为完颜岱的佐贰。廷鏴母索绰罗氏见恽珠有诗才,试以《锦鸡》诗,援笔立就曰:“闲对清波照彩衣,遍身金锦世应稀;一朝脱却樊笼去,好向朝阳学凤飞”[118]。索绰罗氏赞不绝口,乃三次派人议婚,固请乃许。为廷鏴正室。

恽珠训子严,绝燕游,戒奢傲,不许杂览“不经之书”,择师择交,防范无余力。麟庆年十二时,入学稍晚,舅舅恽秉怡任塾师,罚令跪,并以“红日满窗人未起”命麟庆对,应声云:“青云有路我先行”。舅告恽珠,以为佳对,乃喜,命之起,而训勉益力。麟庆初受业于河南进士郑道印、次安徽太湖贡生曹萃、次舅舅恽秉怡、次顺天举人钮士元。

廷鏴死后,恽珠随麟庆宦迹南北,不断告诫他勤政爱民、赏罚公平。麟庆从母亲处受益颇多,在其子崇厚、崇实编撰的家谱中有翔实的记载。恽珠幼工画,得南田翁家法。而儿媳程孟梅,孙女妙莲保、佛芸保,亦皆能诗文,一门之内,风雅相踵。有诗才,自编《红香馆诗草》,选《国朝闺秀正始集》,收一代女士之诗[119]。以子麟庆贵,封一品太夫人。

像恽珠这样的婚姻,尽管典型,只是凤毛麟角,流行的满汉通婚,往往以满人纳妾的形式出现。萧奭《永宪录》卷二:“按国制,皇后诸妃及凡满洲之正室皆不与汉人联姻。”[120] 这里说不准联姻的只是“满洲之正室(嫡妻)”,确实点到问题的关键。换言之,满人纳汉女为妾,不在禁例之列。从《永宪录》还可得知,这种现象在雍正年间已相当流行。

仍以内务府世家为例。据萨克达氏家谱,凡正室一至三人均为旗人,妾则清一色民人。如中祥娶妾凤氏,中祥大弟中福娶妾蔡氏。耐人寻味的是,蔡氏死后并没有与丈夫葬在一地,而是寄葬在中祥妾凤氏为首座的另一块茔地。中祥二弟中祐,妾傅氏,江西卢式县人;中祥长子诚基,妾唐氏,宛平县人;中福长子诚明,妾王氏,山西人;中祐长子诚存,妾郭氏,直隶河间府交河县人;次子诚培,妾董氏,江西人;妾关氏,直隶顺天府宛平县人。妾地位虽低于正妻,但年龄小,如育有子女,家庭地位未必就低。

完颜岱妻索绰罗氏,又一妻陆氏,顺天香河人,也就是廷鏴生母。[121] 廷鏴祖上,未必是纯正满洲血统,他本人,至少已有二分之一汉族血统;廷鏴娶恽珠,生麟庆,则麟庆身上,汉族血统已不少于四分之三。麟庆妻原配瓜尔佳氏、继配书书觉罗氏、继配程佳氏。程佳氏殁后,纳妾扬州洪氏。洪氏父盐商,后破产,因自讳巨族,改姓名陈惠英。麟庆与她感情深笃,复其姓,延请女教师专门给她讲习琴书、绘画。[122]

崇实妻系满洲阿哈觉罗氏,粤海关监督克明额女。咸丰七年,买一侍女诸葛氏,因“性情幽静举止端方”,八年后纳为妾。诸葛氏本姓朱,朱者,明朝之国姓。崇实细细询问,方知讳其家世,并不在意,仍令复其本姓,还给她取了一个艳丽的字号“丽娟”[123]。崇实病逝,诸葛氏为之尽节[124]。这一悲剧性结局,似乎证明诸葛氏对他一往情深。诸葛氏没有生育。崇实生前曾谆谆嘱托崇厚:日后崇厚妾高佳氏得子,可过继诸葛氏。[125]

崇厚妻蒋佳氏,山东督粮道蒋明远之女[126],其祖父蒋攸铦,字砺堂,汉军镶红旗人。道光初,官至直隶总督、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127]同治五年,纳妾杨氏,直隶天津县人[128]。后又纳妾高佳氏[129]。

法式善妻富察氏,纳妾李氏、刘氏。除长女系富察氏所生,次女和儿子桂馨都是李氏所生[130] 。桂馨虽为妾生,但是家中的独子,他后来中进士,入翰林,联姻名门,丝毫未因生母身份受到歧视。这与男性传统社会中,人们首重血胤延续的观念应是呼吸相应的。

