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飞行物“光临”萧山机场》后续
北京UFO专家来杭吃了“闭门羹”
官方首次对外宣称———
当晚雷达上未见不明飞行物
金报讯(记者马佳丽)昨天中午,调查UFO事件的专家一行,总算是成功在杭州萧山机场“着陆”,然而,专家们却迟迟不肯露面,还和在场的媒体记者玩起了“躲猫猫”。让人更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北京专家的杭州之行,并不是那么顺利,机场管理部门、空管部门都以“领导不在”为由婉言拒绝了他们。

十多家媒体“长枪短炮”等待U-FO专家
昨天上午10点40分,虽然离UFO专家团的到达时间还有将近半个小时,但是守候在“国内到达”出口处的媒体已经超过了十家。
记者了解到,此次来杭调查的专家以北京UFO研究会秘书长周小强为首,乘坐CA966次航班,为了不错过这位专家出机场的那一刹那,各家报社、电视台的记者们端着“长枪短炮”苦等在出口处。
时间终于定格在11:05,“专家要出来了,赶紧站好位置。”不知哪里来的一声叫喊,摄像机、照相机、话筒一一准备就绪,此时,二十几名记者已把“国内到达”出口处围了起来。然而,在二十分钟的焦急等待后,仍不见专家们的身影。
专家与媒体玩起了“躲猫猫”
“周老师,你们到了么?现在在哪里?”记者拨通周小强的手机后急切地询问,但是,得到的答案只是“我们出来了”,而对于具体的位置,他不愿作过多的透露。而后,记者突然发现,背着“长枪短炮”的同行们“飞”似的向二楼奔去,边跑还边喊:“在二楼,在二楼。”
当记者跑到二楼候机厅时,被其他同行告知,周小强已经被一辆神秘江苏牌照的面包车接走,对于车上有什么人同行一概不知,只留下一句话:“我们马上要去机场做调查,不要跟着我们。”
虽说周小强此行早已了解到杭州记者的“热情”,但仍然刻意地回避众媒体记者的采访。正当记者们感到十分困惑的时候,一条短短五字的神秘短信———“机场土菜馆”,又让事情顿时峰回路转。UFO专家在杭调查吃“闭门羹”
专家们在土菜馆里简单地用餐之后,便立马开展调查工作。在路上,周小强告诉记者,他们此次前来并没有和杭州方面的相关部门有过正式对接,“不过,这没有关系,我们带了介绍信过来。”随后,他便从箱子里翻出了一张由北京UFO研究会开具的介绍信,据他介绍,凭借着这张介绍信,曾进入过北京的军方机场。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张曾“敲”开北京军方机场大门的介绍信,却没有在浙江相关部门享受到“特权”。当专家一行来到杭州萧山机场管理处时,工作人员告诉周小强,“相关负责人不在杭州,要明天回来。”

随后,在记者的陪同下,专家们又来到了民航浙江空中交通管理分局,当周小强将介绍信递给门卫后,被允许进入该分局的值班室,而其他专家及其媒体记者均被拦在了门外,但最终仍没有见到浙江空管部门的负责人。
官方首次对外宣称:雷达上未见不明飞行物
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周小强终于见到了浙江空管部门的某工作人员,他提出疑问:“在此之前,有些说当时雷达发现了不明飞行物,但有些说雷达并没发现异常,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当时雷达上确实没有出现不明飞行物的踪迹,是有机组人员发现后汇报到空管部门的。”该工作人员肯定地回答,据记者了解,这是发生该事件后,浙江空管第一次给出的正式官方回答。
但在随后的调查中,周小强一行仍未如愿以偿地看到UFO发现当日的原始资料。直至记者截稿时,专家一行已出发赶往华东民航管理局做进一步调查,他们最终能揭开这个谜团吗?本报将继续关注。京沪专家杭州调查不明飞行物短短一日无功而返
从7月7日至今,不明飞行物这个网络热点在“爆晒”了整整一个星期之后,仍然没有任何结论。
昨天上午11点左右,北京、上海的UFO研究会的5名专家到达杭州,就杭州出现不明飞行物一事,展开调查,短短一日即无功而返。
