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火炮反坦克炮
型号:M40式
图片:
发展过程:
M40式106mm无后坐力炮,是美国奥特夫力特兵工厂制造的一种反坦克无坐力炮,40年代开始研制,50年代开始装备美军,在70年代一直是美国陆军营级制式反坦克武器。7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由反坦克导弹取代。台湾陆军于50年代购进此炮,主要装备在步兵营和装甲步兵营,作为步兵伴随火炮使用。
性能特点:
①机动方便、战场适应能力强可配用M79、M92和M149E5三种炮架,既可固定于地面使用,也可以安装在M274轻型拖车、各型吉普车和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上使用
②配用弹种多,使用范围广。配用弹种包括杀伤人员的榴弹和对付装甲目标的破甲弹、碎甲弹。
③配用新型瞄准系统和新弹后,对目标的命中概率和毁伤增大,与同美制型号相比效能有所提高。
④射击时火光大、容易暴露目标。操炮人员容易被敌方发现和杀伤。
主要改型:
M40系列无后坐炮自50年代装备以来,美军对其进行了不断改进,现有主要型号是M40A1式、M40A2式和M40A4式。其中,M40式配用三脚炮架,M40A1式和M40A2式配用M79炮架,M40A4式配用M92炮架。此外,该炮还可6门联装在M50式奥图斯轻型履带车上,构成火力强大的反坦克火力车。台军主要装载于M151、M998吉普车上。
基本数据:
口径106毫米
初速(破甲弹) 503米/秒
最大射程(破甲弹、碎甲弹)7700米
有效射程
破甲弹、碎甲弹1100米
榴弹3300米
射速(持续) 1发/分钟
炮身长2692毫米
高低射界(M79式炮架) -17°~+65°
方向射界360°
炮架重(M79式) 88千克
配用弹种 破甲弹;碎甲弹;榴弹
破甲弹
全弹重16.9千克
弹丸重7.96千克
破甲厚度(0°着角) 450毫米
碎甲弹
全弹重17.25千克
弹丸重7.96千克
榴弹
全弹重18.6千克
弹丸重9.89千克
全炮长3404毫米
全炮重(不含弹) 709.5千克
运动方式牵引、吉普车载
炮班人数2人
识别特征:
①炮管较长,后部上方并列一挺12.7mm试射机枪,与炮身有两个固定点。
②炮身后部为半球形,有长且弯曲的手柄,未端为球状。
③射手位于炮身左侧面对炮身实施观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