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在古东胡语中其意为“永恒之火”。古东胡系室韦一达怛人的语言,保持东胡后裔语言和方言的特点,这种语言和方言,应当叫作原蒙古语。《元朝秘史》中保留的一些原蒙古语的词汇和语法现象可以证明,这种原蒙古语与后来经过突厥化的古蒙古语有很大差别。“蒙古”一词在古蒙古语中的原意是勇敢或朴素;另有一种释义法,即将该词分解,即“我”与“炉灶之火”两个词合成,结合起来就是“我们同火人”,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每到一地同炊共饮,故有此称。
今天的蒙古仍然地广人稀,使用改造后的西里尔文,青年人崇拜美国,韩国,老一辈人喜欢前苏联,俄罗斯。饮食以肉食为主,粮食比肉昂贵得多。

蒙古第一大城市 乌兰巴托

带有俄罗斯风格建筑物高大而华丽。

乌兰巴托的市中心



乌兰巴托的出租车,大多没有计价器打表,而是可以谈价格





正赶上乌兰巴托建城XXX周年,图为修缮中 蒙古国大国家革命宫,印象中前苏俄时期是这么个叫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