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无霜期短,是我国水田开发较晚的地区。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的清朝末期,随着清政府弛禁放荒政策的实施并由此而引发朝鲜移民的大量迁入,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才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拟从清政府弛禁放荒政策和朝鲜移民迁入的角度,对清末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历史进行初步的考察。
一、清政府的弛禁放荒政策
1860年,沙俄侵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使东北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由于清政府的封禁政策,造成边疆地区人口稀少,经济和国防都十分空虚,当清政府面临沙俄和日本两个强大的侵略者时,东部边疆的开发和建设就成为燃眉之急。尤其是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之后,清政府遭到了1:TChar很大的打击,战乱之下的关内流民纷纷出关,使清政府对东北地区的封禁政策受到严重冲击。清朝中央政府因财力枯竭,无力供应东北,使东北地方当局陷入财政危机。于是,清政府遂以“安置流民”、“开荒济用”、“以利饷源”、“移民实边”为目的,逐渐放松了对东北的封禁。
奉天东边封禁山场位于柳条边以东,包括今辽宁省丹东市和吉林省通化地区的大部分市县,是清朝长白山永陵龙脉及内廷供奉贡品的采捕地,历年封禁甚严。1848年,清政府在凤凰城封禁边界内查出大量私垦地亩,“饬令地方各官分别招佃征租”(《奉天通志》卷39)。1869年,自凤凰边门以南至旺清门北,查出已垦熟地9.6万余垧(1垧约合0.92公顷,下文同),准许流民就地安插试垦。同治年间盛京东边封禁地已丈放升科地50.5万余亩。光绪元年(1875年)“大东沟一带旷土,自被流民私垦,多年已成熟地”,因而派员在鞍子山各处设局,“开办升科纳税等事”(《奉天通志》卷44)。次年春设立了安东县,当年安东县就丈放升科熟地53万余亩。1877年,清政府在放垦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奉天东边道及宽甸、怀仁(今桓仁)、通化三县。1907至1909年,又丈放凤、岫山荒123.275万亩。至此,东边封禁地基本上被全部丈放。
吉林地区的封禁也由西向东逐渐松弛。1861年,吉林省下令丈放“省西围场”边荒和蜚克图东围场边荒,伊通河及阿什河流域开始逐渐弛禁。此后,吉林弛禁区逐渐向东扩展。1879年,阿克敦一带的私垦者呈请政府承认,经吉林将军奏准,当年正式开放该处官荒。1880年清廷派吴大徵到吉林东部边疆地区督办防务和屯垦事宜,从此本区禁荒开始全面开放。1881年珲春设招垦总局,并设分局于南岗(今延吉市)和五道沟(今珲春东沟)。清政府制定了招垦章程,在当地遍贴招垦告示,并派人到山东、辽南等地招徕垦民。上述措施颇著成效。1881年,南岗垦局奏报已垦成熟地18939垧9亩3分,设立了志仁、尚义、崇礼、勇知、守信、明新等六社;珲春垦局奏报已垦成熟地5620垧1亩6分,设立了春和、春云、春华、春明、春融、春阳等六社;五道沟垦局奏报已垦成熟地2073垧9亩6分,设立了春仁、春义、春礼、春知、春信等五社(《延吉边务报告》第2章)。
鸭绿江流域和图们江流域的先后开放,为江对岸朝鲜流民的迁入和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地理空间。
二、朝鲜移民的大量迁入
在清政府弛禁的同时,朝鲜方面因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促使大批灾民流入中国东北,加入流民私垦行列。1860年8月,北关地区发生水灾,富宁等十个邑均受其害,1225户房屋被淹没。茂山、镜城等邑受灾尤重,作物几乎完全绝收。1861、1863、1866、1869、1870年朝鲜北部地区连续发生水旱灾害,致使当地居民大量外逃。外逃灾民的主要流向,便是鸭绿江和图们江对岸的中国东部边疆地区。
