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
“暴风”坦克用的是一门没有热护套的裸炮,T-72以后的各型坦克的125毫米炮都有热护套,热火套一旦用上了就没有人愿意拆下来,所以确定它用的还是T-62上的2A20式115毫米滑膛坦克炮。该炮身全长6090毫米(52倍径)、全炮重2382kg、身管长5740毫米、身管重1720kg、正常后坐长为340~410毫米、极限后坐长430毫米、高低射界为-4°30′~+17°。发射炮弹后火炮自动回到3°30′仰角位置,以便装弹。
该炮配有自动抛壳机,由上架、下架和抛壳窗3部分组成,位于防危板活动部分上方,利用火炮后坐时储存的能量将射击后剩下的空弹壳抛出车外。不过以色列人经过对缴获的T-62使用中发现该自动抛壳机有时候不能准确抛出弹壳,反弹的弹壳容易伤人。
115毫米滑膛炮配有双向稳定器,由1个电气-液压系统和1个直流电传动系统分别实现火炮高低向和水平向的瞄准与稳定,与T-55坦克使用的双向稳定系统基本相同,精度很差。
该滑膛炮可以发射OF-18式尾翼稳定榴弹、BK-4式和BK-4M式尾翼稳定破甲弹和BM-6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T-62坦克的弹药基数为40发,正常配比为榴弹17发、脱壳穿甲弹13发、破甲弹10发。T-62坦克的40发弹布放位置是驾驶员右边的前组弹架油箱存放16发、中组弹架20发、炮塔右壁2发、车体右甲板1发和1发空包弹,由于“暴风”坦克焊接炮塔还有一个尾仓,内容积增加,携弹量可能有所增加。脱壳穿甲弹重20.95kg,初速1615m/s,对2米高坦克靶直射距离1870m,1000米距离上穿甲深仅仅为228毫米(垂直均质钢板)。1500米距离上,静对静射击首发命中率50%(中国出口的MBT-2000坦克在40千米/小时速度前进时,对2500米处的活动靶还有85%的命中率。)。榴弹重28.5kg,初速750m/s。破甲弹重25.3kg,初速900m/s,破甲厚度440毫米,直射距离990米。
T-62的火控计算机都非常简陋,仅仅计算距离和弹种对弹道的修正,而且还要手动输入弹种、距离信息,反应速度很慢,战斗中人为误差干扰大。尾仓上方的横风传感器说明“暴风”坦克的火控计算机已经能把横风数据列入射击诸元计算,比较T-62有进步。不过先进火控一直非常昂贵,能够占到现代坦克成本的25%左右,朝鲜本身也缺乏先进的火控技术。
T-62的115毫米滑膛炮是世界中第一种滑膛坦克炮,但是其稳定器精度低,火控非常差,靶场上静态精度本来就不高,在战场上还因为炮管没有热护套,受日照影响弯曲,精度更差,射速还非常慢(低于4发/分钟)。“暴风”坦克还沿用老掉牙的L-2G式主动红外大灯为夜间炮长瞄准镜指示目标,最大夜视距离仅仅800米,还容易为美韩坦克的指示自身方位。实战中夜战能力基本为零。据以色列反映,2A20式滑膛炮的抽烟器效果很差,持续作战时炮塔内烟熏火燎,能把乘员熏出来。火炮俯仰角度太小,在贝卡谷地作战时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朝鲜多山,火炮俯仰角太小,造成无法选择有利地形发挥火力。1983年苏联曾经为115毫米炮研制过9M118炮射导弹,最大射程5000米,破甲厚度550~600毫米,但是一直没有大量列装。朝鲜经济十分困难,更用不起昂贵的炮射导弹。苏式炮射导弹必须另外安装一套炮长激光瞄准具,“暴风”坦克上只有一套炮长瞄准镜,所以有外媒猜测“暴风”坦克上有多达4枚炮射导弹,也不可信。


暴风坦克的火力已经难于对付K1坦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