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袍玉带砚与蜘蛛砚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方如地象,圆似天常。斑彩散色,沤染毫芒。点黛文字,耀明典章。施而不德,吐惠无疆。浸渍甘液,吸收流光。”这是三国诗人繁钦的《砚赞》。砚现在虽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依旧令世人注目。在山东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所藏的砚台中,其中有两方砚台最引人注目,其一是巨型“紫袍玉带砚”,另一方是奇特的“蜘蛛砚”。

紫袍玉带砚是一个巨型端砚,出土于山东省广饶县“尹湖庄园”旧址。其长59.5厘米,宽40.7厘米,厚13厘米,颜色黝黑透出紫褐色,质地坚劲莹润,理纹匀净缜密。中间夹有自然形成的一圈约1厘米宽的深绿色石层(称为玉带),砚四周雕有2.5厘米宽的连续回纹图案,一端有斜形蓄墨池,底部雕出51.5×37.7厘米的长方形槽。该砚为清代所制,是上等优质端砚,名为“紫袍玉带”,其石质之优,形体之大,在全国古砚中实属罕见。

蜘蛛砚是一方造型奇特而精美的端砚,1986年出土于山东省广饶县城府前街。长26厘米,宽16厘米,厚8厘米石质细致匀称,黑里透紫,天然石纹变化多端。该砚正面为一蜘蛛造型,蜘蛛背为磨墨处,8条腿布满砚池,头足深入池中,形象生动逼真。砚池四边雕有荷花状纹,并镶嵌11枚间距不等的圆柱形宝石。砚底部雕出23×13厘米长方形槽,槽底阴刻隶书,“满腹经纶”和篆体印文“端玉”,四脚各有三三角形足。整个石砚造型精美,雕工精细,该砚为清代雕刻,属一方罕见名砚。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古代名人使用和收藏的精品,对研究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