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边疆研究状况评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中国边疆研究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 史学研究中的一个亮点,硕果累累,而且其学术研究的内涵与外延,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总体发展的基础上,中国边疆研究实现了两个突破:一是突破了 以近代边界问题为单一研究的范畴,而将其扩展为以中国古代疆域史、中国近代边界沿 革史和中国边疆研究史为研究重点,促成了中国边疆史地基础研究的大发展;二是突破了边疆史地的研究范围,将中国边疆历史与现状的研究相结合,直面当代中国边疆面临 的新情况、新问题,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
作为历史学领域的一门边缘学科,中国边疆研究呈现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成为史学 领域科研实践中的一个新的亮点;同时也促成了应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中国边疆学构筑命题的提出。从全局发展的视角看,20世纪最后20年是中国边疆学科迅速发展 的时期,可以预计新世纪前半叶将是中国边疆研究繁荣,并完成中国边疆学构筑的新时期。
中国边疆研究现状令人乐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中国边疆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客体已为学界所认同,并用之于研究实践之中,以往 那种人为地将中国边疆研究内容割裂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一批具有战略性、宏观性的以史为鉴的作品相继问世,其中具有综论性的重要者有:七卷本《中国边疆通史》 (马大正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其中一卷《中国边疆经略史》,其他六卷将在2002—2003年出齐);《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马大正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赵云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中国疆域史》(刘宏煊,武汉出版社1995年);《边防论》(毛振发主编,军事科学出 版社1996年);《中国边防史》(郑汕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1995年);《清代的边疆政策》(马汝珩、马大正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清代边疆开发研究》(马 汝珩、马大正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清代边疆开发》(马汝珩、成崇德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边疆民族卷》(成崇德,辽海 出版社1999年);《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演进历程》( 马大正、刘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中国古代海疆史纲》(安京,黑龙江教育 出版社1999年)等等。
2.当代边疆问题研究的启动。中国边疆的独特内涵决定边疆的历史与现状密不可分, 不知现状难解历史,同样,不解历史,岂谈对现状的认识,因此对当代边疆的研究实是学科建设的必然,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在探索中前进,找准 了当代中国边疆稳定问题作为研究的突破口,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问世,为国家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国家对中国边疆研究的重视,产生 了较佳的社会效益。
3.研究部门与决策部门在当代边疆研究中的合作有了一个好的开端。由于当代边疆问 题研究的特殊性决定只有将研究部门和决策部门的力量和谐结合,研究才有可能顺利展开,经过两部门的共同努力,在研究实践中认知了合作的必要和可行,从而使此研究领 域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
4.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在推动研究发展进程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得 到充分发挥。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调整后,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制定的“九五”科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研究工作重点是:(1)以中国边疆研究为基础,开展中国 古代疆域史、中国近代边界沿革史、中国边疆研究史三大研究系列的综合性研究;(2) 开展当代边疆地区稳定和发展研究;(3)开展中国边疆理论研究和中国边疆学的构筑。 上述研究思路日益为同行所认同,并实践于研究工作之中,从而推动了国内边疆研究的 深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在出成果、出人才上也取得了成绩,并日渐取得了在国内该专业领域的优势地位。
二、边疆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
重点和热点问题的提出和确定依据有二:一是有利于学科的建设;二是满足社会对本 学科研究内容的以史为鉴的需要。由此,我们提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
1.中国疆域史研究。
应认真探讨中国疆域发展的规律,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既要讲清“是什么”,更要 回答“为什么”。
2.中国近代边界沿革史研究。