在鸭绿江对岸,早在1845年,就有十几名朝鲜人潜入临江县。进入19世纪60-70年代,由于朝鲜北部连年灾歉,大量灾民涌入奉天东边封禁区。1870年前后,朝鲜饥民流入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一带已达千余户,临江、辑安和浑江两岸山间朝鲜贫民星罗棋布,遍布其间。1891年,朝鲜国王向平安监司闵丙奭问及边情时,闵丙奭回答说:“本道江边九邑,接壤彼界。我民之越去者,不下十余万”。[1](P5)平安道的朝鲜流民,大多定居于邻近鸭绿江北岸地区。1897年,该区仅二十八个“面”中所聚居的朝鲜流民即已达8700余户、37000余口。1903年,奉天当局将鸭绿江北岸东边道的朝鲜流民村落改编为乡、甲,实行乡约制,对于他们的入居给予承认,并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越过鸭绿江的朝鲜流民,除了定居于上述六县外,还继续向西迁移。清朝末年,奉天省的通化、桓仁、兴京(新宾)、抚顺、本溪、海龙、柳河、沈阳、新民等地也陆续出现朝鲜流民,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较大的朝鲜流民聚居点。
图们江北岸也是朝鲜流民较集中的地区。早在清政府弛禁之前,就已有朝鲜灾民越江私垦。19世纪60年代,咸镜北道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大批灾民越江谋生。1869、1870年朝鲜会宁府使垦请清朝救济灾民,允许饥民迁入图们江北岸。1870年10月,朝鲜庆兴郡阿吾地的一个村19户农民一夜之间集体迁入今珲春市敬信乡境内。1873年,部分朝鲜流民从珲春凉水泉子转迁到汪清县小百草沟落户。[2](P325)
1880年延边地区全面开放后,朝鲜人的迁入因公开化、合法化而数量大增。光绪初年敦化县开禁之时,即有一批朝鲜流民冒禁进入茂山对岸的外六道沟等处私垦官荒。1881年珲春开办招垦后,更多的朝鲜移民越江垦种,1885年,清政府遂设越垦局,“划图们江北沿岸为韩民专垦之区”,被称为“越垦区”(《珲春乡土志》卷3)。从1890年3月到1891年7月,清政府全面清查了越垦区的户口和土地,查有朝鲜垦民4300余户,丈出熟地1.5万余垧。1894年又改越垦局为抚垦局,越垦区内垦熟地亩一律给照升科,并将垦民“立社编甲”,在图们江沿岸分别设立了宁远、绥远、安远、镇远等四个堡,下属39社124甲。光绪末年,以上四堡朝鲜移民已达5990户,已垦耕地25501垧5亩。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俄国乘机派军队侵入东北,延边被俄兵袭取,当地中国居民大部分向西逃入吉林地区避难。战乱后,中国人多数没有回迁,遗下大片空旷之地。于是,朝鲜移民乘机大批迁入该地,中国当地官府也允许他们入籍定居。[3](P62)因此,延边地区的朝鲜移民数量迅速增加。1894年,图们江北岸地区的朝鲜垦民有4300余户、20800人。而到1906年,仅延吉、和龙一带的朝鲜垦民就已猛增到14650户、72470人。到1910年,延边地区的朝鲜移民总数已达109500人。[4](P121)朝鲜移民在当地居民中的比重,已远远超过了汉族和满族,成为当地占有绝对优势的民族。
越过图们江的朝鲜移民,不断向西、向北移动,其波及地区日趋扩大。
在与延边毗邻的吉林地区,朝鲜移民大致从两条路线迁入:一条是从南向北,即越过鸭绿江的朝鲜移民经由凤城、宽甸、桓仁、浑江、通化、桦甸、磐石、永吉诸县;另一条是从东向西,即越过图们江的朝鲜移民经由延吉、铜佛寺、明月沟、敦化,迁入吉林地区的额穆、蛟河、永吉等县。
东北北部地区(又称“北满”,即今黑龙江省地方)的朝鲜移民,主要经由三条路线迁入:一条路线是越过图们江进入延珲地区,再向北沿瑚布图河、大绥芬河、大肚川河迁入东宁、宁安、海林等县;第二条路线是越过鸭绿江进入东边道地区,然后经由通化、吉林地区,进入今黑龙江省的五常、阿城、哈尔滨等地;第三条路线是移居俄国远东地区的朝鲜人,因受中国放荒招垦和建路开矿等项政策的影响,越过中俄边界,进入东北北部及东部的边疆地区。1900年,来自朝鲜北部和其他各地的朝鲜移民参加了中东铁路修建工程。1903年铁路竣工后,这批朝鲜移民便广泛散布于哈尔滨、一面坡、横道河子、穆棱、绥芬河等铁路沿线各地,安家落户,从事农耕及其他行业。1910年8月“韩日合并”后,又有大批因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而遭受迫害的朝鲜反日人士和农民经过延边等地迁入宁安、海林、宝清、饶河等地。[5](P32)据1912年8月份吉林垦植分会对中俄东部边境地区的调查,在人烟稀少的虎林县乌苏里江沿岸地方,竟也有已经生息几年甚至三十几年的朝鲜移民。由此可见,到清朝末年,朝鲜移民已流布东北各地,为东北的土地开发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
