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陷泥潭的F-35B
F-35从一开始就是按照战斗轰炸机设计的,所以空战性能不是重点,只要求“不低于 F-16和 F/A-18”就可以。不难想象,洛克希德·马丁没有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F-35 家族的空战能力至今有很大的争论,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F-35计划最大的特色就是 STOVL的B型。这不仅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未来战术飞机体系的中坚,也是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印度甚至日本、韩国等“鹞”式战斗机用户或者潜在用户的希望所在。具有 STOVL 能力,作战能力和常规起降的 F-35A 相当,可以部署在小型航母上,这些都是难以抵挡的诱惑。甚至像丹麦、荷兰、比利时等小国也有可能成为 F-35B 的用户,摆脱对大型空军基地的依赖对小国空军的生存力的作用是怎么说也不过分的。
但随着F-35B的研制和试飞不断出现问题,F-35B的前景越来越暗淡。英国已经把F-35B的订单转成F-35C,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不吭气了。为了不使日益缩小的 F-35B生产规模影响其生存,美国海军陆战队坚决抵制任何可能危及F-35B的采购方案,不仅计划用 F-35B 换下 AV-8B,连 F/A-18经典型也坚持用F-35B取代,甚至对并不适合的电子战任务也坚持使用 F-35B,而不是现成的专用电子战飞机 F/A-18G。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飞行中队有一部分搭载在两栖攻击舰上,这些中队只能使用可以STOVL的F-35B;但还有一部分装备 F/A-18经典型的海军陆战队飞行中队和海军的飞行中队混合部署在大甲板航母上,在作战中和海军飞机混编出动。美国海军要求海军陆战队把这部分F-35B改为F-35C,名义上是统一航母上的飞机型号,简化后勤和作战,实际上也有借海军陆战队的订购量扩大舰载的 C 型的生产批量、降低单价的意思。不过美国海军陆战队坚决抵制,强调要在海军陆战队内部同一装备,以便在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中队之间灵活部署。两家都有道理,也都不乏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