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是宋代著名青瓷产地,位于浙江省龙泉县,古时相传称弟窑,为章生二所主。创烧于北宋,虽兴起较晚,但由于宫廷需要和海外市场依托,至南宋发展成庞大窑系,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尤其到了南宋后期,龙泉窑制瓷匠师们不断调整改良胎釉配方和制作工艺,创烧了集釉色与质地之美于一身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把宋瓷沉静素雅的美学崇尚演绎得淋漓尽致。
此套南宋龙泉窑青釉三供由一炉二瓶组成,高7厘米,原为民国年间上海大收藏家
龚心钊庋藏,盛装红木匣中,内配精美织锦缎棉套,匣上龚氏亲笔题款: “宋龙泉章生二窑鼎瓶全套,民国戊午出土己未得于申江,怀希。”一件三足鬲炉,形制仿商周青铜器,翻口,口沿呈紫色,短颈,纽丝耳,鼓腹分档,下承柱形三足。另二件是双耳衔环瓶,唇口,直颈,肩部双耳衔环,垂腹,圈足,底施釉,中心有乳突,颈部阴刻二道弦纹。炉瓶底足均露胎,釉与胎交际处有火石红色,此系南宋龙泉窑是用垫饼垫烧法,垫饼放在圈足端沿,因此足端露胎,由于胎土含一定量铁质,在两次氧化作用下多显出“朱砂色”底。三件炉瓶手感厚重,里外施梅子青釉,不开片纹,釉面莹润光泽,釉色葱翠华滋,如冰似玉,精光内蕴。梅子青釉,取其色如初生梅子而得名,所用高温黏度大而易流动的石灰碱釉料,多次施釉后经 1250°C~1280°C高温烧成,其釉的色泽和质地美代表了中国历史上青釉烧制的最高水平。因此历代藏家对龙泉釉色推崇备至。据乾隆年唐秉钧撰《文房肆考图说》称“古龙泉窑上细质厚,色甚葱翠,妙者与官哥争艳。”民国国时曾任龙泉县长的徐渊若在其所著《哥窑与弟窑》中描绘龙泉青釉色“至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如春。豆含荚于密叶,梅摘浸于晶瓶。或鸭卵新孵,或鳞闪彩。洁比悬黎,光不浮而镜净;美同垂棘,色常润而冰清。蕴之也久,而火气销;藏之也深,而光芒敛。”二瓶底心有乳突,俗称“鸡心底”,一般常把这类器物归到元代,然徐渊若在《哥窑与弟窑》中论及宋龙泉器底部制作情况时指出:“底心不论有釉无釉,尖起如乳头者曰鸡心底,宋瓷常见此式。时下商贩认为宋瓷除脚底外,余均有釉。元瓷脚底底心均有釉,唯底心外有一圈无釉;明瓷则脚底及底心均无釉。此系当时用圆筒托烧所致。惟亦不能一概而论,明瓷亦有足底外均上釉水,元瓷亦有中间无一釉心者。”两宋之际对古器投入极大热情,刊刻《先秦古器图》、 《宣和博古图》相继问世,社会上崇古慕古引为时尚。龙泉瓷工再现历史新载体,用瓷仿古铜器,这套炉瓶三供显然是这种风尚的体现,小器大样,专为皇室宦官度身定造,供于皇宫大内御书案头;或贵胄书房,把玩赏读;或宝格陈列,别有一番情趣。
龚心钊1870~1940,字怀希,安徽合肥人,十九岁中举人,二十六岁中进士,是清代最后一任科举考官。其祖龚鼎孳,深荷清世祖赏识,被誉为“下笔千言,真才子也”,著有《定山堂集》,与清初钱谦益、吴梅村并称“江左三大家”。心钊父龚照瑗,字仰蘧,1893年光绪十九年,赏侍郎衔,以四品京堂候补,为出使英、法、美、比大臣。心钊承祖厚荫,平生笃好文物古器,潜心研究,所藏文物精品颇多:战国越王剑,宋代米芾、马远、夏圭等名家绘画,宋汝、定、均等窑盘,三代古印,紫砂茗壶……尤其是他对器物包装要求很高,已到无以复加地步,鉴定家谢稚柳盛赞龚氏装潢器物已形成自己特有风格。此套炉瓶三供由所包装匣面上题签可得知炉瓶出土于1918年,1919年在上海购得,想必其中有一段动人的收藏故事,值得追忆。民国年间赵汝珍著《古玩指南》中叙述了民国初年江浙一带兴修铁路,出土不少宋代瓷器,因而所记确实可信。从精美包装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藏家一味虔诚和恭敬,当是龚氏宋瓷集藏品中扛鼎之作,弥足珍贵。
这套传承有序的珍瓷,将在上海长城2005年12月28日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闪亮登场,届时必定引起各方藏家的关注。
(2005年12月14日8版)