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彬元”这个名字从少年时代起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记得那是七、八岁时,一天,先父在和书画界朋友闲谈,我断断续续听到“戴彬元”这个名字,知道了他是个书法家,不过他是哪个朝代,何许人也,一概不知。
1949年1月,冀东十四专署派我到密云县人民政府任教育科长。1950年初,正是宣传党的政策教育活动时,我被派到城东的前栗元村帮助开展工作。
前栗元村位于城东,东临潮河,地势平坦,村民经济条件较好,街道比较整齐,居民朴实,学校在村子中央。来到这个村,村长让我住他家。五间大瓦房,村长一家住东屋,我住西屋,一铺大炕,满窗玻璃,条件相当不错。晚上大部分时间是召开干部或群众会议,宣传学习政策,白天我则到学校去听课,调查了解情况。几天后和村长一家已混得很熟。
村长为人爽快大度,好交往,时间长了无话不说。一天,说到土改时分浮财的事,他家分到了地主家的一些东西。他说有一幅旧字画没人要,他拿了回来。他拿出来让我看时,见这幅对联已破旧不堪。我打开一看,是“戴彬元”的书法,心中一动:没想到在这里见到戴彬元这个名字。写的是“一帘花影云拖地,半夜书声月在天”。钤章我也辨认不清。我告诉村长,这是个名人的书法。村长说:“我不懂,把它送给你吧”当时,我也没推辞,就收下了这份“礼物”。但是,“戴彬元”究竟是哪朝哪代人,仍不清楚。当时也无法查阅资料,多少年内这个疑团也没有解开。直到最近几年退下来以后,自娱自乐,学习书画,颐养天年,与书画界朋友多有交往;经请专家学者鉴赏,才知道这是“戴彬元”的墨迹。他的字体隽逸,遒劲生动,潇洒大方,别具一格。对联上的两枚印章,一为“彬元私印””、一为“庚辰传胪”传胪,是科举殿试二甲第一名进士。“庚辰”科是清光绪庚辰科1880大比之年,经查得悉:戴彬元,字渔青,顺天宁河人今宁河县,清光绪庚辰科进士,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一年与马士昌同任乙酉科江南乡试主考官。《明清进士题名录》、《清史述闻》、《国朝贡举年表》等书有著录。
据此,始知戴彬元的书法确有一定的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