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美国
类别:军用飞机 侦察、预警、电子战飞机
型号:E-3 型
图片:




发展过程 :
E-3 是根据美空军 “ 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 ”(AWACS) 计划研制的全天侯远程空中预警和控制飞机,有下视能力。 能在各种地形上空监视有人飞机与无人驾驶飞行器。 1966 年开始研制,1975 年首架 E-3A 原型机试飞。
1977 年 3 月,第一架生产型 E-3 交付使用。到 1978 年 5 月,由首批 8 架飞机形成了初步作战能力。到 1984 年 6 月,34 架 E-3( 含 3 架原型机 ) 全部交付完毕。
目前 E-3 已被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采用,组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防空预警系统组成部分之一。沙特阿拉伯订购 E-3A型5 架,于 1987 年交付完毕。英国订购 7 架,法国订购 4 架,于 1989-1992 年间交付。到 1991 年共交付 59 架 E-3 。日本购买的 4 架 E-3, 改用波音 767 机体和 E-3 的电子设备,亦称 E-767 。
性能特点:
①探测半径大。当 E-3A 在 8850 米的高度上作值勤巡航时, 能以不同雷达工作方式有效地探测半径为 (大型高空目标 )667 千米;( 中型目标 )445 千米;( 低空小目标)324 千米。
②指挥能力强。能通过舰船和车辆上的应答器获取己方陆、海军的展开情况,向空中指挥员显示完整的陆、海、空军态势,以便指挥己方的空中力量完成截击、格斗、对地 / 对海支援、遮断、空运、空中加油和空中救援等各种空中作战任务。
③目标处理容量大。该系统目标处理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可同时处理 600 个不同目标,引导对 100 个目标进行跟踪控制。
主要改型:
E-3A 。美空军首批生产型,机上有 17 名乘员。机舱内装有 9 台多用途控制台和 2 台辅助显示器。
E-3B 。美军用 E-3 前 2 架的改型,与 A 型相比提高了目标处理能力并具有搜索海上舰艇的能力。装 12 台多用途控制台和 3 台辅助显示器。
E-3C 。美军 E-3 最后 10 架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使用型,其基本特点与 E-3B 相似 , 但要改装适合欧洲作战环境的抗干扰通信系统。
E-3D 。英国型,1991 年开始交付,1992 年 3 月交付完毕。
E-3F 。法国型,采用部分法国电子设备,1991 年 5 月 22 日向法军交付,1992 年交付完毕。
E-767 。日本型,1998 年开始交付,次年交付完毕,2000 年全部进入现役。
基本数据 :
乘员 17 ~ 33 人
动力装置 4 台 TF33-PW-100/100A 涡扇发动机
最大速度 853 千米 / 小时
值勤巡航速度 0.6 马赫 ( 高度 9140 米 )
实用升限 12200 米
起飞距离 3350 米
值勤持续时间 6 ~ 11.5 小时 ( 不空中加油 )、24 小时 ( 空中加油 )
机长 43.68 米
机高 12.6 米
翼展 39.27
最大起飞重量 147550 千克
雷达 AN/APY-1 型 S 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天线尺寸为 7.3 × 1.52 米、天线罩直径 9.1 米,厚 1.8 米,每分钟 6 转。
导航设备 惯导系统加多变勒导航仪,综合导航误差不大于 3.7 千米
作战运用:
海湾战争中共有 11 架 E-3 被派到海湾地区执行空中预警指挥任务。在 " 沙漠风暴 " 期间共飞行 448 架次,5546 飞行小时,指挥控制了 9 万架次飞机的飞行,平均每天 2240 架次。不仅向战区指挥中心提供了原始空情,还与 RC-135 电子侦察机、战地空中指挥与控制中心,战术空中指挥中心和 E-2 预警机建立了数据共享网络。
科索沃战争中,总共有 4 架 E-3C 进行了布署,空袭期间,在指挥、引导和协调空袭行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识别特征:
E-3A 空中警戒和控制系统是以波音 707-320B 型民航机为基础,更换发动机,加装旋转天线罩与电子设备而成的。其最明显的特征为后机身上都有大的椭圆形截面的圆盘形雷达天线罩,其下方通过转台结构和两根支柱固定在后机身上。波音707-320 型民航机机身为圆柱形,机头机尾逐渐变细、变尖。悬臂式下单翼前缘、后缘均有后掠角,机翼下共装有四台发动机。发动机采用吊挂式安装,在机翼前缘细长突出部分十分明显。尾翼前缘有后掠,平尾和垂尾顶部平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