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南京条约》以后,1899年6月9日李鸿章在和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条约规定将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租给英国,期限为99年。次年3月16日,中英两国的勘界人员来到了沙头角,他们从海边开始沿着河道进行测量和勘界,在测量好的点位竖立了木质界桩,界桩上书写着:“大清国新安县界”。3月18日,沙头角勘界结束。界桩在沙头角一条干涸的河道上一字排开、向前延伸着,把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了“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勘界后不久,有人在河床两侧搭建房屋,还出现了摆摊做生意的乡民,这里逐步形成了一条小街的雏形,它就是今天的中英街前身。
1899年3月18日,中英双方进行的“新界”北部陆界勘界结束。沙头角的土地和居民被“劈”成了两个部分,有了“英界”和“华界”之分。其中有一段处于河道上的边界,被当地人称为“鸬鹚径”的用麻石铺成的沿河小道,即是后来形成中英街的地方。
1905年,英方在沙头角这一段边界竖立了20块界碑,并编了号码,中英街上的第3号至第7号界碑由此而来。1949年10月,解放广州的战斗打响,参加解放广州的解放军主力是陈赓将军的二野4兵团及四野13、15兵团,再加上由曾生同志任司令员的两广纵队。当时蒋匪军仓皇逃跑,溃不成军,邻近香港的深圳(宝安)是边陲之地,国民党的力量薄弱,粤赣湘边区纵队早已在惠阳宝安一带活动。当解放广州的战斗打响后,当地部队也接到命令:组成两广纵队南路军,迅速解放惠(阳)东(莞)宝(安)顺(德)中(山)等地。
当时,南下的解放军的主力部队正在广州一带激战,尚未下来。南路军,主要是由一直在惠、东、宝一带坚持斗争的东江纵队北撤后,留下的400多人的武装力量发展起来的。此时已发展到5个团,达3.8万人,再加上地方民兵,声势十分浩大。1949年10月16日,沙头角解放,中英街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垒的前沿。1951年2月15日,省政府开始实行边境管理,所有人员均须从正式口岸凭公安机关签发的《出入境通行证》进出境。“中英街”非正式口岸,因而开始限制人流往来。加之建国初期中英关系仍比较紧张,中方开始执行政治边防和军事边防政策,港英政府则在“新界沙头角”实行“宵禁”,中英街变成了边防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