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盘点全球惊心动魄的大营救!图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8-2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法国:谈判伪装下的武力

1994年12月24日上午11时许,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的布迈丁机场,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车A300型飞机停在停机坪上,乘客开始陆续登机。这架原定于11时15分起飞的飞机突遭4名恐怖分子的劫持。

劫机者来自一个名为“伊斯兰拯救阵线”武装组织。4名20岁至25岁的年轻人都身穿阿尔及利亚航空公司的蓝色工作装,胸前佩戴着该公司的证章,一个个挥舞着俄制卡拉尼科夫冲锋枪、手榴弹和匕首,杀气腾腾地高呼口号,机上乘客顿时惊愕。

飞机被劫持不久,从机舱内传出阵阵枪声,恐怖分子大开杀戒。他们先将一名阿尔及利亚警察枪杀后从行李舱口推出机外,接着又杀死一名越南驻阿使馆的经济参赞。

到了25日午夜,劫机恐怖分子突然要求飞往巴黎,法国政府立即表示愿意接收飞机,并责成阿政府履行诺言,准许飞机离境。

26日凌晨2时许,这架在布迈丁机场滞留近40个小时、载有172名人质和4名劫机犯的空中客车开始在跑道上缓缓滑行,继而一跃升空。3时30分,飞机在法国南部马赛机场安全着陆

天明后,马赛地区的行政长官和警察局长一方面与劫机分子进行谈判,同时加紧作突袭的准备。时任总理的巴拉迪尔这天上午作出了武力解决的决定。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法国国家宪兵行动小组的突击队员已到位待命。另外,40名医生、300名消防队员、80辆救护车和两架直升机也来到现场。

17时15分,40余名特种警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成几个小组同时向飞机的头部、中部和尾部进击。10名突击队员爬上飞机前部舷梯,强行打开机舱门,正与4名恐怖分子相遇。劫机者端起冲锋枪乱射一通,数名警察中弹。替补突击队员随即跟进,向舱内扔入烟幕弹。与此同时,另几支突击小组也打开后舱门,把滑梯放下,因劫机者均在驾驶舱内,突击队员因此未遇抵抗。他们首先开始搭救人质。

尽管恐怖分子十分凶悍,但终因寡不敌众,先后被全部当场击毙。整个行动持续了20分钟,历时54个小时的特大劫机事件宣告结束。秘鲁:创造营救“样板”

凭借武力营救人质的行动的确不罕见。但被评价为“几近完美、没有缺憾”的行动却少之又少。不过,1997年4月秘鲁军队解救72名日本人质的突袭行动确实获得了美国《纽约时报》的如此最高评价。

1996年12月18日晚,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正在举行日本天皇诞辰庆祝活动时突然被一伙武装分子占领,秘鲁政界要人和一些国家使节等400余人被 “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扣作人质。之后,该组织武装人员多次要求释放460名被关在监牢里的战友作为人质交换条件,但秘鲁政府拒绝满足这一要求。

双方僵持数月之久,武装人员先后释放了300余名人质,但秘鲁政府始终没有让步。

1997年4月22日当地时间15时27分,秘鲁军队和特种警察部队共约200多名士兵,在时任秘鲁总统藤森的亲自指挥下,冲入日本驻秘鲁大使馆。一场持续了126天的恶劣人质劫持事件,在38分钟内得到彻底解决。

美国前国务院官员保罗·布雷默说:“我认为这次行动非常了不起--堪称样板。我认为这里的经验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拖延谈判时间是有利的,它使恐怖分子心烦,希望有一条出路。但是最终你必须准备使用武力。”1980年4月25日,美国华盛顿白宫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任白宫新闻秘书的科林·鲍威尔宣读了美国政府的一则声明,宣布美国为营救被扣留在伊朗的美国人质而进行的一次军事行动“彻底失败”。美国:武力未果终靠谈判

人质事件发生在1979年2月霍梅尼领导人民推翻巴列维国王的统治、建立伊朗伊期兰共和国之后。霍梅尼对美国过去一直支持伊朗前国王、并让他在1979年10月22日赴美治病十分不满。扣留美国人质的学生要求美国引渡前国王。

人质事件发生后,美国驱逐了183名伊朗外交官和不符合手续在美国居住的伊朗学生,并宣布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冻结伊朗在美国的资产。与此同时,美国还派遣大量军舰进驻印度洋和海湾。