已经吐够了口水的公众在媒体的大肆渲染报道面前,想要得知真相的心情日益迫切。
疑窦丛生下,我们只能将事件前后、相关线索进行再次梳理,期望相关部门能尽快给出调查结果。
昨天上午11点左右,北京、上海的UFO研究会的5名专家到达杭州,就杭州出现不明飞行物一事,展开调查。省内的各大媒体,纷纷赶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期望专家的到来,能解开不明飞行物的谜团。
本报记者随即四路出击,探访萧山机场不明飞行物事件进展。
昨天来杭的有北京UFO研究会秘书长周小强、上海UFO研究会理事长吴嘉禄等。因为事先没有联系好,起初与相关部门的接触并不顺利。下午3点,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接待了专家一行。
在等待专家与萧山机场接洽的空当时,记者试图联系民航浙江监管局参与本次调查的空管处某处长,但无论电话还是短信均未得到回复。而另一位同行曾与民航浙江监管局联系上,只是得到的回答是“此事仍在调查中,无可奉告”。
记者转向空管,但相关知情人员也只能向记者透露“当时是机组人员向地面报告,发现不明飞行物,而雷达上却没有探测到有任何异常”。这与之前各大媒体报道的“不明飞行物是在雷达上发现的”截然不同,答案更加扑朔迷离。
终于等到了专家接洽完毕,可得到的答案让人有些失望——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并没有一一作出正面回答。专家原本期望,此行能见到权威的视频或照片,去伪存真,并作出准确的判断。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这些材料,所以现在要下结论尚早。”吴嘉禄说。
下午4点多,专家组一行前往位于杭州市区的民航浙江监管局,想得到更详尽的材料。由于堵车,专家到达时,已近监管局工作人员下班时分。监管局相关领导外出。经电话联系,专家终于与监管局相关负责人通上了话。“他们说没有其他情况,不愿意透露更多的情况。”周小强说。
在这种情况下,专家组一行觉得住在杭州继续调查的意义不大,于是于昨天下午5点30分,驱车赶往上海。 “我们明天想跟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接触一下。”离开时,周小强告诉记者,经过昨天的调查,他仍认为报纸网络上流传的市民麻先生拍的“不明飞行物”的照片,与机场发现的不明飞行物,不是同一物体。“麻先生拍的是一架飞机,在降落前的瞬间,类似的照片,我看到过很多。”周小强觉得,“机场不可能是发现了麻先生拍的照片上的‘不明飞行物’,就让飞机备降其他机场。”
调查再次陷入僵局。记者只能转向本塘的天文达人求助。期望从民间得到更新更准确的答案。
曾经“惊动”过美国航空航天局,甚至还与之合作观测甘肃日全食的杭高天文社一直在关注本次不明飞行物事件。杭高天文群版主Darkness关注研究UFO十余年,他说UFO是不明飞行物的总称,目前无法证明7日出现在杭州机场的物体是人造飞行器、导弹或者孔明灯。
“从已知的证据看,人造飞行器的可能性不大,不然不可能只能被目击者看到,而无法在雷达上显示。” Darkness姓陈,他说任何人造飞行器都有相对应的固定轨道,不可能突然出现又在短时间内消失。“任何一次人造物的飞行,在目前的技术监测设备条件下,不可能不露出点痕迹。”
导弹说也不靠谱。“如果是巡航导弹,其速度和民航机差不多,也是喷气式动力,但是以巡航导弹的飞行性质,那么在爆炸时会产生大团耀眼光圈。而如果是弹道导弹从地面进入大气层时会有多个如声音、轨迹、预告等特征;相反,如果是由高空进入低空,那么应该大家都能肉眼看到。”
临近晚上8点,本报记者的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了拍下疑似不明飞行物照片的湖南小伙麻世俊,这几天已经不堪其扰的麻世俊期待着早日真相大白,他说:“我想早点回到正常的生活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