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铜钿,不要面孔典故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明朝正德年间,杭州开灯谜大会,西湖边上到处挂着灯谜。有打文字的,有打成语的,有打俗语的,有打诗句的。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正巧号称四大才子的祝枝山也在杭州,他听说有这么一个好去处,刚刚上灯便迫不及待地去看热闹。

祝枝山边走边看,停在了一个灯谜前面。这个谜语有点出奇:一边挂了一张关公脸,一边挂了一串一千文铜钱,要求打一俗语,祝枝山一思索,拿了一千文铜钱就走。

看谜语的人都喊了起来,说这个人怎么回事,不猜谜语只拿钱,这怎么行?于是,一些人拉着祝枝山,来到灯谜长那里让他裁决。灯谜长笑着说:“他猜中了!”大伙儿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他猜中了?”灯谜长不慌不忙地说:“你没看见吗?他只要一千文钱,却不要关公脸,这不正是‘只要铜钿,不要面孔'这句俗语吗?”

从此,这句话便借着这个有趣的故事传开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