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京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4-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历史 北魏前期都城。原为秦汉所置平城,故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北魏建国以前,鲜卑拓跋部在猗卢六年(313) 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为北都,修秦汉故平城为南都。拓跋猗卢登平城西山观察地势,将城址向南移百里,于□水之阳的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称为小平城)派长子六修镇守,以统领南边各部落。

北魏建国后,魏道武帝拓跋□于天兴元年(398)七月,将都城从北都盛乐迁至平城。从此在平城开始营宫殿,建宗庙,立社稷,起鹿苑,规模日益扩大。当时平城也是司州、代郡的治所,称为代京。北魏朝廷为了充实京城,先后从各地迁移大量农业和手工业劳动者至京畿地区,或给耕牛,计口授田,从事农业劳动,或从事各种手工业生产,逐步形成北魏前期历时百年的繁盛都城。但其地偏僻,随着皇族、官僚、军人和百姓人口的不断增加,物资需求量日益增长。恒、代无漕运之路,至魏孝文帝元宏统治时,粮食、物资的供应日趋紧张。柔然又不断向南活动,构成对代京的严重威胁。太和十八年(494)从平城迁都于洛阳,改代京平城为恒州及代郡的治所。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平城为六镇起义军所攻破,州、郡、县同时废罢。

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