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圣谟出身于名门大族,伯祖父项笃寿,明嘉靖进士,官至兵部郎中。祖父项元汴,是明代著名的大收藏家和鉴赏家,兼善书画,收藏书画之富,甲于海内。项圣谟受家庭环境熏陶,自幼喜好书画,才华早露,曾由秀才而被荐入国子监为太学生。但是他的兴趣,仍在于对书画艺术的执著追求。崇祯元年1628被召入宫廷,为天子绘九章法服。他对明代晚期官场的腐朽黑暗甚为不满,不久即回到家乡,与董其昌、陈继儒、智弦、李日华等前辈以诗画相往来。项圣谟对当时人民的疾苦生活,十分同情,他非常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明王朝覆灭后,顺治二年1645清兵大举南侵,于农历闰六月二十六日攻破嘉兴府城,项圣谟背负老母携带妻子逃难。所有祖父遗下的大批古代法书名画等文物,有的毁于战火,有的为清兵所掠,国破家亡,使他痛不欲生,从此以后,将满腔悲愤,寄托于诗画创作之中。作品自明亡以后,不再署以王朝纪年。
项圣谟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草虫等,尤以山水见长。不受当时各种流派的影响,而于自己的家藏中,直接向古人学习,广泛地吸收前人的创作经验,有较深厚的功力,画风细密严谨,并有宋、元笔力和气韵。作品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纪游、纪事、或借题发挥,表达个人在明末动乱之际一种彷徨沉郁的思想感情。此扇面,为纸本,墨笔画。横54厘米,纵18.5厘米。笔墨狂放、淋漓、畅快、简略。自题:“秋草不如丹向日,圣朝应有赤心人。项圣谟。”钤白文“孔彰氏”,“项圣谟印”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