1980年4月7日,美国宣布与伊朗断交。接着于4月22日进行一次代号为“蓝光”的武装营救人质行动。依照美国方面的说法,这一营救行动在实施时,因飞机在伊朗境内遇到沙暴天气“发生故障”而流产。

此次武力营救的失败促成了随后的美伊谈判。当年7月,巴列维国王在埃及病逝后不久,霍梅尼于9月12日首次提出释放美国人质的4个条件,其中包括把已故国王的财产归还伊朗和美国保证不从政治或军事层面干涉伊朗内政。

1980年9月的两伊战争以及同年11月美国副国务卿与阿尔及利亚外长的会谈直接引出了1981年美伊协议的达成。美国人质随后获释。俄罗斯:莫斯科“文化宫之战”

2002年10月23日晚9时左右,在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演出厅内,风靡一时的音乐剧《东北风》刚上演到第二幕。突然,四、五十名持枪匪徒闯入大楼,一名蒙面匪徒冲上舞台,对空中鸣枪,宣布文化宫被占领,所有人都被扣为人质。还沉浸在剧情中的观众,还未来得及反应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人质遭劫持进入第4天,清晨6时23分,就在向文化宫注入催眠气体近一小时,特种部队官兵突破文化宫的玻璃外墙,7分钟后冲入大厅,随即打死醒着的恐怖分子。一些已经昏倒的恐怖分子也被当场处决,包括腰间绑着炸药的女劫匪。

文化宫其它房间的枪战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其间,一些人质试图逃走,被守在出口的车臣人打死打伤。恐怖分子头目、27岁的指挥官莫夫萨尔·巴拉耶夫在二层的配餐间被炸死。

与此同时,警方在文化宫周围及莫斯科其它地区逮捕了30名“同伙”。正午过后,据初步估计,在这次行动中共有90多名人质和50名劫匪丧生,特种部队官兵无一伤亡。德国慕尼黑:奥运五环下的枪战

第二十届夏季奥运会于1972年8月26日在当时西德的慕尼黑开幕。122个国家和地区的7153名运动员参加了205个小项的比赛。

当年的9月5日凌晨,8名巴勒斯坦“黑色九月”组织武装人员入侵慕尼黑奥运村。他们强行闯入以色列代表团的住所,当场打死了包括一名以色列举重教练在内的两名以色列人,并把其余9名以色列运动员扣为人质,要挟以色列政府释放他们扣押的被控从事恐怖活动的200多名巴勒斯坦人。

随后,该组织给慕尼黑警察局发送恐吓信,并要求西德向以色列转达他们释放巴勒斯坦人的要求。面对这一突发事件,西德警方决定发动突然袭击。

经过数日的谈判,西德当局同意武装人员和人质乘用直升机飞往一处空军基地,并从那里离开西德。但在幕后,空军基地四面的黑暗角落里早已布满了狙击手。当第一批人走下第一架飞机时,枪声响起,手榴弹也随之爆炸。

激战之中,8名恐怖分子中的5人被击毙,3名被擒。但在交火过程中恐怖分子炸毁了直升机,并开枪打死了全部的9名人质,另有一名联邦德国警察在冲突中遇难。菲律宾香港旅游车劫持血案 10人质死亡

当地时间8月23日,一辆载有25人的香港旅行客车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被枪手挟持,事件最终以流血收场。菲律宾警方与枪匪对峙超过10个小时,其间多名人质被枪手击毙。菲律宾卫生部消息称,劫持事件已造成10死5伤。劫匪门多萨曾是区域机动警察的一名成员,2008年因为涉嫌抢劫、勒索和毒品有关的犯罪活动而被解雇。门多萨挟持人质要求官复原职。

巴西警方成功解救被劫持人质

当地时间2010年8月21日,10名毒犯藏匿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洲际酒店并挟持35名人质,在与警方对峙2小时后被捕,人质全部获救。据悉,该酒店内的住客多为参加22日里约半程马拉松赛的运动员。

柬埔寨武力解决一起劫持人质事件

2005年6月,在柬埔寨暹粒市的一所私立国际学校发生了劫持人质事件。有4名蒙面武装歹徒闯入学校,将至少约50多名的师生扣作人质。最后警方通过武力解救了被绑架的教师和儿童,逮捕了其中4名绑匪,另2名被打死,但有1名3岁加拿大籍儿童不幸遇难。据柬埔寨官方公布,遇难的儿童被歹徒用手枪击中头部,当场死亡。其他50多名学生全部为小学生,来自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瑞士、中国台湾等,年龄多在2岁至6岁之间。

