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接受联合报专访,说到ECFA能让台湾经济“转骨”时,马英九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7月3日电/马英九昨天接受联合报专访时表示,签署两岸经济协议(ECFA)获美、日、欧盟高度肯定,台海和平、东亚区域稳定更为巩固,两岸不太可能重回冷战或热战时期,“这比签署两岸和平协议更有意义!”
大陆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表示,ECFA“就是两岸联手赚世界的钱”;马英九昨天也说,签署ECFA后,两边不吵不打,“Don’tmakewar;makemoney,makefriends.(别打仗,去赚钱、去交朋友)”。

马英九强调,和平与繁荣是世界主流价值,美、日、欧盟对ECFA反应很正面,“这么多年来,台湾总算做了一件全世界都叫好的事。”
马英九说,签署ECFA后,两岸经济往来的现状一定会改变,但政治上仍应搁置争议;他期盼两岸争取一段很长时间的和平相处,彼此了解想法,“在中华文化指导下,找出解决争议的方式。”
他引用大陆学者提出“和平发展期”的概念,强调现阶段是两岸六十年来关系最好的时刻,“相较于两韩冲突不断,台海一片平静,这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马英九比较两韩、两德、南北越互动模式,他指出,两韩政治领域互动多,领导人也见过面,却未比两岸更和平;台湾从一九九○年金门协议走到二○一○年ECFA,已摸索出一套最符合利益的作法,就是“庶民导向”。
马英九说,东西德统一后,曾开国际标处理前东德公营企业,但台商在大陆收购快破产的公营企业,两岸互动、民间先行,“庶民导向”更能解决问题。
马英九说,台湾不再搞金钱外交,改为国际人道援助,驰援海地、捐赠新流感疫苗,这些都是外交“转骨”的作法,“台湾对国际社会是plus(加分)!”“再给我们几年时间,台湾形象会大有改变。”马英九:维持现状才要比照条约
马英九表示,“立法院”应比照条约,审查两岸经济协议(ECFA),而非条约、准条约、预算或法律案,这无涉统独,而是更确立两岸现状维持,“就是不要改变两岸定位,才要比照(条约审查)”。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提出ECFA适用条约审查是“国家对国家的法律位阶”,马英九明确表示,ECFA并非国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FTA),而是符合世贸原则与两岸特色的经济协议,不能说是条约或准条约。
ECFA比照条约,马英九表示,此举可回避两岸政治敏感,“不用碰触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却能找出双方可以接受又不伤尊严的方案”;这是盱衡全局的最佳方式,“总比卡在那里更有利”、“我们搞了廿年,知道只有这条路走得通”。
马英九解释,ECFA文本序言提及“考量两岸经济条件”,这属中性说法,例如两岸分别在石化、工具机、农产品留回旋空间,这是考量两岸产业差异,“这不叫FTA,因为ECFA比FTA大,还包括投资保障协定。”
他坦言,大陆对“协定”字眼比较敏感,认为具国对国的意涵,最后改称“协议”,但海基、海协透过授权,签署具拘束力文件,如同当年金门协议一般,就是搁置政治争议,“目前无法突破的(政治议题),对岸也不急。”
马英九说,重庆江陈五次会谈,两岸次长级官员上桌谈判,台方没有刻意敲锣打鼓,一切维持低调,尽管在野党不满意,但政府大原则仍是“里子先做好,面子以后慢慢再研究。”
马英九说,大陆对台政策从“血洗台湾”、“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到“防独促统”,即使有政治目的,计划终究赶不上变化,从廿年前签金门协议到ECFA,双方持续释善意。
至于两岸领导人是否建立热线?马英九认为,现阶段仍有许多顾虑,包括“陆委会”、“经济部”透过多次协议,早与对岸建立联系管道。
马英九认为,两岸经过多年互动,都是一步一步往前,“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双方采取务实精神,才能求同存异、搁置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