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影新说:走,当兵去!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9-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兵役法》于11月1日开始生效,其中的一些新规定对征兵政策进行了调整和放宽,使得更多优秀青年能够一圆军旅梦。

修改后的新征兵政策,放宽了征兵的一些“硬件”条件,使得体重偏重或偏轻的年轻人,有机会参军入伍。对于颈部和面部有纹身的新兵,新规定要求只要纹身不超过两厘米即可,这在从前是一律拒绝接纳入伍的。

征兵政策的“突然调整”,引起了外国媒体前所未有的关注,他们纷纷用“纹身?超重?人民解放军依然欢迎你!”的标题对这次征兵政策进行了报道。

事实上,新政策除了对身体素质方面有所放宽外,另一引人注目之处是在保证征兵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征集兵员的质量。新的《兵役法》增加了一系列完善兵员征集制度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把大学生纳入征集对象。同时,将兵员登记时间相应调整到与大学生毕业和大学招生同步的时间,并放宽大学毕业生征集年龄。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征集高素质兵员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曾几何时,高中毕业生在士兵中已是佼佼者,现如今,本科生和硕士应征者并不鲜见,清华、北大等名校生入伍也不再是新闻。

为增强军队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各地还对大学生参军提供了一系列入伍、退役照顾政策。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非京籍、沪籍退役大学生士兵,复学后完成学业且被当地用人单位接收的,可办理京沪落户手续。

而在征兵宣传上,也更注重与时俱进,更贴近年轻人的爱好与习惯。近两年,号召优秀青年到军营中磨炼自己成为宣传的新趋势,同时,网络、手机短信、微博等新媒介都成为政府宣传征兵政策的载体。

加强对大学生兵员征集的意义在于,大学生应征入伍可以带动和影响更多高素质的青年加入到军人的行列,为军队现代化建设不断输送优质的人力资源。 (晓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