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风格的陶器,无论是造型、胎质、釉料、纹样、装饰技法,还是制作技术,都与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陶瓷或欧洲陶瓷形成明显的差异。伊斯兰陶器的产生,是从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建立的公元7世纪开始的。
涉及到伊斯兰的陶器,我们还得从伊斯兰艺术谈起。由于伊斯兰教义不允许存在任何像崇拜,因此,有关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等的发展,在伊斯兰教传播时期受到了某些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伊斯兰教社会没有绘画、雕塑、陶瓷等造型艺术。
据记载,阿巴斯王朝停泊在底格里斯河的战船,也雕塑成鹰鹫或狮子的形状。但也毋庸置疑,伊斯兰艺术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建筑艺术、陶瓷、玻璃制品、书籍装帧、图案设计、地毯、音乐和书法。
代表伊斯兰陶器的波斯陶器,是7世纪中叶,建立于波斯地区的回教国家所制作的。其中精制的釉上彩陶器及散彩陶器大都制于11世纪到15世纪间,所以,这段时期可说是波斯陶器的鼎盛时期。
此外,土耳其陶器从15世纪的鄂曼帝国时期开始,安那托力亚半岛上的伊士尼克窑的制品,以在锡釉的白地上加彩釉及华丽的图案著称。它是土耳其最好的陶器,器型有钵、盘、大小水罐、花瓶、油灯等,几乎都是大量生生产。由于这种陶器使用的是硬质黏土,所以看上去很像瓷器。装饰采用釉下彩绘的方法,纹样风格模仿中国青花瓷器,此外还有写实的鸟纹、花纹、动物纹等等。初期制品多以深青色描绘复杂的纹样,后来以青色或以土耳其青色为主,纹样结构也简化了。
下面介绍几件古代伊斯兰文化中的陶器:
1.伊士尼克窑的彩陶器皿
土耳其陶器的蓬勃发展,是16世纪以后的事。当时最具代表性的陶窑,就是伊士尼克窑。此窑所生产的陶器,特征都是以白色为地,然后画满色彩的郁金香、康乃馨以及其他花草等图案,不过,其中以琥珀色及红色图案的最为美丽。
2.画有可布修士的大盘
这是一只很深的盘,盘地有手持薰炉的修士散彩绘以及象征可布特十字架的树木等图案。一般的散彩大多加在锡釉之上,而这只盘的散彩,却是绘在白色的粉饰粘土上。碗上有画家S’ad的署名,目前已知有数个署名和构思相同的作品。看似草率的刮画图纹,却显得十分生动。注:信奉基督教的古埃及人叫做可布特人,而其教派叫做可布特教派
3.小圆口绿釉瓶
因为波斯人对中国的青瓷极感兴趣,所以,很早就开始模仿。撒发维王朝时,大都以中国的青瓷为范本。这个小圆口瓶也是其中之一,一面刻有类似中国麒麟的有翅麋鹿,另一面则有以猎狮为主题的浮雕。两面浮雕上都加一层绿釉。
4.十六瓣轮花大碗
16世纪的波斯陶器中,有许多模仿中国的风格,特别是以青、黑两色为主的作品。关于此碗的制作地点,虽然众说纷纭,但可能是卡善窑的作品。图案的轮廓都是用黑线勾勒出来,部分并加上青釉。碗底绘有波斯的男人和女人像,工艺精湛,雕刻精细,是非常精致的上乘作品。
5.伊士尼克的唐草纹大盘
白地上浓淡蓝色唐草纹的大盘,底座较高。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间,伊士尼克一直是土耳其最有代表性的陶器产地,并且在16世纪时盛行仿制中国的青花瓷器。由图中作品的造型及装饰图案,可看出是模仿15世纪前半的明初青花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