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1950年代蒋介石、宋美龄在台湾接待岸信介(中)。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5日在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回答各党代表质询时说,日中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双方可以通过加深政治关系为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他希望建立可以就两国未来举行对话的关系。
新华社报导,安倍说,日中关系、日韩关系已成为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经济离不开日中关系、日韩关系。今后将努力使日中、日韩关系变成一种信赖关系,并为在经济等各个领域发展合作而努力。他说,日中举行首脑会晤,就相互的想法、目标和理想举行坦诚对话,是建立信赖关系的第一步。
在谈到“村山谈话”时,安倍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亚洲各国造成巨大灾难和伤痛是个事实。他说,“村山谈话”承认中国和韩国受到侵略、殖民统治,是内阁会议通过后发表的,本届内阁继承这一谈话。
1995年8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讲话,承认日本过去进行的殖民统治和侵略,表示要深刻反省,并向日本年轻人讲述战争的悲惨,以免再犯过去的错误。
在谈到日本政府正式承认日军强制妇女充当“慰安妇”的1993年河野洋平官房长官谈话时,安倍说:“包括我在内的现任政府将继续遵循这一谈话的精神。”
安倍在回答有关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责任的提问时说:“开战的结果给亚洲人民留下了许多伤痕。包括我外祖父岸信介在内的(当时的)领导人对此负有重大责任。政治是以结果论责任的,因此当然可以说(当时领导人的)判断是错误的。”
中评社资料:岸信介1936年赴日本统治下的“伪满洲国”,充任“产业部次长”和“总务厅次长”,是伪满当局的实权人物之一。1942年10月,岸信介出任东条英机内阁商工大臣,后改任国务大臣兼军需省次官等要职。1945年日本投降后,岸信介被定为甲级战犯,关进监狱。
但“冷战”的爆发和美国占领军的政策转换把岸信介从东京巢鸭拘留所解救出来。1948年12月,岸信介获美军当局释放。上世纪50年代,岸信介成为战后保守势力整合的领军人物之一,1957年2月至1960年6月期间两次出任首相。
1987年8月7日,自诩为“昭和妖怪”的岸信介去世。媒体盖棺论定,把岸信介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一,充满军国主义思想的甲级战犯;二,战后日本保守势力的统一者;三,日美安保条约的修订者,日美同盟的最强烈鼓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