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浦项制铁公司(POSCO)成立于1968年,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厂商之一。图为该公司网站截屏。
韩国浦项制铁在中国又有动作,这次不是涉足钢铁项目,而是意在中国稀土资源。
昨日(6月10日),有媒体报道称,韩国资源公司与浦项制铁组成的财团以5976万元人民币入股中国YongxinRareEarthMetalCo.60,该财团合计持有新公司PoscoKoresYongxinRareEarthMetalCo.60%的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这家中国企业并非传言中的江苏永信稀土贸易公司,而是包头一家稀土生产企业。昨天浦项制铁中国公司相关人士证实了这一点。
行业人士认为,在中国对稀土原料出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外资公司通过在中国设厂或者收购,将简单加工的稀土产品的“变相出口”行为愈演愈烈。
斥巨资投资稀土产业意欲何为?
浦项制铁中国公司技术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被收购中国企业在包头经济开发区设有工厂进行稀土产品的生产,此次并购是浦项中国在运作。
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询问进一步的并购情况时,该工作人员却不愿意继续解释,告诉记者正在旁边的韩国领导不让他说,“这算是公司的秘密,现在不能公开。”
记者查阅资料获悉,有一家名为“包头市永新稀土有限公司”的企业,注册于2002年、注册资本50万元,生产范围包括“稀土化合物、永磁材料”等。
事实上,浦项制铁早已进入中国。2003年,浦项制铁正式成立浦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随后其在中国的多项收购均为钢铁相关产业,包括本钢浦项冷轧、青岛浦项不锈钢、张家港浦项不锈钢等,目前在华投资已超过24亿美元。
天相证券分析师张方指出,近几年中国出口到韩国的稀土产品减少了许多,“韩国出了一些能源政策,鼓励风电行业的发展。风电行业发展需要铝铁硼等元素,韩国本土又没有稀土资源,只能从外国进口稀土。”

风电是近来大热的绿色能源,但风电发电机需要铝铁硼等元素
长城证券有色分析师耿诺也认为,浦项制铁注资国内稀土企业之后,可以从国内其他有配额的公司买出口配额。国家还是鼓励高端产品出口的,浦项制铁可以收购完初级产品之后将之加工成高端产品。
“但是浦项制铁是一家钢铁企业,如果浦项中国没有生产稀土的技术和经验的话,很难做出稀土高端产品,意图可能就在获取稀土原料和初级产品,然后通过买配额出口。”
外资巧设厂 规避稀土限令
近期,中国对稀土产业整合力度日渐加大,海外市场的巨大需求却遭遇了国内政策的紧箍咒。目前中国的稀土出口采用“配额+关税”的双重门槛,无疑给长期依赖中国稀土原材料出口的外资企业当头一棒。
“事实上,不需要配额,这些企业依然可以拿到矿产。”赣州拓盛高新稀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黄经理表示,在中国从事稀土矿产开采的100家企业中,只有20余家拥有出口配额,这也导致了部分企业用“非正常”手段走私开采稀土原料,导致了稀土行业变相出口的苗头悄然滋生。
黄经理表示,因在我国购买稀土原料初级产品不受配额限制,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近年来大规模在我国投资设厂。以赣州为例,日资和赣州当地的民资合作办厂,把稀土加工成简单合金出口,所受限制比原材料出口小,这就是典型的变相出口。
据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外资企业在内蒙古大量买入稀土原料和金属,简单加工后便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或储备,成功地规避了我国出口配额限制。国外企业拿到初级产品,提纯后产品增值数倍。直到2009年,国外90%以上的稀土上中游产品都是从我国进口的。
包头稀土企业负责人透露,无配额或配额少的企业为了出口产品,往往找有配额的企业代理,代理商每吨一般收取8%至10%左右的代理费。以销售紧俏的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为例,一般每吨代理费为1000多元至2000元。
公开资料显示,相关部委官员曾公开表示,国家将禁止外商在中国境内建立稀土矿山企业,不过允许外商投资稀土冶炼分离项目(限于合资、合作),同时鼓励外商投资稀土深加工、稀土新材料和稀土应用项目,但中外合资、合作建设的稀土项目,凡涉及矿山的资产及业务不能进入合资范围。
﹣外媒:中国拟禁止出口部分供应紧张的稀土图﹣今年前4个月江西钨品和稀土资源出口大幅增长﹣中国稀土正以惊人速度被盗掘 外资设厂变相出口﹣中国曾经失败的稀土保护政策:产量上涨价格回落﹣限产失败 中国实际稀土量已不足世界30%﹣中国将试点稀土储备战略 打响稀土资源保卫战﹣中国稀土整合初见成效 美加等国或重启稀土开采﹣日本挑拨中美为哪般:中国并无制约美国稀土能力﹣美国拥有丰富稀土资源储量全球第2 仅次中国


1950年至2006年世界稀土产量变化图。美国的稀土生产大幅降低直至停滞,而中国稀土在1980年代中期后迅速垄断世界市场。


金属钐和金属钕(资料图)


氧化铽粉末和氯化镧粉末(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