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在一战以前,一直避免与最大海军强国英国的直接冲突。图为20世纪初期的美国海军战列舰。(资料图)
编者按
美国战略学家罗伯特·卡普兰坦言,美国海军数百年的悠久传统,远非仅有60年历史的中国海军可以比拟,中国海军最大的弱点,是缺乏有效实践航海技术的海军传统和经验。“中国人从来没有像希腊人、英国人、威尼斯人那样走向海洋。”
如果说,百余年前发生在黄海的中日甲午海战,是对中国忽视海权的致命惩罚。那么,当前“华盛顿”号航母挑衅般地驶入黄海,则是对觉醒中的中国海权意识一记羞辱的耳光。
与19世纪末美国海洋战略家马汉处于同一时代的中国海权思想先驱严复,忧心的正是如卡普兰所言,在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海洋故事乏善可陈。就是600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国家数百年从未间断的浩大海洋史相比,也只能算是昙花一现。
那么,当前的中国如何继续郑和时的梦想?或许对手就是最好的老师。
避开“英国的锋芒”:中国海上崛起应效法美国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梁嘉文、于胜楠发自北京美国“华盛顿”号虚晃一枪后,固执地驶入了黄海。
联想到1994年美国航母进入黄海时,或许有中国大批战机升空警戒,潜艇隐匿于海平面下,岸基导弹纷纷剑指黄海海面。可以料想,此刻的黄海不会风平浪静。坐在华盛顿办公室里的决策者,奉行的还是马汉的“海军制胜论”,它推动了西方的“炮舰政策”,并影响至今。
当前的中国海军,正不断践行向蓝水进发的梦想。自2008年年底以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已经在印度洋上不间断执行反海盗护航任务。今年的3月至4月份,至少有19艘战舰穿过“第一岛链”驶入太平洋。7月26日,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在南海举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军事演习。
空军上校戴旭说,当自己瞩目今天中国海军高耸的桅杆,脑海里仍然晃动着郑和舰队的帆影。郑和的舰队有多大?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家荣回答,比当今美国航母编队的规模都要大。
然而,挡在中国维护海权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或许就是当前的美国航母编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