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斗笠的漂亮越南姑娘
中越两国人民的兄弟友谊,毕竟化解了一时的龃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越边境还能偶然听见零星的冷枪声,但是如今,我却踏上了越南的热土。
在芒街街头,我见到并排挂着越南国旗和越南共产党党旗。越南共产党是越南的执政党,诞生于一九三○年二月三日,同年十月改名为印度支那共产党。一九五一年二月,改名为越南劳动党。一九七六年十二月,重新恢复最初的名字,即越南共产党。
大约是地处中越边境的缘故,芒街许多商店的招牌上除了写越文之外,还写着中文。芒街的这家宾馆,既写越文,也写英文“HOTEL”,还写中文“皇侠宾馆”四字,来了个“越、英、中”三结合!
中国游客大批进入越南,占越南的外国游客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街上,我见到一辆大巴,上面并排挂着中国和越南的国旗,象征着中越友好。我当即把镜头对准了这两面红色、黄星的国旗。
芒街的中心,流淌着一条歌龙河。河上架着一座大桥。据当地朋友告知,这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的中国”援建的。我注意到,他在提到中国时,前面加上了“毛泽东”。
在越南人民心目中,毛泽东就像胡伯伯(越南人通常称胡志明主席为“胡伯伯)一样,是中越友谊的缔造者。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七六年,中国给越南的援助总共达二百亿美元。中国的援越抗美物资,直到一九九八年,越南还在使用着。
在越南,我发现越南人对于邓小平,有着极其错综复杂的心情:三十年前的那场自卫反击战争,是邓小平决策的,越南人心知肚明。
然而,今天越南的“革新开放”方针,又是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那里借鉴而来的,越南人崇敬邓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