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社日前发表综述,题为《中国罕见举动向日本敲警钟》,作者该社为特约记者施人。文章摘编如下:
为解决日本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扣留中国渔船事件,中方6天之内7次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其中,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于9月12日凌晨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也是中国在最近10年里首次由国务委员直接出面处理中外争议。同时,中国还宣布推迟原定于9月中旬举行的中日第二次东海问题原则共识政府间谈判。中国执法船“海监51号”也于11日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要求两艘日本考察船停止作业。分析认为,目前中国政府的反应理性有序,强烈而持续,是对日本误判形势的一种警告。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罕见对日外交举动意蕴深长。有关专家指出,中日撞船事件的发生可能并非偶然事件。近期,日本传媒对日本对其西南外海岛屿的一些军事部署和意图分析报道甚多。表面上是日本针对中国的军事部署和举措,其实质是日本配合美国重返亚洲、领导亚洲事务的战略部署。
撞船事件后,日方继续采取的强硬立场又迫使中国加大了维权力度,派遣渔政执法船前往钓鱼岛海域,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护中国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实际上表明,中日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合作空间已经因日本巡逻船的“冒失”行为而被进一步压缩。
文章认为,中国目前的反应是理所当然的。领土主权争议高度敏感,处理不当,将对中日关系大局造成严重冲击。中外专家普遍判断,“球”目前在日方一侧。
路透中文网引述北京分析人士的观点认为,中国宣布推迟中日东海问题谈判,派出“海监51号”执法船干预日本考察船作业,是对日本坚持用国内法处置被扣中国渔船做出的实质性反应,但目前这些反应还比较温和,警告意味大过实际意义。表明中国仍留有余地,希望日本尽快放人放船。
文章担忧,如果日本坚持己见,在钓鱼岛争端上毫不让步,激发两岸四地保钓民间团体或中国渔船再到钓鱼岛示威,可能会引发更多冲突,缺乏友善基础的中日关系也可能迅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