朝鲜移民具有善于耕种水田的传统,移入东北后,他们凭借在半岛的水田农作经验,大胆地在一些稍具水利条件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汉族农民放弃的草甸地、苇塘地和涝洼地上开发出片片稻田。
朝鲜移民在东北试验种稻的历史非常悠久,几乎是和朝鲜移民进入东北的时间同步的。东北最早出现朝鲜移民种稻的地方,是今鸭绿江上游对岸的浑江流域。1845年,朝鲜平安北道楚山郡的80多户越江进入浑江流域伐木的朝鲜农民,发现浑江下游两岸土地肥沃宜耕,于是进入该地私垦。后来在宽甸县下漏河太平哨一带发现了当时开发水田用的铁锹,表明当时这一带曾经种植过水稻。[6](P96)尽管该地的水田没有延续下来,但朝鲜移民沿浑江向北发展,进入桓仁、通化一带开发水田。1875年,有金姓朝鲜移民在今辽宁省桓仁县下甸子地方试种水稻,获得成功。1883年,金华友等数名朝鲜移民,从通化小湾沟移居柳河三源浦地方,试种水稻亦获成功,不久之后,三源浦一带成为著名的朝鲜移民聚居区和产稻区。随着朝鲜移民不断向北向西发展,稻作试验区也逐渐向北向西发展。1890年,柳河、海龙、安图等地的朝鲜移民又移入桦甸开发水田。1903年,永吉县某些僻静的山沟里出现了种稻的“韩人”,他们在山间小河沟边开出小片水田,逐渐试种。到1905年,从通化、桦甸等地迁来的朝鲜移民,在永吉县的鳌龙河、五里河、牤牛河、团山子一带,开出水田300余垧。到1910年以后永吉县的江密蜂、太平乡、新安屯、杨家乡的大裕屯、大岗乡的东响河、西响河、三家子等村屯,皆出现朝鲜移民种植水田。[7](P63)与此同时,朝鲜移民沿着松花江、牡丹江和辉发河,移入磐石、蛟河、舒兰等地开发水田,并进而移入德惠、怀德、伊通等地试种水田,从而把水田试种区从东部山区扩展到东北平原的腹心地带。
朝鲜移民水田试验区的另一扩展路线,系由鸭绿江下游的丹东地区向西南方向扩展。1861年,有朝鲜移民进入丹东三道浪头地方,根据海潮的涨落进行排灌,开辟了一片水田。1890年在凤城县汤山城有张姓汉族地主招雇朝鲜农民开辟水田。该县沙里寨汉族农民沈某也开始耕种水田。嗣后在岫岩、庄河、复县、熊岳城等地也出现了水田。1897年熊岳城马家屯的孙兰阶开始种水稻。1906年朝鲜平北碧泷郡的金时顺在奉天(今沈阳)经营水田。翌年,安奉线的汤池子、三道浪头、珲水港、梨树等地相继出现水田。1908年,金州汉族地主赵恩海在新民县公太堡地方招雇5名朝鲜农民开发水田。1910年朝鲜平北义州县的宋秉植、金万里等在抚顺鲍家屯等地开发水田。1911年新民县设立了水利局。[8](P212)
东北北部地区也有朝鲜移民进入开发水田。1880年饶河县大和镇一带由俄国境内移入一批朝鲜人,在当地建立村庄,开田种稻。附近的小佳河地主苑福堂看到朝鲜农民种稻有利可图,乃从俄境招雇8户朝鲜人开发水田。1880年朝鲜人安宗浩等迁入东宁县三岔口高安村,开始引小绥芬河水开发稻田。1888年前后,五常县沙河子乡也出现了水田。1895年又有朝鲜农民从舒兰县迁入五常县沙河子乡小孤山一带垦地种稻,稻种有红毛、白毛两种。1897年前后,有参加甲午战争的朝鲜败兵移入宁安县勃海镇的上官地及三灵一带开垦水田。俄国修筑中东铁路时,曾雇佣大批朝鲜劳工,1903年筑路工程完工后,部分朝鲜劳工定居在绥芬河、磨刀石、一面坡、哈尔滨等铁路沿线地区,其中有不少人从事水田开发。[9](P183)
延边地区虽然早已有大量朝鲜人移垦,但以开发旱田为主,从事水田开发者并不多见。据载,1890年左右在图们江沿岸钟城崴子(今龙井市光开乡光昭一带)开始出现水田,1900年海兰江畔的端甸平原和智新乡大教洞附近也开始试种水稻。1900年后,珲春县板石乡南秦泰一带开始试种水田。1905年,南秦泰、马滴达乡五道沟、密江乡中岗子等地已有12.6垧水田。到1911年,珲春全县水田面积已达185垧。[2](P329)在水田开发过程中,朝鲜农民还开出了一条条水渠。1906年6月,延吉县智新乡大教洞14名农民共同开掘水渠1308米,引河水灌溉33垧水田,这是延边地区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1911年秋,延吉县尚义乡八道沟朝鲜族地主延长沟渠12公里,灌溉面积95公顷,总工费1800圆,翌年竣工。此后龙井的水南村、磐石村,和龙的头道沟、平岗等地的渔民也开掘水渠。继而朝鲜农民在图们江北岸和海兰江两岸的平岗、瑞甸平原以及南北侧的山溪、布尔哈通河下游和嘎呀河下游的广阔地区广开水田,其中平岗平原的守信乡(今和龙县头道沟一带)已成为比较发达的稻区。[10](P10)