世家之妾,籍贯各处,说明来源的复杂。这一方面是由于世家有较宽的社交范围;另一方面,他们宦迹南北,也会遇到比在京师更多的选择。其实,早在康、雍年间,通过织造从江浙一带购觅美女为婢为妾,在皇室中已见多不怪。文康《儿女英雄传》,主人公正黄旗汉军安骥,既娶旗女何玉凤、民女张金风为妻,又纳婢女长姐儿为妾,是实际生活的写照。

内务府世家纳妾成风,说明所谓旗民不婚(满汉不婚)的规则,只是被表面维护着。男人应酬官场,所娶正房最好是旗女,纳妾则多为民女。这种变通的办法,既维护了“首崇满洲”的古训,又满足了世家多妻(妾)多子的需要。

在人类社会中,正是通过婚姻的媒介,一族的血系传播到其他族群,与此同时,其他族群的血系也汇聚到一族中,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混杂过程。世代愈远,混杂程度愈高,其从父系祖先所得遗传就愈少。从理论上讲,儿子从父亲得到的遗传占全部遗传的二分之一(另一半为母系),到孙辈只有四分之一,然后是八分之一……据此以推,至第十世孙,身上所有的远祖遗传只有一千零二十四分之一;降及数十世后,远祖遗传已无异于沧海一粟。[131] 联系前述内府世家的婚姻情况,不难得出如下答案:虽然清初八旗内部的满洲、蒙古、尼堪(汉人),是基于民族差异的划分,不断往复的通婚,却使这种划分失去当初的血统含义,而蜕变为行政隶属的一种符号。同样,旗人与民人的通婚,则在更大范围内导致了满汉血统的融通。(资料来源:《孙文良先生百年华诞纪念——明清史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关于内务府包衣研究,见孟森《八旗制度考实》,载《明清史论著集刊》,中华书局1959年版;郑天挺《清代包衣制度与宦官》,载《探微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祁美琴《清代内务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近年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赖惠敏研究员发表有一系列论文。内务府世家研究,见王锺翰《清史续考》,台湾华世出版社1993年版。

[2] 雍正元年五月初四日《和硕怡亲王允祥等为奏为查报顺康年间八旗男丁数目事本》称:顺治五年八旗丁册载,满洲五万五千三百三十丁;八旗壮丁共计三十四万六千九百三十一丁,其中以汉人为主体的包衣壮丁二十一万六千九百六十七丁。安双成《顺治朝八旗男丁满文档案选译》,载《满学研究》第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

[3] 详见《八旗通志》初集《忠烈传》,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又福格《听雨丛谈》第1卷,中华书局1984年本,第17页。

[4] 凝祥、凝瑞修《尚氏宗谱》,道光乙酉年(五年,1825)刻本(残缺)1册,由尚氏第十三代孙尚焰先生提供。

[5]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下简称通谱)第74卷,辽沈书社1989年影印本;《尚氏宗谱》载康熙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尚兴诰封碑,称其原任“包衣卫勒勒诸尔汉” (还原满文为:booi weilere jurrgan,直译内府工部,即营造司前身)郎中。碑文拓片载《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片汇编》(下简称《汇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2册101页。

[6] 奕赓《佳梦轩丛著·寄楮备谈》说:“辛者库,乃半个佐领下食口粮人也,起初原系家奴,向例不许为官,内府俱贱视之。”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20页。

[7] 《八旗通志》初集第41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册779—782页。

[8] 《八旗通志》二集第7卷,四库全书本,第35页上下。

[9] 据《汇编》第67册161页《皇清诰封资政大夫讳志杰尚公之墓》,碑原在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尚家楼。

[10] 《汇编》第63册97页。碑刻于康熙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残碑现在北京房山区良乡南坊村。实地考察。参见《八旗通志》初集第203卷,董得贵本传。

[11] 《光禄寺少卿、内务府总管董公墓表》,载《汇编》第76册。

[12] 《董郝善及妻郭罗罗氏、继配黑摄李氏合葬墓碑》,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载《汇编》第66册174页。

[13] 《清史稿》第494卷,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5册13670页。

[14] 福格《听雨谈丛》第1卷,第6、17、18页。

[15] 奕赓《佳梦轩丛著·寄楮备谈》:“乳母,清语曰嫫嫫,乳母之夫曰嫫嫫妈。”第129页。福格《听雨丛谈》第11卷228页《乳母》:“京师呼乳媪为奶子、奶妈,文其词曰奶姥、奶娘,国语曰嫫嫫。

[16] 光绪二十四年隆钊修《辉发萨克达氏家谱》(下简称《萨氏家谱》),载《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第38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17] 魏特《汤若望传》,商务印书馆1949年版,第290页。

[18] 卒年据《八旗通志》初集第239卷5376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下简称全译),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983页。国家图书馆藏《辉发萨克达氏家谱》将其卒年系于康熙二十年,误。

[19] 《八旗通志》初集第239卷5376页;

