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唐代传世木漆尺已不多见。据公开发表的资料来看,唐代传世尺在日本正仓院藏有四件,日本嘉纳氏私藏有两件,共计六件。这六件当中,牙尺有五件,铜尺一件,没有木尺遗存。六件当中,除了正仓院藏白牙尺有寸、分刻度外,其余皆以不同形式的刻花段落作为寸的计量,而无分的刻度。白牙尺有可能作为标准计量器物,因为除了有寸、分刻度外,还专门刻画出半

笔者在一亲属家所见传世唐黑漆螺钿四瓣花纹木尺一枝,长31.8、宽3.7、厚0.6厘米。木尺髹黑漆,正面镶嵌螺钿四瓣花纹文饰八枚,中间为螺钿菱形几何纹,共计九枚。反面为三朵几何纹,相间四朵花蕾或花朵,共计八段;白色螺钿中也有镂刻四瓣形花纹(见图一、二)。; 从螺钿镶嵌工艺的选料来看,此黑漆木尺的螺钿配料技术相当出色,与正仓院北仓所藏唐平螺钿背八角镜镜面的工艺极为肖似,即用白色螺贝刨析后与优质红色琥珀搭配,作为基本面料,镶嵌在漆树脂里,打磨而成,使得红白相间,相得益彰,熠熠发光;仔细端详,确有唐代风貌。从文饰来看,此黑漆木尺作为寸的量度图案的四瓣花朵文饰,与1956年陕西西安郭家滩24号墓出土的唐镏金镂花残铜

从尺的长度来看,此黑漆木尺与正仓院所藏六唐尺的平均尺寸相差1.70厘米,与1978年前著录的15种传世与出土唐尺平均尺寸相差l.68厘米。正仓院所藏六唐尺最长与最短之差是1.50厘米,相比之下,此黑漆木尺尺寸应在传世唐尺误差允许的范围之内。已故马衡院长在《凡将斋金石丛稿·度量衡制度》一文指出:“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之唐尺,皆中国唐代输入彼国者,材质艺术大致相同,而六尺之中,长短约为四类,与最长与最短者比较,竟相差至四

由此看来,在我国尚有传世的唐木尺的遗存。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及早地鉴别出来,并把它保护起来。
(2006年1月11日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