朝鲜移民为把种稻技术引进东北,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探索。朝鲜移民进入东北之初,使用的稻种都是从家乡带来的。清宣统元年(1909)刻印的《岫岩州乡土志》中记载:“稻,大米。谷分粳、糯二种。糯米性粘,味甘;粳米味甘,性平。岫属所种粳曰水粳,种自朝鲜来”。但是,这种来自朝鲜半岛的稻种,在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东北北部地区却很难生长。据载,从俄国沿海州、吉林、辽宁以及朝鲜等地迁入黑龙江省境内的朝鲜移民,在试种他们自带的水稻品种时,大多没有成功。有的稻种虽然生长起来,但产量很低。后来,有一位来自朝鲜南部名叫申友景的移民,弄到了日本北海道的“赤毛”稻种,在牡丹江地区的磨刀石、海林一带进行试种。几年后,终于培育出适应黑龙江自然条件的耐寒性强、早熟、产量较高的新品种,使水稻种植在黑龙江地区逐渐推广。
朝鲜移民早期开垦水田,多在中小河流两岸,因为当时朝鲜移民数量不大,规模较小,再加上技术条件所限,只能利用中小河流搞一些小型的引水工程,这些工程的主要项目是修筑简易的柳条拦河坝。据五常县朝鲜族老农回忆迁入时拦河修坝的情形,系在每年春节后,农民们割柳条(即柳树的枝条),采运石头,打草帘子和草包,江水刚刚解冻,就开始修拦河坝。人们在冰块漂动的河水里打桩子,铺柳条,然后用石头和装上土的草包把柳条压下去,这样就形成了一条简易的柳条坝。水坝筑成后,河水水位提高,便流进已经掘好的水渠里,把水引进了稻田。这种引水工程比较简易,因积水量少,又易被洪水冲走,因而只适用于小规模的水田种植。但在朝鲜移民迁入初期,因受自然、经济、技术、人力等诸多条件限制,他们能利用当地有限的条件,艰苦地建造这处适用的引水工程,为东北早期的水田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东北无霜期短、水温低、昼夜温差大,不利于水稻生长。早期的朝鲜移民为了克服这些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经艰苦实践逐渐摸索出了一系列寒地种稻技术。这些技术主要有:(1)适时早插,为不误农时,朝鲜移民往往不等冰雪开化就修水渠,打池埂子,翻地整地,小满即开始播种,到芒种时已全部播种完毕。(2)浸泡种子,加温催芽。为延长水稻有效生长期,朝鲜移民先把稻种在室内浸泡,使稻种在室内提前催芽,然后再播种到大田里,这样可以使水稻早熟半个月左右。(3)调节水位,清除杂草。早期新开荒地,因地多人少,杂草茂盛,耕作粗放,易成“草荒”。在朝鲜移民为提高去除杂草效率,普遍采取调节水位的方法,淹死稗草和杂草。[5](P47-49)
总之,在朝鲜移民迁入初期,以不怕艰难的顽强精神和聪明才智,在东北各地试种水稻,为东北地区的水田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金泽.吉林朝鲜族[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2] 金东俊.珲春朝鲜族的迁入及其历史作用[A].中国朝鲜民族迁入史论文集[C].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9.
[3] 船桥半山楼.鲜人满蒙移住史[M].大连:新天地社,1930.
[4] 牛丸润亮.最近间岛事情[M].汉城:朝鲜及朝鲜人社,1927.
[5] 徐基述,徐明勋.黑龙江朝鲜民族[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8.
[6] 黄今福.浅谈朝鲜族人民在近代东北水稻开发史上的贡献[A].延边大学学生论文选编[C].延吉:延边大学科研处,1984.
[7] 马坤.昔日吉林地区朝鲜族概念[A].吉林朝鲜族[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8] 满铁调查部.满洲经济研究年报[M].东京:改造社,1941.
[9] 权宁朝.黑龙江省近代水田开发与朝鲜民族[A].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史专题国际学术会议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10] 《朝鲜族简史》编写组.朝鲜族简史[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
(资料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