[20] 徐广源《清东陵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版,第169—170页,朴氏墓在孝陵东马兰峪河东村东南处。

[21]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1《乳母异恩》,中华书局1959年版。

[22] 吴振棫《养吉斋丛录》第25卷,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64页;昭梿《啸亭杂录》第8卷,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6页。

[23] 福格《听雨丛谈》第1卷,第3页;吴振棫《养吉斋丛录》第1卷也有解释,但不够准确。

[24] 《清圣祖实录》第292卷,台湾华文书局大清历朝实录影印本,第11页上下。

[25] 雍正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和硕怡亲王允祥等奏查奶母子孙承袭封赏折》,载《全译》第983页。

[26] 《清世祖实录》第85卷,第5页下。

[27] 八旗二品官俸禄,岁给俸银155两,俸米77石5斗;见《八旗通志》初集第45卷,第861页。

[28] 《全译》第983页。

[29] 谢氏夫家姓李,2002年笔者考察北京郊区大兴县谢氏墓时,尚见到其后人李广择。

[30] 载日本《社会文化史学》第42号,2001年9月。

[31] 《清高宗实录》第120卷,第41页上下。

[32] 萧奭《永宪录》续编,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90页。

[33]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第172页。

[34] 见《八旗通志》初集第239卷;奕赓《佳梦轩丛著·寄楮备谈》第129页记载多有误。

[35] 《乳母董氏碑》,乾隆十六年十二月,载《汇编》第70册,第172页。值得注意的一点,关于保母封典,只载《八旗通志》初集《列女传一》,在乾隆朝重修《八旗通志》二集中,有关内容被全部删去。

[36] 《通谱》第74卷《高名选传》,第805页。

[37] 《奉天高佳氏家谱》1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刻本;《清史稿》第310卷10629页。

[38] 萧奭《永宪录》,第119页。

[39] 《奉天高佳氏家谱》。

[40] 唐邦治《清皇室四谱》第2卷,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1923年排印本,第20页下。

[41] 《通谱》第74卷《陈善道传》,第806页;《清史稿》第214卷,第30册8912页。

[42] 唐邦治《清皇室四谱》第2卷20页上。

[43] 《清史稿》第339卷,第36册11072页。[44] 昭梿《啸亭杂录》第1卷22页;《清史稿》第339卷将此事系于高朴。

[45] 《清史稿》第339卷,第36册11073页。

[46] 河道总督原驻济州,雍正间分设南河,始以清江浦为督署。

[47] 《清史稿》第310卷,第35册10634页。

[48] 《清史稿》第343卷,第37册11125页。

[49]《清史稿》第343卷,第37册11127页。

[50] 《清史稿》第355卷,第37册11301页。

[51] 福格《听雨丛谈》第1卷18页。

[52] 《清史列传》第33卷,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册2545页。

[53] 《清史稿》第214卷,第30册8919页。

[54] 《清史稿》第321卷,第36册10788页。

[55] 唐邦治《清皇室四谱》第2卷21页上。

[56] 福格《听雨丛谈》第7卷150页。

[57] 崇实《惕盦年谱》,光绪三年刊本,第1页上。关于完颜氏家族史,已有研究成果有:定宜庄《内务府完颜世家考》,载《清史论丛》,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景爱《皇裔浮沉——北京的完颜氏》,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58] 崇实、崇厚《清江南河道总督完颜公行述》,清刻本,第3页上 。

[59] 《阿什坦传》,载钱仪吉《碑传集》第52卷,中华书局铅印本,第5册1504页。[60] 麟庆《鸿雪因缘图记·赐茔来象》,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本。

[61] 盛昱《八旗文经》第57卷《作者考》,沈阳书社1988年影印本,第453页。

[62] 郑虎文《代履亲王作内阁侍读学士完颜公和墓志铭》,钱仪吉《碑传集》第52卷,第5册1508页。

[63] 昭梿《啸亭杂录·续录》第1卷397页。

[64] 《清史稿》第290卷《留保传》,10274页。

[65] 崇实、崇厚《清江南河道总督完颜公行述》,清刻本第4页上 。

[66] 昭梿《啸亭杂录》第7卷210页。

[67] 陆继輅《山东泰安知府完颜君廷璐墓志铭》,钱仪吉《碑传集》第110卷,第9册3169页。

[68] 《清史稿》第310卷,第35册10636页。

[69] 麟庆《鸿雪因缘图记·上南抢险》。

[70] 衡永编《鹤槎年谱》民国十九年刊本,第13页上。

[71] 第23页。

[72] 《清史列传》第52卷,第13册4135页。

[73] 《清史稿》第446卷,第41册12476—12477页。

[74] 见麟庆《鸿雪因缘图记》。

[75] 同样的例子还有饶余王阿巴泰,昭梿《啸亭杂录》卷六《红兰主人》:崇德年间,阿巴泰率兵征明,南略地至海州而返,其邸中多文学之士,盖即当时所延致者。阿巴泰命其教诸子弟,故康熙年间宗室王公中以阿巴泰一族子弟文风最盛。

