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为-工具
上述两起案件并非孤立的个案。近年来,通过网络联系进行-的现象,如同瘟疫一样,在日本全国不断蔓延,并有逐步加重的迹象。据日本警方保守的统计,2003年,日本共有34人通过这种方式自寻短见,这一数字在2004年上升到55人。而今年开始仅仅两个月,已经发现至少有20人通过网络联系进行集体-。用日本版的GOOGLE搜索日语“-”两个字,会得到两万多个查询结果,其中很多条码来自以-为主题的网站。
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进入这个虚拟的空间,和陌生人讨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启齿的困惑。他们被压抑的心情可能由此得到排解,但也可能受到蛊惑和引诱,最终走上不归路。
在一些极端的-网站里,充斥着“你想-吗”、“-无罪”、“你有权力-”等字眼。在某个-网站上,甚至张贴有“-N种方式”的文章,对每种-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并附有关于该方式的痛苦程度、成功率和遗留问题的解说。该文章的作者甚至“体贴”地提醒轻生者,不要轻易在铁路车站-,因为死者的家人可能要为此担负一笔高达几万美元的清洁费用。
而另一个-网站则提供“适合的进行-方式”的测试。测试者通过回答以下问题,如“你会游泳吗”、“你喜欢吓人吗”等等,测试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
想-的人内心是孤独的,而在选择死亡方式的时候,他们却不愿意孤单地去死。因此,通过网络邀约“志同道合”者便成为一种选择。
在日本-网站的论坛或聊天室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留言:
“我想死,但我不想自己去死,愿意和我一起去死的人请回帖。”
“寻找4个一起-的伙伴。我有安眠药和汽车,希望你有煤炉……”
据专家介绍,这种网络相约集体-的方式,20世纪末期开始出现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然而,这一现象如今在欧美国家已不多见,在日本却出现“流行”的趋势。
对于是否应该强行关闭-网站的问题,在日本引起广泛争议。根据日本媒体进行的民意调查,61%的受访者支持关闭这些-网站。然而,有39%的人认为,强行关闭这些网站侵犯言论自由——毕竟,-并不犯法。此外,还有人认为,一些-网站为轻生者提供一个精神家园,关闭这些网站无疑是封死轻生者的喘息空间。
-背后的社会问题
在日本,网络集体-人数占日本-总人数的2%。可见,网络集体-现象的蔓延,只是日本社会日益严重的-问题的一个反映。
高-率一直是困扰日本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随手一翻日本的报纸,便可发现一两条关于-的新闻。3月13日,记者打开《今日日本》的网站,上面就有这么一条新闻:26岁的男子掐死了妻子以及1岁和3岁的儿子后,在家中后院上吊-。
从1999年开始,日本每年因-身亡的人数超过3万人,2003年更是达到历史的最高峰:34427人。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日本青少年的-率呈大幅上升趋势,19岁以下青少年-率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
也就是说,日本每天有近100人-身亡,该人数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4倍。在所有的发达工业国中,日本的-率是最高的,美国的-率只是日本的一半。据专家调查,除了疾病以外,日本最主要的-诱因是失业、破产、债务等与财政有关的因素。专家将-的主要原因归咎于日本十多年的经济衰退。
一位日本青年对本刊记者说,在日本,如果35岁以后失业,意味着一生事业的毁灭,因为很少有雇主愿意雇35岁以上的新人。所以,如果你年届35被炒鱿鱼,只有三个选择:自己做生意,当一辈子临时工,或-。
专家还指出,日本人内向拘谨的性格,也是导致高-率的原因之一。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多数日本人选择沉默。内心的郁结长期得不到疏理和排解,便可能最终引致轻生的念头。
在基督教文化里,-是一种罪孽、一种懦弱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而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对失败负责的行为、一种谢罪的形式。
从古至今,日本人赞赏樱花的刹那芳华瞬间的寂灭使其短暂的缤纷更为绚烂,人的生命亦如是。在日本文化和历史的核心,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自我升华的传统。日本人历来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便是与此息息相关。
在日本古代和现代文学中,有许许多多关于死亡的凄美的描述。很多日本文人更是用-来书写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章,其中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和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
两年前,一部名叫《-俱乐部》的电影,成为日本当年最卖座的惊悚片之一。影片的开始,54名女中学生在东京一个地铁站旁一字排开,在列车疾速进站的一刹那,这些女孩一起跳入了铁轨……
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一本名叫《完全-手册》的书在日本成为畅销书。
“-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完全-手册》的作者鹤见济(Wataru Tsurumi)如此说。
政府干预-
为了对-这一社会顽疾进行治疗,日本政府开始采取了一些措施,努力控制居高不下的国民-率。
从几年前开始,日本政府要求建筑设计师在对楼房进行设计时,要考虑预防-的因素,所建造的楼房,要尽量使轻生者找不到跳楼-的地方。
针对铁路车站中-成风的现象,日本政府在站台加设自动玻璃门。在列车进站后玻璃门才会打开,这样就杜绝了卧轨-的可能。但是,由于这种防护门的成本较高,不是所有的日本铁路车站都有这种设施。
在一些铁路车站,还特地加设了镜子,让轻生者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身影后会打消寻死的念头。
在多数国家里,-是不能获得保险赔偿的,但在日本,保险公司给-的投保人提供保险赔偿,因此,不少人为了使亲人获得保险金而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了减少这种现象,日本保险公司近几年开始停止或减少对-者的赔偿。
24小时的“生命热线电话”咨询服务、在互联网上开设预防-的网站,规劝人们珍惜生命、不要轻生,也是帮助人们减少-的措施之一。但是,-在日本仍然是个禁忌话题,一般只出现在报纸上,而不会出现在受众更为广泛的电视媒体上。
而且,日本民众和媒体普遍认为,小泉政府没有对-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多年来参与预防-工作的自愿者坂本弘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日本对-问题采取一种逃避的态度,而这就是该问题长年得不到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