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德国之声网11月7日载文《争夺全球权力和市场:中国的行动更快》,摘要如下:
上星期六,中国国家主席胡**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2009年之前,中国对非洲的财政援助将增加一倍。此外,中国还将免除非洲国家部分债务。
针对中国对非洲展开亲善外交,德国《汉堡晚报》星期日发表的评论写道:
“在争夺权力和市场的这场全球游戏中,中国的行动更快!中国比欧洲和美国更快地从非洲这块巨大的原料蛋糕上获取了自己的新份额。所以,西方应十分关注这次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峰会。
“在对非洲国家减免债务的问题上,西方执行犹豫不决的政策,对非洲的财政支持也半心半意。面对中国石油采购商和廉价商品进口商的大笔支票,西方应该扪心自问,这样的政策能否取得成效。”
德国《商报》就中国的非洲政策写道:“北京领导人也利用其非洲政策,展示自己作为维护全球秩序大国的形象。就象对东南亚邻国宣扬‘和谐亚洲’一样,他们也想争取非洲大陆。北京一贯奉行的原则是,不干预、不提政治条件、开展商务不提伦理原则。”
德国《每日镜报》介绍了中国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一系列建筑专案后写道:“这个从无到有的城市体现了中国人在整个非洲的自信。他们到处积极活动,从苏丹的油田、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公路建设到约翰尼斯堡和阿克拉市中心的市场都是这样。
“尽管如此,不应把中国人向非洲的进军指责为殖民主义新形式。去年非洲的经济增长是5%,首先应归功于中国。另外,中国人援建公路、桥梁和医院时,虽然所在国的建筑企业没有受益,但这些工程价格低廉、品质可以接受。塞拉里昂驻华大使说,为消除贫困,中国人比西方做的多。他们一到,马上就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