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丝绸之路[注: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期间,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从何时开始出现?起点和终点又在哪里?7月28日,“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中国西南与欧亚古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在三星堆博物馆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60多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探索南方丝绸之路的未解之谜。
南方丝绸之路,又称蜀身毒道,是一条起于四川成都,经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其总长有大约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国际通道之一。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认为,相对于盛名远播的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更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次研讨会,专家们围绕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史、南方丝绸之路与古代欧亚交通、国际贸易、青铜文化、民族与民俗文化、旅游文化开发等多个议题展开讨论。
专家们认为,起源于先秦时期[注: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在长达1800多年的历史中,]的南方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贸道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通道,是以古代巴蜀[注: 巴蜀是指秦、汉、设、巴、蜀二郡,皆在今四川省,后用为四川的别称。 巴蜀,指人也指地区,后来还指国家。其毗邻而居,交往频繁(其中包括战争),文化上相互影响、渗透。]为中心向南亚、东南亚、西亚扩散的交通圈。在本次研讨会上,有专家通过考证中外古代文献,认为古希腊罗马文献中记载的东方 “赛里斯”并非指古代中国,而实际指古代蜀国,表明当时已有从中国西南至印度和中亚的交通线。也有专家通过考察近年来东亚出土的牙璋,提出南方丝绸之路在中印、中越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据悉研讨会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教育部[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共有19个司局组成,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旅游学院、三星堆博物馆和三星堆研究院联合主办。
专家观点商周古蜀:存南方丝绸之路
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实证,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段渝通过考证,认为南方丝绸之路在古蜀时期就已存在,古蜀文明由此通道,对东南亚产生影响。
三星堆为什么会出土海贝和象牙?段渝认为,这是南方丝绸之路存在的证明。他告诉记者,三星堆出土的4000多枚海贝中,最多的是一种白色齿贝,大小约有虎斑贝的三分之一左右。前些年他在印度和伦敦询问过销售海贝的印度商人,他们说这种海贝只产于印度洋深海水域。
三星堆出土的海贝,大多数北部磨平,形成穿孔,与云南近年来出土的环文货贝相同,“说明齿贝是古蜀人对外贸易[注: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 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的手段”。段渝说,三星堆出土的海贝比云南出土的海贝早,说明并不是由云南来的,应是古蜀人与印度地区直接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
攀西地区:为蜀道重要驿站
文献记载,汉武帝[注: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一公元前87年3月29日),幼名刘彘,字通,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元狩元年 (前122年),张骞回汉朝向汉武帝报告,在大夏(今阿富汗)见到蜀布、邛竹杖,这些东西又是从身毒(今印度)来的。那么,制作竹杖的“邛”指的是哪里呢?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孟世凯认为,邛地是在今四川凉山州一带,古人地狱概念比较大,可能还包括今攀枝花地区。在甲骨卜辞中有许多例证,邛人以地名为族名,或以族名为地名。汉武帝派司马相如[注: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 成都)人。「文章西汉两司马」, 这是班固对司马相如文学成就的评价。]入西南使邛人臣服,在邛地中心建邛都县(今西昌市东南),因此制作竹杖的邛地就是指攀西地区。在南方[注: 这个词条是沪上一个青年诗人群落的总称和简称,它一般指向“‘在南方’诗歌传播机构暨沙龙”这个集群,几乎囊括了东南一带身居高校(本科、]丝绸之路中,邛地、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