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制抛光后所呈现的整体色泽和组构特征与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青铜器[注: 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外观极为相似的蛇纹石质玉类,在东北辽宁大石桥市被发现,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大学宝玉石鉴定中心与沈阳地质调查研究所共同为其命名“青铜玉”,这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又一新玉种。
近日,作为青铜玉的发现者,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华古典玉器研究所所长李世波介绍,这一新玉种是在寻找青铜雕刻原料时发现的。
位于辽宁东部山区的岫岩满族自治县盛产玉石,当地的岫玉是中国储量最大的玉种,岫岩县被命名为“中国玉都”。今年57岁的李世波在岫岩土生土长,从小对玉文化很感兴趣。1989年,大学毕业后从事[注: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congshi]玉石研究的他结识北京大学考古系的一名教[注: 名教 拼音: 解释: 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西汉武帝时,把符合封建统治利益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确立和制定为名分、名目、名节等,以进行教化,习称“以名为教”。]授,逐渐对文物考古和青铜文化产生爱好。
能不能将青铜文化与玉文化通过一种现代作品表达出来,从而让这两种文明在现代文化中得以传承?带着这个问题,李世波决定寻找一种含有特殊元素的玉石,能够惟妙惟肖地雕刻出古代青铜文物的模样。
这之后,李世波花了10多年时间苦心寻找适合的玉石材料。内蒙古[注: 蒙古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南、东、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相邻。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蒙古国原称外蒙古或喀尔喀蒙古,原为中国的一部分。]、新疆、青海、陕西、贵州、云南、山东……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李世波在辽宁大石桥市后仙峪发现了一种石料,利用这种石料雕刻的古代青铜器件,无论从作品的纹饰,还是从外形来看,都可以说是“不是真品,近似真品”。
去年以来,李世波带着石料样品,先后前往沈阳地质调查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宝玉石鉴定中心进行化验鉴定。通过各种科学仪器测试和研究,表明这种石料的主要成分为富铁的蛇纹石。北京大学宝玉石鉴定中心的专家介绍,中国的玉分为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两大类,经鉴定,这种石料从硬度、质地、细腻性等方面都符合玉石标准,属蛇纹石质玉类。沈阳地质调查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宝玉石鉴定中心的专家商讨后,将这一玉种命名为“青铜玉”。
李世波说,青铜玉虽属蛇纹石质玉类,但与传统岫玉最大的区别是其富含铁,磨制抛光后所呈现的整体色泽和组构特征与古代青铜器外观极为相似,非常适宜用来仿雕古代青铜器件。目前,李世波青铜玉雕作品的8个系列,已经全部获得了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李世波介绍,据史书记载,中国自清代[注: 清朝-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一说1616年建立,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有人寻找仿雕青铜器件的玉料,但未能成功。经他考察,除大石桥外,在岫岩的苏子沟、丹东的凤城、黑龙江的铁力等地也都发现了青铜玉的存在。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