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美国
类别:军用飞机、轰炸机
型号:B-1B 型
图片 :
发展过程 :
B-1 是美国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研制的变后掠翼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1962 年提出研制设想 ,1969 年开始研制 ,1974 年 12 月原型首飞 ,1986 年 6 月开始装备部队 . 由于导弹与飞机之争,进展一直较缓缦。 B-1B 于 1982 年开始研制 ,1984 年生产型首次试飞。
1986 年 6 月 29 日,首架 B-1B 服役 ,1986 年 10 月 B-1B 获得初始作战能力 ,1988 年初 B-1B 全部交付完毕。 1990 年 5 月,该机被美国空军命名为 " 兰斯 " 。 B-1B 总共生产了 100 架,到 1992 年 6 月只有 84 架仍在服役。随着美国军费削减 , 还有可能进一步减少服役数量。
性能特点:
B-1B 是一种多用途战略轰炸机,其主要任务有:战略突防轰炸 , 执行常规轰炸的海上巡逻任务,以及作为巡航导弹载机使用。主要特点是:
①该机采用翼身融合体结构,增加了升力,增大了内部容积 . 采用后变后掠翼,有利于改善低空和高空飞机性能和起飞着陆性能,并可增加航程。
② B-1B 采取隐身措施,其雷达反射载面积是 B-1A 的 1/10,B-52 的 1/100 。
③由于设计问题使后弹舱区域的气流产生扰动造成投弹区弹体不稳定 , 故目前的 100 架 B-1B 飞机的后弹舱通常情况下均不挂弹。
主要改型:
B-1 只有两种型别
B-1A, 原型机,只制造了 4 架,主要根据低空高速突防的设计思想研制 ;
B-1B, 由 B-1A 改进而来,最大设计起飞重量由 179170 千克增加到 216365 千克 , 可调式进气道改为固定式,采用新的发动机和简化的机翼整流罩,加强了起落架 , 最大平飞速度由 M2.2 降到 M1.25, 机翼最大后掠角由 67.5 °改为 59.5 °,将 B-1A 的整体弹射座舱改为弹射座椅,攻击电子系统的主要部件都更换了,对防御电子系统的软件进行了大量的改进。
1992 年,美国空军开始计划对 B-1B 实施耗资 20 亿美元的改进计划,以增强 B-1B 执行常规任务的能力。该计划包括 : 恢复对 ALQ-161 综合电子对抗系统的改进 ; 改进 B-1B 携带常规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包括增加 MIL-STD-1760 数据总线、全球定位系统、保密空对空通信,增加携带联合直接攻击武器 (JDAM) 的能力 ; 对 B-1B 核 / 常规双重任务轰炸机的后勤支援进行投资。
基本数据 :
乘员 4 人
动力装置 F101-GE-102 加力式涡扇发动机
载油量 88450 千克
最大速度 1.25 马赫
巡航速度 0.7 马赫
最大航程 12000 千米
起飞滑跑距离 2530 米
载弹量 34019 千克 ( 内部 ) 26762 千克 ( 外部 )
机长 44.81 米
机高 10.36 米
翼展 41.67 米 ( 全展开 ) 23.84 米 ( 全后掠 )
最大起飞重 216365 千克
武器 总共 3 个武器舱,在翼身前有两个串列的武器舱,长 9.53 米,后有一个,长 4.57 米,有液压制动门。前武器舱有一块可前后移动的隔板,使武器舱适于携带不同的武器,而隔板前部的剩余空间可以用于装燃油。内部携带的武器有 :8 枚 AGM-86B 巡航导弹 ( 挂在前武器舱的旋转挂架上 ),24 枚 AGM-69 短距攻击导弹 ,12 颗 B-28 或 24颗 B-61 或 B-83 核炸弹 ; 非核武器包括 84 颗 227 千克 MK82 或 24颗 908 千克 MK84 炸弹。机身下的 8 个外挂架可携带 14 枚 AGM-86BAGM- 69 导弹 ,8 颗 B-28,14 颗 B-43/B-61?B-83 核炸弹 ,14 颗 MK-84或 44颗 MK82 常规炸弹,或者携带副油箱。
雷达 AN/APQ-164 多模态攻击雷达系统,采用相控阵天线,能进行低空 地形跟踪及精确的导航。
导航设备 高精度惯导系统
电子对抗设备 AN/ALQ-161 系统,有AN/ALQ-161 无线电频率侦察 / 电子对抗系统 ; 尾部告警系统 ;AN/ASQ-184 防御管理系统及一个高级对抗系统,总共有 108 个单元。 AN/ALQ-161 系统控制着干扰发射机及相控阵天线,这些干扰网分布在 B-1B 的各部分,能对任何波段的信号进行干扰。
作战运用:
作为美空军的主动战略轰炸机之一, B-1B 在装备部队 10 年后 " 沙漠之狐 " 作战行动中首次投入实战使用。科索沃战争中,美空军有 5 架 B-1B 参战。主要以空射巡航导弹对南联盟纵深目标实施攻击。
识别特征:
① B-1B 机身呈蜂腰形,机头呈尖锥形,座舱前下方两侧有小型鸭翼。
②悬臂式下单翼与机身融合在一起成翼身融合体,机翼中间是固定段,两边是掠动段。起飞着陆时后掠角 15 °,亚音速巡航时 25 °,超低空飞行时 50 °~ 55 °,超音速飞行时全后掠到 67 ° 30 ′,这时掠动段与固定段的前缘成一条直线。悬臂式平尾带后掠角,为全动式,安装在尾翼支撑梁上,位于机身上方,垂尾根部略向上位置。而垂尾前缘后掠角明显,前安装点在尾翼前支撑梁上,后安装点在平尾支撑梁上。
③四台发动机,分两组吊装在两翼下靠近机身一侧,每组发动机两台,进气口为矩形,中间唇板向前突出。发动机较短,尾喷口位于两侧翼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