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使命-2010:哈萨克斯坦军民对中国充满向往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9-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和平使命-2010”上合组织联合军演中方参演陆军战斗群第六梯队当地时间9日上午9时15分安全抵达哈萨克斯坦奥塔尔车站。列车上的装备是自行高炮。新华社记者 孙彦新 摄。

9月5日,在阿拉山口口岸,参加"和平使命-2010"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中方陆军战斗群第一梯队官兵,换乘换装至哈方提供的军列,这也是我军首次使用哈方的铁路实施跨国输送。

军列是在晚上启程的,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后,哈的边防军人和海关对军列按照协议进行了检查。随后,在军列的最后搭挂了一节硬卧车厢,7名哈方军人和2名翻译登车,担负起军列的安全警卫工作。

记者发现,与中国列车的卧铺不同,哈萨克斯坦列车的卧铺有效地利用了车内的空间,在我们列车一侧放置行李架的地方,设置了三层的铺位,这样两边的车窗旁都有休息的战士。

哈方卧铺提供的垫子非常厚,睡上去很舒服。记者悄悄地走进战士休息的车厢,发现忙碌了一天的官兵虽然很累,但是第一次走出国门的兴奋还是让他们睡不着,于是记者依然还能看到趴在床上望着漆黑一片车窗外的战士。

列车上的乘务员已经换成了哈方的工作人员,遇到什么事情需要帮助了,大家就找翻译。可是整个列车上只有一名翻译。所以战士们就用手势和他们进行交谈。于是,记者会经常看到"手舞足蹈"的战士向着哈方工作人员解释什么,看到哈方工作人员不理解意思,着急地不知道该怎么比划。

记者到餐车上设立的充电间为笔记本电脑充电,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地方,哈方的乘务员看到后,一边用手势比划,一边主动拉着记者到充电的地方。

哈方的工作人员很热情,一位年纪很大的工作人员没事的时候,主动和我们聊天,告诉我们他的女儿生活在阿拉木图,他还拿出手机和我们拍照留念。

列车行驶每到一处停下,车站上的工作人员就会立即检查车辆。一位戴着蓝色大檐帽的哈萨克斯坦人检查火车时,看到记者拿着相机在车下照相,就主动找过来要求给他也照一张相。通过翻译记者得知他是铁路上的工程师,专门负责对列车进行检查。

担负安全工作的哈方军人也下车对火车进行检查。看到我方军人也在检查装备和车辆,他们微笑着点头打招呼。

看到我们在车下活动休息,路过检查列车的哈方军人主动和我们打招呼,大尉穆拉图是俄罗斯族人,他告诉记者,中国到处都是好地方,非常想到中国去。女军人奥利亚则只是腼腆地冲着我们微笑,遇到有人提出和她合影,她都笑着答应。

考虑到7日抵达演习地域后卸载工作很重,6日全天主要安排战士们休息。但许多战士却拿着俄语会话本,互相之间学习起来。于是整个车厢内充满了"思吧、塞吧"(谢谢)的声音。(李克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