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全球军工发展潮流-论撤并国防科工委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全球已经没有哪个发达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国家机构来管军工了,由于发达国家大型军工企业都存在于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里,像GE公司即生产汽车,也生产尖端医疗设备,坦克,装甲车辆,同时生产核弹,也生产核能设备,以及军民用航空发动机,并且世界顶尖,企业充满活力,那是因为他们适应市场竞争,寓军于民,没有成为国家的负担。并且都是股份制企业。

反观我国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发展军工,虽然有了坚实的基础,但企业没有活力,没有竞争力,几乎每一个项目都是等靠要,搞不出来不要紧,直接从国外进口。除非国家领导人死盯着才出点成果,特别是核心技术,条条块块分的特别清楚,有些技术本来是相融汇的,结果互不来往,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搞重复建设,重复研究,比如,航天用的一些技术即矢量喷管里的一些零件,航空发动机矢量喷管始终研制不出来,最后找到航天企业,一下就搞定。如果,这些都在一个大型企业里,就没有这些问题,同时大量设备重复购买花费大量国家资金,也没有多少生产任务,闲置设备。如果是一个现代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就有可能利用其生产市场上需要的东西,物尽其用,并且不断技术创新。现在撤并国防科工委,让军工生产走向市场,那么民营资本就有可能参与军工生产,并且推动企业重组,就有可能出现像GE公司那样的跨国企业集团,即生产核弹,也生产装甲坦克,汽车,以及航空发动机,大型尖端医用设备。就有可能打破,航天航空,造船,以及兵工生产的界限,大型工业装备有军工任务生产军工产品,闲时生产市场急需的产品。一些预研项目采用竞争机制给大型企业,有些基础研究课题,这些企业就有可能分包给相关大学的科研院所,国家就有可减少项目管理成本,科研技术也自然而然成为一个竞争有朝气的市场。

至于产品质量管理和验收则有总装备部和各领域的专家委员会,以及用户,自然严把质量关了。

结合胡总在军队代表中的讲话,要寓军于民,军民结合,要用一个开放的市场重新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军工大市场,

国家再也不会为军工生产费太多的心。一定会走到世界的前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