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饮食文明的创始者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传说中的黄帝轩辕氏时代,距今大约五千年了。古史相传,我国的蚕桑、医药品、舟车、宫室、文字等制,都是黄帝时所创始的。我国饮食文明的历史也发端于这一时代。

“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淮南子》),“黄帝艺五种,抚万民”(《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作釜甑”,“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三国谯周《古史考》)。我们知道,在遥远的神农氏时代,我们祖先已经结束了“茹毛饮血”自然饮食的状态,学会用火和熟食,学会制作简单的炊具。经过漫长的岁月,到了黄帝时代,人们终于改进灶坑成为炉灶,并能按照蒸气加热的原理制造出一种最早的蒸锅——陶甑。

蒸饭煮粥,“吃饭”的概念产生了。什么是饭?饭和粥是蒸煮熟了的谷物食品,又是人们每天定时吃的包括主副食在内的食物总称。古籍上说的“稷食菜羹”(《大戴礼记》),就是指稷食(主食)加菜汤组成的一餐饭。这是黄帝时“蒸谷为饭”给我们民族饮食结构带来的新变化。我们祖先在原始社会前期以打猎、捕鱼、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子和茎根为主要谋生手段,常以肉食为主;从黄帝时代起,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的一次进食,改为以饭食为主,辅以蔬菜,再加少量的肉食,这样也就是一餐饭。这种饮食构成,一直延续到现在。到了原始社会后期,人口渐增,现成的食物原料渐少。黄帝率领臣民,刀耕火耨,发展原始农业,在黄河流域广袤的土地上,出现了一块块平畴绿田。黄帝倡导的“艺五种”,就是广种黍、稷、菽、麦、稻五种谷物,他躬行的“抚万民”,首先是关心民食,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这方面,黄帝以及继承他的尧、舜、禹都是典范。

参考:食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