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为证:中国又割地了 揭秘西北划界真相!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5-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是中苏边界的遗留,中国的西北边界,虽有《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划分,但该条约对边界的规定不甚详细,中国历经清末和民国的国力孱弱,忽视边疆,西北边界屡遭蚕食,形成了很多虽在中国地图边界的主张范围内,但早已被苏俄控制的争议土地(包括东北边境的黑瞎子岛等),新中国成立之后,中苏间力量对比悬殊,中国缺乏筹码,苏联寸土不让,因此边界问题就一直拖着,到了苏联解体,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并且由于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和中亚各国开始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但是要想通过和平手段把所有的争议地区都取回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拖着不解决又有碍两国关系的发展,阻碍反恐、反分裂等问题的合作。

因此基本上是取得一部分原为他国所控制的争议土地,然后放弃一部分自己原本主张主权的争议土地,来解决争端。如果靠武力也许可以取回全部争议领土,但是条件就是冒着毛子大怒的风险跟三国开战,这三国也必然去支持新疆独立势力。这样,取回一部分他国实际控制的争议土地,然后放弃部分主张的争议土地,地图上看上去就是放弃主张的那部分土地边界线后退,但由于基本上原本100%的争议土地都是他国所实际控制(这个原因要问民国为什么不派兵守边防线,而是喜欢在内地火并)因此,中国实际控制的土地是大大增加的,而邻国则多多少少吐出些土地了(他们的地图边界线也是向后退的)。

原中哈实际控制线(哈方地图线)处的铁丝网,现在是夏尔西里保护区边界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界有两片主要的的争议区,北段的察汗鄂博和南段的阿拉山口附近。察汗鄂博争议区,20世纪30年代为苏联所实际控制(又是民国有边无防留下的烂摊子),在新疆和丰县(和布克赛尔)附近,划界时,哈国将其控制的30%部分争议区移交给中国,中国放弃对剩余争议领土的索要。

原苏俄——哈国实际控制的中哈争议区哈萨克斯坦边防哨所,现已为条约法定界线的中国境内

中哈边界第二轮谈判中,中国放弃被苏联早已实际控制的阿拉山口北部100余平方公里戈壁荒漠,换取哈萨克斯坦将自己实际控制的夏尔西里地区交给中国,应该讲是外交胜利。夏尔西里是典型的高山森林草原地貌,风光异常优美。现在已经是国家级保护区了(03年交接)。

55年中国地图,乌宗图什河源区在主张边界外

中吉边界的争议区基本上主要就是乌宗图什河源争议区(阿合奇县境内),这里争议产生的缘由是,中国认为两国边界应该沿分水岭行进(平均海拔低),吉方(原苏方)认为应该沿天山南脉主脊(平均海拔高),形成一片面积较大的争议区,此处一直为苏联——吉尔吉斯斯坦100%控制。2002年中吉划界勘定后,此处中吉三七开,吉尔吉斯斯坦将争议区的一部分交还中方,中国不再主张剩余争议区的主权。

中苏交恶后中国地图开始主张乌宗图什河源区主权

事实求是的讲,中苏原国界西段的争议,基本上是对《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清末边界条约所指的具体地理分界物有异议(比如哪条是主山脊,山脉如何走向等),这些当时的条约中没有详细叙述。有人讲,中共不是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么?怎么要以这些条约为基准来谈边界问题?这个很多人都有误解,中共讲过废除不平等条约中的不平等条款(如治外法权、驻军权、领事裁判权等),对于边界问题,中共提出的原则是,不承认不平等条约的合法性,但愿意以此为基准,合理的解决边界问题(可参见邓小平89年会见戈尔巴乔夫时的谈话:结束过去、开辟未来)。清末条约大多都不详细,比如清末中越边界条约附图中的宽约一毫米的红色界线,对应到实地中就有一公里宽,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争议。

99年中华民国地图

中吉边界研究起来,让人很纠结和不解,因为作为国人,都希望自己的边界线外推,但是作为理性的研究者,却必须分析双方的理由谁更充分。事实求是的讲,就乌宗图什河源区域来讲,总客观的角度讲,吉尔吉斯斯坦(继承原苏方观点)确实更有理由,因为乌宗图什河虽然横切了天山南脉主脊,但是天山南脉主脊仍然在除乌宗图什河峡谷以外的区域是分水岭,中方提出的分水岭实际上是与天山南脉主脊平行的一片低矮一些的一条山脉,虽说也有道理,但总是觉得似乎不那么理直气壮。(在中哈边界的察汗鄂博争议区,则是中方主张主脊连线做界线,哈方主张分水岭,原中苏双方都是按照有利于自己的原则来理解条约的中的地理分界物)

双方地图主张线的重合区域为吉控争议区

民国地图如何大力开疆,也只是在帕米尔未定界那里扩张,中苏边界西段的除帕米尔地区,都是和苏联主张线一致的(实事求是的讲,苏联在中苏边界西段的主张线应该讲还谈不上霸道,基本还是以条约为准,以明显的地理分界物划分),直到1999年台湾出版的最后一版中华民国全图,此处(乌宗图什河源区域)中华民国的主张线依然是与苏方主张线一致,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张界线则向外推,这也是唯一一处中共的地图主张界线比国民党画的地图还靠外的(TG终于地图开疆超过了国府一次)。

后来根据我了解的中苏关系史,原本中苏国界西段的争议只有帕米尔高原未定界(清末悬案,今中塔边界南段),其他双方基本都是以苏联地图线为准,没有什么争议(也可能是当时民国和解放初期中国对边界具体地形尚不熟悉,采纳了苏联地图界线),50、60年代出版的中国地图上,乌宗图什河源区也是在苏方境内的,一直到中苏交恶以后,特别是伊塔事件、铁列克提事件之后,双方边界的争议就一下多了起来。

争议区划分

边界问题就是这样纠结,涉及太多的历史、地理、民族、法律、外交、感情等等问题,实在是不好解决。不解决呢,双方关系没法发展,互存戒心,边界也不安稳,要吸引住大量的军事力量,对方很可能会支持边疆分离势力。武力解决呢,刚解放时,中国和所有邻国都有边界争议,总不能全开打吧。和平解决呢,总得互谅互让,多少有些妥协,这样签订的边界条约界线总会比原来的主张界线退后,总会有人对比地图骂卖国。这也是十分无奈和纠结的事情。

最要命和让人不解的一点是,原中苏边界西段的历史继承性问题,这一点迷惑我相当长的时间。比如中吉边界的乌宗图什河源争议区、中哈边界的察汗鄂博争议区,这些争议区域在70年代以前的地图上是没有画在我方版图上的,也就是说,国界是按照苏联主张线画的,双方没有争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