[76] 震钧《天咫偶闻》第3卷,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64页。徐宏《论清代八旗科举世家——嵩申家族》(载《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根据嵩申的会卷履历,指出:完颜氏一族自达齐哈至嵩申10代人中,硃卷中列名者有60人,有功名者20人,其中进士8人,举人2人,贡生4人,生员6人。出任各种官职的达50多人。

[77] 衡永《鹤槎年谱》第7、28、30、32、43页;崇实《惕盦年谱》,第31页上。

[78] 衡永编《鹤槎年谱》,第33页下。

[79] 《清史列传》第61卷,第16册4796页;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下简称杂记),第44页。

[80] 崇彝《杂记》,第44页。

[81] 《清史列传》第47卷本传,第12册3740页;崇彝《杂记》,第13、16页。

[82]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83] 《通谱》第43卷522页。

[84] 《清史稿》第363卷,第38册11412页。

[85] 英和《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第31页。

[86] 盛昱《八旗文经》第58卷,第469页。

[87] 阮元《梧门先生年谱》,嘉庆二十一年刻本,载《北京图书馆藏年谱丛刊》第119册,第1页上。

[88] 法式善《先妣韩太淑人行状》,盛昱《八旗文经》,第429页。

[89] 阮元《梧门先生年谱》,第5页上。[90] 《清史稿》第485卷,第44册13402页。

[91] 震钧《天咫偶闻》,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8页。

[92] 《董郝善及妻郭罗罗氏、继配黑摄李氏合葬墓碑》。

[93] 参拙著《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2页。

[94] 铃木真《雍正帝和藩邸旧人》,载日本《社会文化史学》第42号。

[95] 《清内府八旗列传档案稿》,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1年影印本,下册825—830页;《清史稿》卷214,第30册8911页。

[96] 萧奭《永宪录》第2卷103页。雍正六年魏武及祖、父三代诰封碑,今在北京朝阳区洼里乡北龙王堂村。实地考察。

[97] 《通谱》第29卷377页。

[98] 《通谱》第77卷《邓安明传》。

[99] 《通谱》第74卷《丁崇德传》。

[100] 鄂容安等编《襄勤伯鄂文端公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91册464页。

[101] 《通谱》第74卷《罗永升传》;第77卷《姚达传》;第80卷《苏敏善传》,苏正应即苏诚。

[10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第9册,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334—336页、324页。

[103] 英和《恩福堂笔记·诗钞·年谱》,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67页。

[104] 英和《恽太夫人传》,载钱仪吉《碑传集》第149卷,第12册,4387页。盛昱《八旗文经》,第431页。

[105] 载钱仪吉《碑传集》第110卷,第9册第3169页。

[106] 崇实《惕盦年谱》,第12页上。

[107] 麟庆《鸿雪因缘图记·诗龛叙姻》。

[108] 崇实《惕盦年谱》,第29页下30页上。

[109] 李放《八旗画录》,民国八年印本,第60页下。

[110] 《清史稿》第442卷,第41册12428页;崇彝《杂记》第52页。

[111] 永编《鹤槎年谱》,第25页上;崇彝《杂记》第21页。

[112] 《清史列传》第38卷本传,第10册2984页。

[113] 崇彝《杂记》第21页。

[114] 法式善《先妣韩太淑人行状》,载盛昱《八旗文经》第429页。

[115] 阮元《梧门先生年谱》第13页上。

[116] 《清太宗实录》,卷一一,天聪六年正月二十五日。

[117] 唐邦治《清皇室四谱》第2卷《后妃》,第9页下。

[118] 震钧《天咫偶闻》,第100页。

[119] 震钧《天咫偶闻》,第100页。

[120] 萧奭《永宪录》,第179页。

[121] 麟庆《鸿雪因缘图记》第1集《环翠呈诗》。

[122] 麟庆《鸿雪因缘图记·卸肩集句》;崇实《惕盦年谱》,第13页上。

[123] 崇实《惕盦年谱》,第63页下。

[124] 衡永编《鹤槎年谱》,第29页下。

[125] 衡永编《鹤槎年谱》,第34下页下。

[126] 衡永编《鹤槎年谱》,第8页下。

[127] 《清史稿》第366卷,第38册11448页。

[128] 衡永编《鹤槎年谱》,第24页上。

[129] 衡永编《鹤槎年谱》,第27页上。

[130] 阮元《梧门先生年谱》。

[131] 参见潘光旦《说家谱作法》,载《潘光旦文集》第9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5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