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1734—1803,清代中期著名花鸟、竹石画家,字虎人、萏园、芷园、芷沅,号雪鸿、雪鸿居士、木者、止止道人。先世安徽桐城人,籍山东历城,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官湖北房县知县,工山水、人物、花鸟,所作花鸟、竹石,笔意豪纵,亦善指画。
《天竹水仙图》,纸本,水墨,纵160厘米,横59厘米,钤“虎人氏”、“教印”二白文印。图绘南天竹三丛,枝叶纷披,枝干挺拔,结子累累。秀石一块,玲珑剔透。一湾浅水,清澈见底。用墨或浓或淡,表现树叶和石块的阴阳向背。以双钩白描法写水仙,穿插偃仰,花开正盛。据邹-桂《仙、山画谱》:“南天竹:抱根生,如慈竹叶尖,一枝九出,每出必三丛,披若竹。夏间开小白花,五瓣,冬结子,朱红累累,如珊瑚。种嘉者名狮子尾,枝重下垂,冬月霜雪间不可无此点缀”。水仙和南天竹在严冬中怒放、结子,与秀石一同出现于画家笔端,象征着文人学士傲雪斗霜、志若磐石的气节,蕴涵丰富,格调高雅。
《鹦鹉荔枝图》,纸本,设色,纵83厘米,横43厘米,画心右上有题画诗一首:“雨后蛮枝金果肥,华清贡罢驿尘稀。灵禽自绕枝头语,疑是宫中旧绿衣。”落款是“南泉张敏指头画”,钤白文印“张散”、朱文印“一字敬止”。指画一般是用手指作画,相传在唐代已经产生,张玉棠画树石山水,“或以手摸绢素”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王洽“以墨泼纸素,或吟或啸,脚蹴手抹,随其形状,为山石云水”邹-桂《州、山画谱》,但这种萌芽画种,在以后未获多大发展。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间,画家高其佩才将指头画创造的比较完美,人物、山水、花鸟都能表现,从者甚众,形成“指头画派”。张芷园传世指画作品有《荷花花翠鸟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画绘折枝荔枝两枝,果实累累,枝叶下垂,一只鹦鹉,栖于枝头,顾首凝视。用指甲尖勾勒枝干、叶脉,线条迅捷,细劲有力,指头指甲并用写鹦鹉,树叶及荔枝果,横涂竖抹,生气勃勃。青绿画枝叶,赭石画鹦鹉、荔枝,再用胭脂点鹦鹉嘴和熟透的荔枝,设色淡雅,浓淡相宜。题画诗画龙点睛,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牧七言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千载而后的张敏,以“灵禽自语”,托物言志,措辞委婉,讽刺之意,显然可见,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