应将探求近代以来晚清政府软弱挨打的深层原因作为研究重点,而不是以罗列帝国主 义侵华的现象和简单斥责晚清政府卖国而满足,既要探求18世纪中叶以来清政府从“落日辉煌”到“落后挨打”的*、经济、军事、外交因素,也要分析晚清政府为维护自 身统治地位所做的种种努力和最终破产的深层原因。
3.中国边疆研究史研究。
要从史学史角度全面开展此领域的研究,认真总结古人的研究成果,近人的艰苦探索 ,以及今人的继承开拓,预测新世纪中国边疆研究的发展前景。
4.中国边疆治理研究。
边疆治理的成败得失,是综合国力强弱的标志之一。自秦汉以来,历代政府十分重视 边疆的经营与治理,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在边疆治理上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此项课题具有 综合性意义,从纵的方面看,它涵盖了从古代到当代的所有历史时期;从横的方面看, 其研究内容包括了边疆行政体制、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机构、边境管理、边防(国防)、周边外交、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经济开发、文化政策、治边思想等等。在当代中国边疆 治理方面,重点开展新疆、西藏地区反分裂斗争、朝鲜半岛形势发展走向对东北边疆地 区的影响、云南禁毒工作,以及维护南沙群岛主权与国际*演变等问题的对策性和预测性研究。通过对从古到今中国边疆治理的全面*以及历史与现实的贯通性研究,总 结中国边疆治理的经验教训,直面当代中国边疆治理重大决策中的重要环节。这一研究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之大势,为新世纪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和科学对策。
5.中国边疆理论问题研究。
随着中国边疆研究的深入,中国边疆历史和现状中一系列理论性问题也日益为研究者 所重视,这方面既有关于“历史上中国”、“边疆”、“海疆”、“边界”等基本概念的科学界定,还有诸如历史上中国疆域的范围、统一与分裂的历史作用等等重大问题的 探讨。同时,中国边疆学的构筑更是需要更多学者参与并进行艰苦探索的大课题。
三、当前深化边疆研究工作的要点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开放性研究中心,在推动中国边疆 研究工作上肩负重大责任,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国边疆研究发展趋势的把握,我们对今后3至5年的工作要点提出如下五方面设想。
1.资料的整理和出版。
我们设想在以下两方面做点实事:一是在已完成《清代边疆满文档案目录》(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1999年)基础上,首选有关新疆的满文档案,按专题分册汉译出版;二是结合“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的启动,组织整理、翻译出版一批东北边疆历 史与现状研究有关的档案、史籍和朝、韩、俄、日等国有代表性的著作。
2.队伍的建设。
一是按“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要求提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现有研究人员的业 务水平,培养出几位学科带头人和一批业务骨干,切实做好博士生、硕士生的培养,同时积极、稳妥地引进人才,扩大边疆中心的研究队伍。
二是通过开展课题的共同研究、组建科研工作站、建立研究人才网络等多种形式,进 一步强化与国内外同行的联系渠道,开拓合作的领域,形成一个有助于研究开展的、高效的人才联络网。
三是进一步发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的沟通研究者与决策者共同研究的桥梁作用, 使这两支力量更好合作、取长补短,以优秀成果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服务。
3.研究的深化。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工作的重点方向仍应在综合性、宏观性上下功夫,除了完 成已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课题立项的《中国历代边事与边政研究》、《当代中国新疆治理研究》和《云南广西边疆地区社会稳定研究》三个项目外,还要做好国家社 科基金项目《中国边疆通史》丛书的结项,以及中国边疆史地中心多项重点课题的研究 等工作。
同时为以下一些课题的启动准备条件:
(1)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研究;
(2)中国封建社会的藩属研究;
(3)中国近代界务问题研究;
(4)近现代周边诸国及其与中国边疆地区关系研究;
(5)中国海疆历史与现状研究;
(6)中国边疆探察史研究;
(7)当代中国边疆稳定与发展战略研究。
我们欢迎学界同仁或选择或参与上述课题的研究工作。
4.学科的构筑。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正在创造条件,积累资料,争取尽早启动《中国边疆学通论》 的研究和撰写,该书应包括:中国边疆的界定,中国边疆学的理论框架,中国边疆学的内涵与外延、功能与特点、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中外学界相关研究评议等等。该项目具 有研究的开拓性,理论的创新性,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仁关心并参与此项目,通过共同 努力,向社会奉献一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边疆学通论》,为中国边疆学早日立于中国学科之林而努力。
5.成果的推广。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决心以更大的努力,与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联手做好已获“第十 二届中国图书奖”的“边疆史地丛书”的组织和出版工作,使这一套丛书作为精品而存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还将努力组织以新疆和东北为主题的新的系列丛书的出版,同 时正在积极筹划将相关调研报告进行修改加工后按专题分编成册,将零散的成果予以汇集,以期发挥知识的整体效益,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资料来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