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沉船“南澳Ⅰ号”出水上百件文物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4-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

新华网广州4月13日专电(记者赖少芬)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9日启动后,首批文物于近日出水,总数达上百件,大部分是明代晚期的青花瓷器。

记者13日从“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了解到,水下考古队员10日下水探摸时,将部分散落在古船淤泥中的文物清理出来,打捞出水近百件文物,多为明代晚期的青花瓷,包括口径不同的碗、碟等。目前水下考古工作进展良好。

据介绍,目前通过考古勘探已知沉船位于水下约27米处,古船的上层结构已不存在,但隔舱和船舷保存状况较好,由于船体表面覆盖有泥沙和大块凝结物,船体和文物受腐蚀和人为因素破坏较小。

从水下考古调查情况看,“南澳Ⅰ号”上保存有大量的青花瓷器,主要包括绘有人物、花卉、动物图案的青花大盘、碗、罐、碟、盆、钵、器盖、杯、瓶、粉盒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