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鹰”形势不乐观,据说能飞的只有8架
维护中的黑鹰,看来条件确实不理想,与想象中工棚和工具围绕的维护环境相差太大,可能是军方已经有更好的装备,看不上这老鹰了。



解放军于80年代中期创建陆军航空兵,陆航拥有了包括于1984年从美国进口的S-70“黑鹰”在内的各种直升机。中国于1984年7月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购买24架S-70“黑鹰”直升机的合同,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鹰”运抵中国天津。该机由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研制,在美军中的编号为UH-60,是美军目前装备数量最多的通用直升机,用途广泛,改型繁多。S-70是目前解放军序列中唯一为大众所熟知的美式装备,也是迄今为止解放军所拥有的高原性能最优秀的直升机。
中国“黑鹰”主要部署北京军区和成都军区,1985年后进入西藏和新疆的高原地区服役。军方非常欣赏其高原性能,实际上S-70也是陆航唯一能在高原区顺利运作的直升机。S-70先后参加过多次抢救西藏灾区和返回式卫星回收的任务,使用强度大,在1989年以前总飞行时间就超过了11000小时。高的出勤率自然会使事故次数增多。“黑鹰”的使用环境主要是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恶劣的了,已发生过多起机毁人亡的事故。但多数是由于气候原因或人为操作失误造成,只有少数是机械故障导。最严重的事故是,1991年6月16日,一架“黑鹰”在西藏坠毁,机上包括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在内的 12名解放军人员全部遇难。
陆航和西科斯基公司原本都对“黑鹰”寄予了很大希望,西科斯基公司曾经期望出售100架“黑鹰”给中国。但1989年之后这些想法都落空了。中国曾试图对“黑鹰”测绘仿制,迫于工业基础过于薄弱,未能实现。实际上1989年之后,中国一直能够从西科斯基购买必须的零部件,占据美国对中国大陆的军事贸易的相当部分。据称由于中国的“黑鹰”常用于西藏和新疆地区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因此美国各界并未反对出售上述零部件。


由于无法得到更多的S-70“黑鹰”,陆航很快转向购买俄罗斯的米-17直升机。大量的米-17,尤其是最新的米-17V5高原型号的到来,缓解了陆航紧迫的需求问题。
984年11月,首批3架黑鹰直升机(生产序列号70785、70788、70792)运抵天津港交付中方。这3架装备空军独立运输团3大队(空34师102团前身),用于组织飞行、机务人员改装训练,其中两架(生产序列号70785、70788)订制为白色涂装,打算日后作为专机使用。
1985年1月,第二批9架黑鹰直升机(生产序列号70793、70794、70797、70798、70799、70800、70811、70812、70813)交付中方,装备成都军区空军独立运输团。部队喷涂机身编号5XX6。
1985年5月,第三批5架黑鹰直升机(生产序列号70830、70831、70836、70837、70848)交付中方,装备兰州军区空军乌鲁木齐指挥所航运团。部队将序列号后三位喷涂为机身编号8XX。
1985年10月,最后一批7架黑鹰直升机(生产序列号70855、70856、70867、70868、70879、70884、70892)交付中方,仍装备成空运输团。
毕竟已经使用了20多年,就算零件供应充足但是机体也已经老化,加上青藏高原环境恶劣,飞机的寿命确实也该到了退役的时间,除非是做机体的重新延寿,但是从花费等综合看来似乎没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