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中乌签署了4艘“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舰采购和许可生产合同。
俄称中国将成乌克兰第二大军事技术合作国
东方网9月15日消息:据俄罗斯军工新闻网9月14日报道,上周在基辅召开的首届全乌克兰国防工业论坛辩论结果表明,乌军工企业生产力严重过剩,出口是生存的唯一途径。在对外军事技术合作领域,中国今后可能会成为乌克兰在俄罗斯之后的第二大合作伙伴。
乌克兰军事期刊《防务快车》分析指出,乌本国武装力量的采购订单不超过乌军工企业生产的军事产品的5-7%,其余产品全部用于出口,去年乌军用产品出口和军事服务规模高达12亿美元。即便本国国防采购订单大幅增加,乌军换装进程切实展开,乌军工企业得到的订单也不会超过生产总量的15-20%,而且要想达到这个结果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乌军工企业生存的唯一出路显然就是军用产品的出口。
目前乌克兰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主要伙伴是俄罗斯,100多家乌军工企业与俄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协作关系。根据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的统计,最近2-3年内乌对俄出口规模总体水平约为每年5亿美元,主要是供应各种武器装备的零配件,其中在俄军武器采购和对外出口订单方面约为2.5亿美元,在零配件供应分包订单方面约为2.5亿美元。根据通行的终端制品统计方法,很难评估乌克兰军事出口的准确数据。乌向联合国登记署提交的武器出口数据也不是特别准确,而且乌向格鲁吉亚供应武器的透明度较低。另外,乌克兰仅是有限数量的武器装备终端供应商,乌军工企业主要参与俄军武器采购和对外出口订单分包工作。实际上不考虑俄罗斯在内,2009年乌克兰有据可查的军事出口总额为2.1亿美元,加上俄方订单,总体规模约为7.1亿美元,远远低于《防务快车》统计的12亿美元。
在尤先科总统执政时期,乌俄军事技术合作发展受挫,乌方坚持加入北约,直接后果是导致俄乌军事技术合作规模大幅缩减,与中国的军事技术合作同样受到较大影响。亚努科维奇总统执政后,乌当局致力于迅速恢复和发展与俄、中之间的传统军事技术合作。为恢复与俄军工系统的协作关系,乌方首先组织几项大型项目长期合作,其中批量生产安-124-100“鲁斯兰”重型运输机的计划可以称得上是俄乌航空工业今后15-20年内最大的联合项目,另外还有联合向北约租借安-124飞机的项目和安-70军事运输机联合研制、试验项目。两国军事项目协作程度非常深,乌“南方”设计局为俄RS-20洲际弹道导弹提供维护,阿尔乔姆公司为俄军供应空空导弹,“图片仪表”企业为俄“菊花-S”反坦克导弹生产计算系统,“武库”设计局为俄航空导弹生产各种导引头,斯奇发动机公司的发动机更是俄内部采购和对外出口直升机所使用的。根据俄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的统计,2000-2007年间俄罗斯供应了43.4亿美元的米-8、米-17、米-24、米-35直升机,乌克兰的相关份额为6.5亿美元。现在乌克兰还是俄罗斯雅克-130教练机最大的发动机供应分包商,双方各占50%的发动机项目份额。
在恢复与俄罗斯传统军事技术合作的同时,乌克兰也在积极努力实现军事出口的多元化,今后计划重点和中国、印度、伊拉克、泰国、埃及、巴西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积极合作。中国今后可能会成为乌克兰第二大军事技术合作伙伴,双方首先将会继续展开航空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教练机、军事运输机、发动机、航空武器装备方面,另外还会加大双方在舰船领域内的合作,包括中国未来航母建造项目。2009年12月中乌签署了4艘“欧洲野牛”气垫登陆舰采购和许可生产合同,乌方应自主建造两艘,同时协助中国许可生产另外两艘,项目金额3.15亿美元。今年9月份费奥多西亚“大海”造船厂已经开工建造两艘登陆舰。
2001-2008年间,乌克兰军事产品出口重点方向依次是中东、前苏联国家和亚太地区,共向58个国家出口供应军事产品,主要合作伙伴依次是俄罗斯、格鲁吉亚、伊拉克、阿塞拜疆、中国、阿联酋、利比亚,今后将把优先方向转向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印度和泰国,其次是中东和拉美。目前乌克兰正在落实为印度维修和改进105架安-32军事运输机的合同,项目金额3亿9770万美元,还在履行去年12月底签署的为埃及改进200辆T-62主战坦克和200辆装甲输送车的合同,另外还和泰国达成了续购121辆BTR-3E1装甲输送车的意向,预计合作金额1亿4250万美元,此前泰国根据2007年签署的合同已经采购了96辆价值1.23亿美元的BTR-3E1装甲输送车。(书山)
﹣俄:乌克兰将向中国转让R-27导弹技术图﹣中国与乌克兰加强军事合作 涉及先进海空装备﹣乌克兰盼与中国合研5代战机及其发动机﹣乌克兰公司建议和中国联合生产第5代航空发动机﹣乌专家确认售华4艘欧洲野牛登陆艇﹣乌克兰向中国推销炮射导弹配MBT2000﹣乌克兰对华军工产品出口规模有望达到12亿美元﹣俄媒:乌逼中国多购发动机 但拒绝转让技术图﹣俄:乌克兰阻挠中国秘鲁坦克交易损人不利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