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盗洞直抵墓穴廻廊
对于定陶“黄肠题凑[注: 所谓黄肠题凑,是指墓葬中椁室周围用柏木枋堆垒的框壁结构,为我国汉代的一种葬制。-huangchangticou]”大墓而言,有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为此,记者电话连线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无论墓主人是定陶王[注: 汉哀帝-汉哀帝,刘欣(前27年~前1年),汉元帝之孙,定陶王刘康子,袭父封为定陶王。成帝在位时,被收为养子,并立为太子。]刘康还是丁太后,其地位在当时确实算得上权倾一时,而王莽与刘康家族的积怨,也让人颇为关注。
保护这种大规模墓
“这个墓与之前的那些同类墓比,保护的难度大在哪儿呢?”“大在这个墓保存的很完整,因而要保护好也很难。”昨天,记者电话联系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国内考古权威刘庆柱,在谈及定陶大墓时,刘庆柱语气中依旧非常兴奋,他表示对于定陶“黄肠题凑”大墓的保护,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和尝试。“我也替保护该墓的考古人员为难,如果异地保护,肯定要拆和脱水处理,处理了之后又如何组装上去?组装好之后给人的感觉又会不会跟原来的一样?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不过就脱水技术[注: 不论何种文化,技术都是异曲同工的词汇。它可以指物质,如机器、硬件或器皿,但它也可以包含更广的架构,如系统、组织方法和技巧。]来说,现在还是可以的。”
但刘庆柱也表示,之前考古人员进行脱水保护过的文物都是体积相对较小的,而定陶“黄肠题凑”汉墓规模却很大,特别是其中一些黄肠木体积较大,这对于考古人员来说还是头一次遇到。
不管是原址保护还是异地保护,这座大墓能给予观众的最直观感觉是什么?刘庆柱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如果你去故宫,你最想看什么?当然是太和殿等大型建筑了,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啊。而对于皇陵来说,当时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那个坟堆。它产生的‘威慑力’就是通过人们看到的,最直观来体现。墓室就好像一座皇宫,里面的东西是第二位的,房子[注: 住宅是提供人居住的房屋。客家人称作屋家,广东人称作屋企,福建人称作厝。为民间信仰的风水区分由于生人居住;称阳宅、以别于已经身故入土之阴宅(墓)。]才是第一位的。”刘庆柱表示,如果想要死后有“黄肠题凑”的待遇,只有皇帝[注: 古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中国,皇帝最早是皇、帝的合称。“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道,举措审谛。]赐予,除了这个,其它陪葬品都是可以跨越的。“因此展现给观众的,最主要的还是‘黄肠题凑’这个整体。”两位墓主人“候选者”
对于墓主人的“候选人”之一刘康,刘庆柱介绍说,他的地位并非一般的诸侯王可以相比,这从刘康的母亲傅昭仪(昭仪相当于妃子)当时在皇宫中的地位便可窥见一斑。“傅昭仪虽然是妃子,但皇帝允许傅昭仪和他坐一起,外出的时候又坐同一驾车,死后也是按照皇后的待遇来厚葬的,甚至葬在皇帝的坟旁,而这时的刘康实际上也是太子的一个候选人。”
在永光三年(公元前[注: 公元前的来历国际上以耶稣基督诞生为起点,在耶稣基督诞生之前叫公元前,耶稣基督诞生开始为公元。【公元】欧美诸国以耶稣基督诞生之年为纪元之始,世界各国多有采用者,故称为「公元」。]41年),刘康被立为济阳王;永光八年,又被封为山阳王;又过了八年后,刘康最终成为了定陶王。“刘康多才多艺,深得汉元帝[注: 汉元帝,刘奭,黄龙元年(前49年)嗣位,在位十七年,庙号高宗。-hanyuandi]喜爱,甚至是偏爱;虽然当时的皇后是王皇后[注: 即王姓皇后,有史可考的王皇后有23位。其中汉元帝后、唐高宗后、唐玄宗后史记较多。-wanghuanghou](王莽的姑姑),但实际上刘康母亲傅昭仪当时更为得势,所以刘康能够有如此地位也就不奇怪了。”
但最后,刘康未能当成皇帝,汉元帝的另一个儿子刘骜继位,成为汉成帝。“但汉成帝没有儿子,刘康的儿子刘欣过继给了汉成帝刘骜[注: 汉成帝刘骜 汉成帝(刘骜) 成帝,名刘骜(公元前51前-前7年),元帝子,元帝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终年45岁,葬于延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5里处)。]。汉成帝死后,刘欣也就继位了。因此刘康的背景在所有诸侯王中也是非常奇特的一位。”
而在此次论证会上,专家也提出,此墓有可能是丁太后之墓。那这个丁太后又是何许人也?
据记载,丁太后是西汉定陶国(今定陶县黄店镇)人,定陶恭王刘康的爱妃,在历史上也是显贵一时的皇太后[注: 皇太后huángtàihòu [empressdowager]皇帝的母亲皇太后是中国古代皇帝法定母亲的尊号。]。汉成帝驾崩后,丁太后和刘康之子刘欣,继承王位成为汉哀帝[注: 汉哀帝,刘欣(前27年~前1年),汉元帝之孙,定陶王刘康子,袭父封为定陶王。成帝在位时,被收为养子,并立为太子。成帝死后,他于同年4月继位,成为西汉皇帝,谥号:孝哀皇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平。],“母以子贵”的丁氏便被尊为太后,丁氏的兄弟及其他众多丁氏亲戚也受封做官。由此,丁太后在当时数年间可谓是权倾朝廷。病故后汉哀帝动用五万人为丁太后修筑坟冢,亦是葬于定陶。但汉哀帝死后,手握重权的王莽为了政治斗争需要,奏贬丁太后号为“丁姬”。同时,又派遣十余万人,将丁太后掘坟扬尸。
定陶大墓毁于王莽?王莽定陶王家族有积怨
在采访中,记者也从刘庆柱那里了解到,由于定陶王刘康的母亲傅昭仪在当时的地位非常高,甚至能与当时汉元帝的王皇后相提并论,且在死后也按皇后待遇被葬于汉元帝坟墓旁,这对于王皇后的侄子王莽来说,着实感到耻辱。因而在王莽得势后,他也确实下令将傅昭仪的墓掘开,让已逝的王皇后取而代之,以此正名。也正是这种行为,可能致使王莽与刘康家族有了很深的积怨。
而之前也有一种观点称,定陶大墓被盗,亦有可能是王莽所为。对此,刘庆柱表示,说是王莽盗窃并破坏了定陶大墓,这个说法还有待探讨,不过他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虽然的确掘了傅昭仪的墓,但究竟是不是王莽破坏,或指使人破坏了千里之外的定陶王墓一事,真的不好说。”而另一个证据则在于,记载西汉历史、由班固[注: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 年),东汉辞赋家、史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年少时,就能属文,16岁入洛阳太学。]撰写的《汉书》中也没有对此的记载,“《汉书》对王莽是不客气的,班固有很深的正统观念,所以对王莽并不同情。如果真是王莽干的,那么等于是掘了汉哀帝刘欣父亲或母亲的坟,那班固肯定是不会客气的。”但同时刘庆柱也猜测,如果确实是王莽破坏了定陶大墓,但中间搞了些小伎俩,瞒过了史学家[注: 历史学家古希腊三大史学家是: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详细介绍: 希罗多德他是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被人们尊称为“历史之父”。],这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