五名在尼日利亚遭劫持的中国人质全部获救

2007年1月,五名在尼日利亚遭遇武装分子劫持的中国工程人员全部安全获救。这五人于本月五日被不明身份武装人员劫持。其后,中国外交部、商务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协调各方开展工作。菲律宾大巴劫持16人质案 警方全力追剿劫匪

菲律宾南部3名持枪武装人员2005年5月24日乘一辆巴士路过警方检查站时,将车内16人劫为人质。双方在随后两天之内两次对峙。25日,警方同意劫匪在释放部分人质后换用一辆皮卡载其余5名人质继续出逃。到了傍晚,5名人质在途中纷纷跳车,劫匪最终弃车逃跑。至此,引起菲律宾全国关注的一场有惊无险的人质事件落下了帷幕,无一人死亡。

菲律宾南部3名持枪武装人员2005年5月24日乘一辆巴士路过警方检查站时,将车内16人劫为人质。双方在随后两天之内两次对峙。25日,警方同意劫匪在释放部分人质后换用一辆皮卡载其余5名人质继续出逃。到了傍晚,5名人质在途中纷纷跳车,劫匪最终弃车逃跑。至此,引起菲律宾全国关注的一场有惊无险的人质事件落下了帷幕,无一人死亡。

哥伦比亚军方成功救出被劫持12年的两名高级警官

2010年6月13日,哥伦比亚总统乌里韦在西部乔科省的一个政府工作会议上与武装部队司令奥斯卡.冈萨莱斯通电话。当日,乌里韦总统接到政府军司令奥斯卡.冈萨莱斯的电话报告,称哥伦比亚军方经过激战,从该国最大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手里成功解救出被劫持为人质长达12年的门迪埃达将军和恩里格.穆里奥上校。

丹麦特种部队解救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货轮

丹麦海军特种部队2010年2月5日成功在亚丁湾解救了一艘遭索马里海盗劫持的货轮。据悉,印度军舰最早收到这艘货轮发出的求救信号,并且当即将通知了正在现场附近的法国飞机。这架飞机在抵达轮船上空后确认,确有海盗登船。

最后,在附近巡逻的丹麦海军派出一架直升机前往侦察。当直升机上特种兵鸣枪示警后,货轮附近的快艇掉头逃跑。紧接着,丹麦军舰派蛙人登船检查,但没发现任何海盗的踪迹。事后,各方推测,最早登船的海盗可能见势不妙,匆忙跳海逃走了。沙特内政部一名高级官员告诉官方的沙特通讯社,2004年5月29日,胡拜尔的外国石油公司和居民区遭到武装分子的袭击。武装分子开枪打死了 16人之后,又劫持了包括不少西方人在内的大约50名人质。

沙特被“基地”劫持50名人质安全部队解救出大部分人质

30日凌晨5时30分,3架直升机飞临沙特阿拉伯胡拜尔市一栋6层居民楼上,40余名沙特突击队员从直升机上跳下拯救人质。7时左右,惊魂25个小时的“绿洲”居民区终于恢复了平静。一名获救者说,沙特安全部队成功救出25人,9名人质惨遭割喉,其中包括7名亚洲人、1名瑞士人和1名意大利人2006年11月1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警察试图解救公交车内的人质。当天,一名持枪男子在公交车上劫持他的前妻与车上乘客。经过10个多小时的对峙,警方最终解救全部人质并将劫持者逮捕。

巴西发生公交车劫持案 对峙10个多小时人质全部获救

2006年11月10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警察试图解救公交车内的人质。当天,一名持枪男子在公交车上劫持他的前妻与车上乘客。经过10个多小时的对峙,警方最终解救全部人质并将劫持者逮捕。

在埃及遭绑架游客获释 遭绑架者中无人受伤

2008年9月,11名外国游客包括5名意大利人、5名德国人和1名罗马尼亚人在埃及与苏丹、利比亚交界处的大吉勒夫高原国家保护区探险游时遭不明身份武装人员绑架。埃及和苏丹军方利用两架直升机,与绑匪交火后从乍得境内救出遭绑架者,但未说明具体地点。苏丹与乍得边境许多沙漠地区没有标记,易穿越。11名在埃及遭绑架的外国游客及其8名埃及陪同人员9月29日安全获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